Please wait a minute...
在线办公
下载中心更多...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更多...
二维码
网站二维码
邮局订阅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本期目录

2010年 第1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0-06-10
论著
表达HBsAg特异性siRNA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的构建
胡斌, 杨燕, 刘嘉, 马智勇, 黄红平, 余源, 刘慎沛, 杨东亮
2010, 13(3):  161-165.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0.03.001
摘要 ( 1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构建表达针对HBsAg小发卡RNA(shRNA)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以观察该病毒在体外对HBsAg和HBeAg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表达针对HBsAg的shRNA定向克隆到pAAV/U6-hrGFP 质粒中,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AAV-shHBs-hrGFP);采用磷酸钙转染法将该质粒与包装质粒 pAAV-RC 和辅助质粒 pHelper 共同转染AAV 293 细胞,进行rAAV-shHBs-hrGFP 重组病毒包装。收获病毒感染HepG2.215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和HBeAg水平。 结果 酶切鉴定、测序结果表明,pAAV-shHBs-hrGFP 载体成功构建。包装收获的rAAV-shHBs-hrGFP病毒液可以感染HepG2.215细胞,并且可以抑制HBsAg和HBeAg的表达。结论 制备的 rAAV-shHBs-hrGFP病毒载体能够抑制HBV 在体外的抗原表达。
PTD-HBcAg融合蛋白诱导特异性CTL在HepG2.2.15细胞抑制HBV复制的研究
赖静兰, 陈小华, 潘庆春, 臧国庆
2010, 13(3):  166-169.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0.03.002
摘要 ( 1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PTD-HBcAg融合蛋白诱导小鼠体内特异性CTL并抑制HepG2.2.15细胞HBV复制的作用。方法 PTD-HBcAg、HBcAg和阴性对照分别与等体积的弗氏佐剂乳化后皮下免疫小鼠;第14d,分离脾淋巴细胞并分别用PTD-HBcAg、HBcAg、PTD和PBS加强刺激后收集上清,检测细胞因子IFN-γ、IL-12、IL-4和IL-10; 刺激后的淋巴细胞作为效应细胞与HepG2.2.15细胞共培养,检测,效应细胞对HBsAg、HBV DNA的抑制作用及对HepG2.2.15细胞、HepG2细胞的杀伤效果。结果 PTD-HBcAg组分泌的IFN-γ、IL-12、IL-4和IL-10与HBcAg 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D-HBcAg融合蛋白组较HBcAg组和阴性对照组有更明显的病毒抑制作用(P<0.05);PTD-HBcAg组对HepG2.2.15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HBcAg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PTD-HBcAg可诱导HBV特异性CTL,能有效抑制HepG2.2.15细胞HBV的复制。
两种不同方式经皮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优缺点分析
王功遂,王曼曼,姜湘宁,明朗,谢秋里,康凯夫,王鹏郑, 张志侨,刘梅华,陈乐无,何杰雄,黄勇,陈晓巧,冼科尔
2010, 13(3):  170-171.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0.03.003
摘要 ( 1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一秒钟负压抽吸法和Bard Magnum切割针自动切割法经皮穿刺肝活检的优缺点。方法 在3322例次住院肝病患者肝活检中,分别采用抽吸法3059例次和切割法263例次。对抽吸法获取的标本长度小于1.5cm或为碎片组织的病例行2次或3次肝穿刺;切割法为经皮肤上同一针孔、肝内不同部位连续2次以上肝穿刺,即“一孔多点切割法”。结果 抽吸法和切割法肝活检第一针穿刺标本平均长度分别为2.06±0.62cm和1.29±0.50cm(t=17.089,P=0.000);在221例抽吸法获得碎片组织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病理学诊断为肝硬化者184例(83.26%),对不能诊断为肝硬化的37例患者再行“一孔多点切割法”肝活检,结果35例(94.6%)为肝硬化。结论 抽吸法较切割法获取的肝组织多,应作为肝活检的首选方式,肝组织呈碎片标本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大多是肝硬化,“一孔多点切割法”几乎能检出所有的肝硬化患者。
病案报告
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荚膜组织胞浆菌病1例报告
查翔远, 宋有良, 沈智勇, 吴同生
2010, 13(3):  172-172.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0.03.004
摘要 ( 1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著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前S1抗原检测的意义
赵宗豪, 高人, 李宜
2010, 13(3):  173-174.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0.03.005
摘要 ( 1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PreS1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4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PreS1抗原和HBV标记物;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结果 在4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 DNA阳性者367例,其中PreS1Ag阳性者188例(51.2%),HBeAg阳性者119例(32.4%),后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高HBV DNA载量(105~107copies/ml和>107copies/ml)组患者中,PreS1Ag阳性率(60.2%,60.0%)显著高于HBV DNA阴性组(33.3%)和低载量(103~105copies/ml)组(41.9%,P<0.01);但在421例患者中,PreS1Ag阳性率(48.9%)低于HBV DNA(87.2%,P<0.01)。结论 PreS1Ag能够较HBeAg更好地反映HBV在体内的复制状态,但尚不能代替HBV DNA的检测。
