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在线办公
下载中心更多...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更多...
二维码
网站二维码
邮局订阅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本期目录

2024年 第2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4-07-10
述评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诊疗进展*
陈思彤, 卫小蝶, 韦新焕, 郭海清, 张晶
2024, 27(4):  481-483.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4.001
摘要 ( 56 )   PDF (960KB) ( 2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专家论坛
脂肪性肝病相关肝细胞癌筛查和监测策略
廖敏君, 饶慧瑛
2024, 27(4):  484-487.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4.002
摘要 ( 41 )   PDF (936KB) ( 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指南与专家共识
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2024, 27(4):  494-510. 
摘要 ( 204 )   PDF (3936KB) ( 2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 更新版)》进行了修订,更名为《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 年版)》,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筛查和监测、诊断和评估、治疗和随访等临床问题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实验性肝炎
一种新型超声显影导管声学特性研究*
冯谦, 王睿, 陈重
2024, 27(4):  511-514.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4.005
摘要 ( 54 )   PDF (2076KB) ( 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MRI-PDFF)诊断超重和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效能。方法 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江油市903医院诊治的超重/肥胖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儿童102例,其中超重儿童74例和肥胖儿童28例,使用3.0 T MRI扫描仪行肝脏检查,获取MRI-PDFF,使用FibroScan 诊断仪检查获得肝脏硬度检测(LSM)和受控衰减参数(CAP),行肝穿刺诊断NASH,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诊断效能。结果 在102例超重/肥胖的NAFLD儿童中,经组织学检查诊断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SNFL)75例和NASH 27例;NASH组BMI、血清ALT、AST、TG、MRI-PDFF、LSM和CAP分别为(32.2±3.4)kg/m2、(92.7±31.3)U/L、(96.8±34.1)U/L、(3.1±1.2)mmol/L、(12.5±4.7)%、(11.7±1.4)kPa和(370.4±146.9)dB/m,与SNFL组【分别为(26.7±2.2)kg/m2、(38.2±4.4)U/L、(33.0±3.4)U/L、(2.3±0.7)mmol/L、(7.7±2.0)%、(6.2±1.0)kPa和(262.3±61.2)dB/m】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ASH组超重和肥胖占比分别37.0%和63.0%,与SNFL组的85.3%和14.7%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ROC曲线分析显示,以MRI-PDFF为11.9%为截断点,其诊断NASH的AUC为0.87(95%CI为0.80~0.93),敏感性为81.5%,特异性为85.3%,而分别以LSM为10.8 kPa和CAP为310.5dB/m为截断点,其诊断的AUC为0.81(95%CI为0.78~0.89),敏感性为85.2%,特异性为58.7%,后者的特异性较差。结论 应用MRI-PDFF诊断儿童NASH的效能较优,但考虑到临床的便捷性,使用弹性成像检测诊断也可获得初步结果,以便必要时进一步检查。
病毒性肝炎
富马酸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挽救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分析*
张全乐, 赵丹, 李杰, 刘三香, 刘刚, 李亚
2024, 27(4):  515-518.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4.006
摘要 ( 41 )   PDF (924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富马酸替诺福韦(TDF)与恩替卡韦(ETV)挽救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血清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方法 2017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拉米夫定治疗耐药的血清HBeAg阴性的CHB患者50例,被随机分为TDF治疗组25例和ETV治疗组25例,前者常规剂量应用,后者加倍应用。两组均治疗48周,监测疗效。应用二分类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病毒学应答的因素。结果 在治疗4周、12周、24周、36周和48周时,TDF治疗组血清HBV DNA累积转阴率分别为32%、60%、72%、80%和92%,显著高于ETV治疗组(分别为4%、24%、32%、40%和44%,均P<0.05);TDF治疗组血清ALT复常率分别为56%、68%、80%、84%和96%,与显著高于ETV治疗组(分别为16%、32%、52%、56%和72%,均P<0.05);在治疗48周时,TDF治疗组血清肌酐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85.4±13.9μmol/L对76.2±17.5μmol/L,P=0.0001),而ETV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肌酐水平无显著变化(76.6±12.9μmol/L对77.3±11.2μmol/L,P=0.76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应用TDF治疗和血清HBV DNA载量为影响血清HBV DNA转阴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TDF挽救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CHB患者可能获得更好的疗效,但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的变化。