α-干扰素联合乙肝清热解毒颗粒治疗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多中心研究
刘旭华, 孙凤霞, 李筠, 欧晓娟, 叶永安, 段钟平
2010, 13(3):  175-177.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0.03.006
摘要 ( 1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α-干扰素联合乙肝清热解毒颗粒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符合干扰素应用指征并兼有湿热中阻证候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分为三组,每组各40例,分别给予α-干扰素、α-干扰素联合乙肝清热解毒颗粒和乙肝清热解毒颗粒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3、6个月后中医症候量化评分、不良反应和疗效。结果 治疗24周后,联合组ALT复常率为52.5%,明显高于中药组的25.6%,而中药组症状改善优于干扰素组;联合用药组6个月时HBeAg转阴率较单用干扰素和乙肝清热解毒颗粒组明显增高,联合组HBV DNA转阴率和HBeAg/抗HBe转换率虽高于其他两组,但尚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α-干扰素联合乙肝清热解毒颗粒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可提高6个月时HBeAg转阴率,其安全性好,有必要扩大样本进一步验证。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NK细胞和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邱洁, 龙启强, 冯艳红, 张永臣, 张绍峰
2010, 13(3):  178-179.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0.03.007
摘要 ( 1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NK细胞和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方法 在56例乙型肝炎肝衰竭、49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和41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和NK(CD3-CD16+CD56+)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率(%)。结果 肝衰竭患者CD3+T细胞和CD3-CD16+CD56+NK细胞计数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显著性降低(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3-CD16+CD56+NK细胞计数比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 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外周血T细胞和NK细胞数量减少,而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数量增多。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BVcccDNA检测的临床意义
刘小斌, 张伦理
2010, 13(3):  180-182.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0.03.008
摘要 ( 1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是否存在HBV共价闭合环状DNA。方法 以20例HBV携带者、75例慢性乙型肝炎和8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分离PBMC,应用增效PCR法检测HBVcccDNA。结果 本次未在PBMC中检测到HBVcccDNA;20例HBV携带者血清HBVcccDNA阳性率为10%,75例慢性肝炎轻、中、重度患者分别为32%、52%和76%,肝移植患者为12.5%(P<0.01);按血清HBV DNA载量不同分为<1×105 copies/ml、1×105~108 copies/ml和>1×108 copies/ml三组,其血清HBVcccDNA阳性率分别为15.4%(2/13)、50.0%(16/32)和76.7%(23/30,P<0.0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外HBVcccDNA的检测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定量检测HBeAg的意义
胡学玲, 陈天宝, 范公忍, 李娟, 任永强
2010, 13(3):  183-184.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0.03.009
摘要 ( 1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和HBV DNA载量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免疫化学发光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别检测了64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接受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血清HBeAg和HBV DNA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12个月,HBV DNA完全转阴49例(76.6%), HBeAg转阴17例(26.6%),他们的HBV DNA和HbeAg水平呈同步下降趋势;11例治疗无效的患者血清HBV DNA和HBeAg水平也呈下降趋势,但始终未转阴;4例HBV DNA短暂转阴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又转为阳性,HbeAg也未阴转。结论 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动态检 测HBeAg水平可用于评估抗病毒的效果。
不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观察
李发武,王文琦, 吴福全, 殷思纯, 丁慧俊, 王艳娜
2010, 13(3):  185-187.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0.03.010
摘要 ( 1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或α-2b(PEG-IFNα-2a/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疗效与副作用,以优化慢性丙型肝炎治疗策略、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 6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分别给予PEG-IFNα-2a加利巴韦林(A组)和PEG-IFNα-2b加利巴韦林(B组)治疗48周,检测基线及治疗4周、l2周、48周及治疗结束后24周时的血清HCV-RNA水平,比较两组快速病毒学应答(RVR)率、早期病毒学应答(EVR)率、治疗终点病毒学应答(ETVR)率、持续病毒学应答(SVR)以及复发率与不良反应。结果 A组和B组RVR、EVR、ETVR、SVR、复发率分别为46.7%、63.3%、86.7%、80.0%、6.7%和40.0%、56.7%、80.0%、76.7%、3.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安全性情况相似,未见严重的不良事件,总体耐受性好。结论 两种现有的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或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和耐受性没有显著差异。
丙型肝炎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调查分析
胡晓武, 丁必芝
2010, 13(3):  188-189.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0.03.011
摘要 ( 1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10例丙型肝炎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结果 在210例被调查的患者中,男性140例,女性70例,男:女=3:2;传播途径主要有应用血制品、注射针刺、性传播、母婴传播和不明原因等;有3.3%的患者合并HBV或HIV感染;28.1%发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10%并发2型糖尿病。结论 近年来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在不同年龄组、不同职业人群中有显著的不同。尤其是在50岁以下的青壮年患者以吸毒和性传播途径为主,应引起关注。
不同剂量a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郭堑, 农村立
2010, 13(3):  190-192.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0.03.012
摘要 ( 1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α-2b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1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接受48周的抗病毒治疗及24周的随访,其中两组分别接受5MU和3MU的α-2b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另一组单用利巴韦林治疗。结果 5MU组、3MU组在48周治疗结束时ETVR分别为68.2%和61.9%,两组均显著高于单用利巴韦林组(5.6%)(P<0.01);干扰素5MU组、3MU组随访24周结束时SVR为50.0%和42.9%,两组均显著高于单用利巴韦林组(0%,P<0.01);不同剂量α-2b干扰素治疗组间肝纤维化指标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不同剂量α-2b干扰素治疗结束时均能获得较高的病毒学应答率和持续应答率,5MU组疗效优于3MU组,两组均可降低肝纤维化指标,改善肝脏组织学,且安全性相当。
半枝莲醇提物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1和TNF-α表达的影响
李中华, 赵晓芳, 余胜民, 玉光强, 祁灿
2010, 13(3):  193-195.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0.03.013
摘要 ( 1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半枝莲治疗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CCl4复合因素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TGF-β1、TNF-α在肝组织和血清中的含量;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检测单个细胞分泌TNF-α的含量。结果 正常对照组动物肝组织无TNF-α和TGF-β1表达,而模型组表达增强(P<0.05);高剂量半枝莲处理能降低两细胞因子的表达(P<0.05)。结论 半枝莲能抑制TGF-β1和TNF-α的分泌,因而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10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
张帆, 苏淑贞, 卓仲芬, 方奇逍逍
2010, 13(3):  196-197.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0.03.014
摘要 ( 1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 在10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人群,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全血比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体重指数、血糖、谷氨酰胺转肽酶、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比正常人群升高。结论 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都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黄健, 黄群, 伍丽群, 陈小华, 何剑琴, 徐平如, 郑昌京
2010, 13(3):  198-200.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0.03.015
摘要 ( 1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PCOS患者47例和非PCOS患者47例,比较两组患者NAFLD、胰岛素抵抗(I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发生情况及一般临床参数。结果 PCOS组NAFLD、IR、ALT升高的发生率分别为42.6%、68.1%、34.0%,与对照组(分别为17.0%、10.6%、8.5%)比较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OS组伴NAFLD患者与不伴NALFD患者比较,ALT、睾酮(TESTO)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重指数(BMI)、促卵泡成熟激素(FSH),人促黄体生成激素(LH2)、睾酮(TESTO)两两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伴NAFLD患者年龄小于不伴NAFLD的PCOS患者(P<0.01);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提示ALT的异常及胰岛素抵抗状态是PCOS 伴发NAFLD的主要风险因素(ALT OR=1.12,P=0.01;HOMA-IR OR=1.58,P=0.01)。结论 NAFLD在PCOS患者中患病率高,提示两种疾病有临床相关性,对年轻的PCOS患者有必要尽早进行肝脏疾病的相关检查。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肾内动脉阻力指数与年龄的相关性初探
童清平, 田瑞霞, 干露, 任明磊
2010, 13(3):  201-202.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0.03.016
摘要 ( 1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肾内动脉阻力指数(RI)是否与年龄有关。方法 采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测17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双侧肾脏,分别在近皮质部取双肾弓形动脉频谱并测量RI值。结果 17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左肾长度显著大于右肾;左肾弓形动脉RI较右肾显著降低(P<0.05);双肾弓形动脉RI随年龄的增长呈线性增加,可表示为Y=0.034X+0.45。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肾内动脉阻力指数与年龄呈正相关,并较健康成人降低。
CT鉴别兔肝VX2肿瘤射频消融后残余瘤与炎症反应
吴钺, 张曦彤, 宋庆宏, 王磊, 张四洋, 刘静, 李海伟
2010, 13(3):  203-205.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0.03.017
摘要 ( 1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CT检查鉴别射频消融治疗兔肝VX2肿瘤后残瘤与炎症反应的方法。方法 制备兔肝VX2肿瘤模型,在射频消融治疗后不同时期行CT检查,并与病理学检查进行对比。结果 CT增强扫描发现残余瘤与炎症反应均表现为病灶周边强化带,但炎症反应在强化带外侧的肝组织亦表现为由内向外逐渐减弱的强化影,于术后第2天最强,之后逐渐减弱,2周后基本消失。结论 在射频消融治疗后一周内,CT增强扫描尚不能准确地分辨残余瘤与炎症反应带,但可以通过强化带的不同表现加以区分;术后两周,在低密度灶周边出现强化影,应考虑为残余瘤存在。
短篇论著
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黄文琪, 宋闽宁, 闵峰, 洪美珠, 张丽, 吴卫兵, 范荣华
2010, 13(3):  206-206.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0.03.018
摘要 ( 1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阿德福韦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 34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32例未经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1年时的疗效。结果 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患者HBV DNA转阴率为88.2%(30/34),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01),ALT复常率为76.5%(26/3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良好的效果。
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疗效观察
程孟怀, 邵鸣, 吴青芳
2010, 13(3):  207-208.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0.03.019
摘要 ( 1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HBV DNA阳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9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均应用恩替卡韦0.5mg/d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12个月。结果 治疗12个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HBV DNA定量小于1000copies/ml者分别为96.7%(29/30)和96.6%(28/29),血清HBeAg阴转率分别为34.0%(5/16)和40.0%(6/15,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Child-Pugh计分分别由治疗前8.9±1.7和9.0±1.7降至治疗后5.2±1.1和7.2±1.3(P<0.01);治疗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下降,而治疗组下降更显著。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HBV DNA阳性肝硬化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值得进一步验证。
拉米夫定治疗8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分析
魏兆勇, 张分明, 南倩倩, 张元春, 陈如通, 范文伟, 司丁
2010, 13(3):  209-209.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0.03.020
摘要 ( 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长期服用拉米夫定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6例接受拉米夫定治疗有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本组16例患者中,7例患者单用拉米夫定和9例患者在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因出现病毒学反弹加用阿德福韦酯治疗8年,均维持了病毒学、生化学和血清学应答。结论 在拉米夫定治疗1个月时血清HBV DNA下降至1000copies/ml以下者可能获得长久的持续性应答。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32例临床观察
白鹄, 梅存金, 张建, 黄海滨, 袁宇慧
2010, 13(3):  210-210.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0.03.021
摘要 ( 1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ADV联合LAM治疗LAM耐药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LAM耐药的 HBeAg阳性CHB患者62例,随机分为ADV+LAM(A组)32例,予ADV10mg/d联合LAM100mg/d口服;ADV组(B组)30例,给予ADV10mg/d口服,观察12、24、48、72和96周治疗时血清肝功能,HBV DNA水平,HBV血清学标志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72、96周A组ALT复常率分别为71.9%、81.2%,B组分别为56.7%、63.3%(P<0.05);治疗72、96周A组HBV DNA水平为3.14±1.26lgcopies/ml,B组为4.38±1.42lgcopies/ml(P<0.05);治疗72、96周A组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84.3%、90.6%,B组分别为73.3%、66.7%(P<0.05);治疗96周A组新的耐药变异率为0%,B组为23.1%(P<0.05);治疗96周A组HBeAg转阴率为56.3%,B组为43.3%(P<0.05)。两组均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ADV联合LAM治疗LAM耐药CHB患者较换用ADV治疗有显著的抗病毒效果,能有效减少新的HBV耐药变异的发生,安全性良好。
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观察
郭小青
2010, 13(3):  211-212.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0.03.022
摘要 ( 1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0例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保肝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12个月。结果 治疗组患者HBeAg和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93.3%和73.3%,均优于对照组的62.5%和40.0%(P<0.05),所有患者无明显的副反应。结论 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安全,有良好的疗效。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对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独晓勤, 李红兵, 唐谦, 樊万虎
2010, 13(3):  213-213.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0.03.023
摘要 ( 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的作用。方法 4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25例治疗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给予对照组一般保肝治疗,疗程均为48周,分别在24周和48周检测患者血清HCV RNA定量、ALT、TGF-β1、PDGF-BB和PCⅢ水平。结果 治疗组24周和48周时HCV RNA阴转率为75.0%和95.0%,ALT复常率为84.0%和96.0%;对照组HCV RNA阴转率和ALT复常率为6.7%和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24周和48周时,血清TGF-1、PDGF-BB和PCⅢ水平较治疗前、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在抗病毒应答的同时,也具有效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自身抗体Sp100和LC1在酒精性肝硬化诊断中的意义
常江, 柳利明
2010, 13(3):  214-215.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0.03.024
摘要 ( 1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自身抗体Sp100和LC1在酒精性肝硬化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酒精性肝硬化患者10例和酒精性肝炎患者7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Sp100和LC1阳性率的差别。结果 在10例AC患者中,Sp100阳性8例(80%),LC1阳性9例(90%),其中Sp100和LC1均阳性者7例(70%);在7例酒精性肝炎患者,Sp100阳性7例(100%),LC1阳性1例(14.3%,P<0.05),无Sp100和LC1均阳性者。结论 自身抗体Sp100和LC1阳性对判断酒精性肝病的种类具有参考价值。
腹水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常见问题及处理
蒋兆荣, 顾生旺, 胡大山, 刘春艳
2010, 13(3):  216-216.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0.03.025
摘要 ( 1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总结腹水回输过程中的并发症和处理方法。方法 常规进行腹水浓缩回输治疗126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结果 本组患者在腹水回输过程中,出现腹痛5例、腹水回输管路不畅和堵塞4例、穿刺部位渗血、渗液4例、发热3例、胸闷、呼吸急促、手足肌肉痉挛者和严重低血压伴休克3例,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术后出现肝性脑病3例和消化道出血2例,死亡2例。在腹水回输术后随访1年,病死率为46%(58/126)。结论 医务人员应在腹水回输过程中密切观察并发症,并给予及时的处理。
白蛋白防治肝硬化并发肾功能损害的临床研究
张霞意, 郭家伟, 潘越
2010, 13(3):  217-217.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0.03.026
摘要 ( 1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白蛋白防治肝硬化患者发生肾功能损害的作用。方法 49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接受头孢唑肟钠加白蛋白治疗14天,另49例只接受头孢唑肟钠治疗14天。结果 联合治疗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肾功能得到改善,低钠血症恢复;在联合治疗组中有4例(8.16%)患者出现肾功能损害,而在对照组中有15例(30.6%)患者出现肾功能损害(P<0.05);联合组院内死亡5例(10.2%),而对照组院内死亡13例(26.5%,P<0.05)。结论 在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应用白蛋白可防治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从而降低病死率。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肝细胞癌患者肝功能和血清HBV DNA的影响
周清荣, 毛金忠
2010, 13(3):  218-219.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0.03.027
摘要 ( 1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细胞癌患者肝功能和HBV DNA的变化。方法 检测64例肝细胞癌患者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前后HBV DNA定量及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64例患者在TACE术前HBV DNA阳性42例(65.6%)。术后2例HBV DNA由阴性转为阳性,21例HBV DNA升高10倍以上。TACE术前42例HBV DNA阳性患者HBV DNA定量为4.3±0.5×104copies/ml,术后44例为6.1±0.4×105copies/ml(P<0.05)。HBV激活患者术后肝功能出现明显损害。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将引起肝细胞癌患者HBV激活,可能加重肝功能损害,应引起高度重视。
76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孟桂霞, 王立蓉, 赵巍
2010, 13(3):  220-220.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0.03.028
摘要 ( 1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胃镜检查结果。方法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和止血治疗。结果 在76例患者中,内镜下见有食管静脉曲张者65例(85.5%),其中轻度8例,中度17例,重度40例;诊断PHG者33例(43.4%),其中轻度12例,重度21例;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者8例;胃癌2例。结论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与PHG并发出血是引起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两大主要原因。
病案报告
自身免疫性肝炎伴干燥综合征1例
彭颖琼, 鲁猛厚, 谭德明
2010, 13(3):  222-223.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0.03.030
摘要 ( 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
Th17细胞在肝脏疾病中的免疫病理作用
晁康, 龚晓蓉, 陈湖, 钟碧慧
2010, 13(3):  224-226.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0.03.031
摘要 ( 1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Th17细胞是效应性CD4+T细胞家族的新成员,由IL-6、TGF-β和IL-23等细胞因子诱导和维持分化,通过分泌IL-17、IL-21和IL-22等细胞因子参与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移植排斥等过程。近年研究证实Th17细胞与多种肝脏疾病有关。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预测的研究进展
吕莹, 张占卿
2010, 13(3):  227-230.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0.03.032
摘要 ( 1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拉米夫定作为首个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具有给药方便、疗效明确的优点,但长期应用耐药率会上升,病毒变异等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如何在抗病毒前预测拉米夫定抗病毒的疗效至关重要。本文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HBeAg和HBcAg滴度、ALT水平、机体免疫状态、肝脏病理特点,以及宿主遗传背景等预测因素上进行简要综述,为临床医师选择抗病毒药物提供参考。
热休克蛋白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疾病
湛韬, 戴幸平
2010, 13(3):  231-234.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0.03.033
摘要 ( 1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对热休克蛋白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疾病中的作用进行了一些研究,发现其在HBV感染后的免疫过程、肝损伤、肝纤维化、细胞因子改变和肝细胞调亡等方面发挥作用。本文主要从基础研究的角度,讨论HBV感染后上述发病的主要环节与热休克蛋白的关系。
PD-1/PD-L1途径在慢性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吴列秀, 张曦, 蔺淑梅
2010, 13(3):  235-237.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0.03.034
摘要 ( 1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分子是B7超家族的重要成员,在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及大部分外周组织可以广泛诱导性表达。PD-L1可以和程序性死亡-1(PD-1)及CD80受体结合调节淋巴细胞的功能。PD-1/PD-L1信号在病毒感染后效应T细胞免疫耐受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预示阻断该途径可能是抗病毒感染治疗的方向之一。
间充质干细胞在肝脏的分化机制研究进展
林沪, 陈黎明, 王福生
2010, 13(3):  238-239.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0.03.035
摘要 ( 1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旁分泌营养机制和分化为肝实质细胞等修复肝组织,移植间充质干细胞将成为临床治疗肝病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介绍了间充质干细胞在微环境下,分化为肝实质细胞的可能机制以及影响其分化的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