TAF治疗ETV经治的低病毒血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研究*
薛李娜, 诸国兵, 吴琳霖, 杨小星
2024, 27(4):  519-522.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4.007
摘要 ( 52 )   PDF (923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应用丙酚替诺福韦(TAF)继续治疗经恩替卡韦(ETV)治疗的低病毒血症(LLV)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8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CHB患者101例,纳入患者均接受ETV治疗至少48周,经检测符合LLV定义标准,被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0例继续应用ETV治疗48周,另51例换用TAF治疗48周。常规检测血清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完全病毒学应答率(CVR)定义为血清HBV DNA载量<20 IU/mL。使用瞬时弹性成像探测仪行肝脏硬度检测(LSM)。结果 在治疗48周末,TAF治疗组CVR为98.0%,显著高于ETV治疗组的24.0%(P<0.05),而两组血清HBeAg转阴率(17.7%对4.0%,P>0.05)和ALT复常率(96.1%对98.0,P>0.05)无显著性差异;TAF治疗组血清ALT、AST水平和LSM分别为(37.7±5.3)U/L、(34.8±5.7)U/L和(7.1±1.0)kPa,与ETV治疗组【分别为(36.2±4.8)U/L、(35.2±5.3)U/L和(7.8±1.1)kPa,P>0.05】比,无显著性差异; TAF组sCr和血清β2-MG水平分别为(70.4±6.5)μmol/L和(1.3±0.3)mg/L,显著低于ETV治疗组【分别为(78.5±6.9)μmol/L和(1.6±0.2)mg/L,P<0.05】,而eGFR为(105.9±17.3)mL/min/1.73 m2,显著高于ETV治疗组【(98.0±16.7)mL/min/1.73 m2,P<0.05】。结论 对于ETV经治后出现LLV的CHB患者转换为TAF继续治疗可提高病毒学应答率,安全性高,值得继续扩大验证。
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共同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及其对抗病毒治疗应答反应研究*
张丽, 陈雅雯, 盖琳, 邱红, 甄鑫, 常静霞
2024, 27(4):  523-526.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4.008
摘要 ( 40 )   PDF (928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共同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及其对抗病毒治疗应答情况。方法 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40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24例和CHB/CHC患者17例,分别给予恩替卡韦、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或恩替卡韦联合索磷布韦/维帕他韦48 w或24 w,随访24 w。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或RT-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或HCV RNA载量,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在17例CHB/CHC患者中,有HBV感染家族史、HCV感染家族史、输血史3例和药物滥用分别占41.2%、23.6%、17.6%和17.6%,慢性肝炎、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分别占70.6%、23.6%和5.8%;在治疗前,CHB/CHC患者血清ALT和AST水平均显著高于CHB或CHC患者,而血清HBV DNA载量显著低于CHB患者,血清HCV RNA载量显著低于CHC患者(P<0.05),在治疗后,CHB/CHC患者血清ALT和AST水平仍显著高于CHB或CHC患者(P<0.05),而三组血清病毒载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CHB/CHC患者外周血CD3+和CD4+细胞百分比及CD4+/CD8+细胞比值均显著低于CHB或CHC患者(P<0.05);在随访24 w末,三组患者均未发生病毒学突破或病情复发情况。结论 本研究未观察到CHB合并CHC患者临床病情与CHB或CHC患者有显著区别,对抗病毒治疗应答良好,其远期疗效和临床结局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超重/肥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儿童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检测意义研究*
罗洪霞, 李静秋, 李媛媛, 冯国隽, 余霞
2024, 27(4):  527-530.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4.009
摘要 ( 31 )   PDF (928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MRI-PDFF)诊断超重和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效能。 方法 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江油市903医院诊治的超重/肥胖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儿童102例,其中超重儿童74例和肥胖儿童28例,使用3.0 T MRI扫描仪行肝脏检查,获取MRI-PDFF,使用FibroScan 诊断仪检查获得肝脏硬度检测(LSM)和受控衰减参数(CAP),行肝穿刺诊断NASH,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诊断效能。 结果 在102例超重/肥胖的NAFLD儿童中,经组织学检查诊断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SNFL)75例和NASH 27例;NASH组BMI、血清ALT、AST、TG、MRI-PDFF、LSM和CAP分别为(32.2±3.4)kg/m2、(92.7±31.3)U/L、(96.8±34.1)U/L、(3.1±1.2)mmol/L、(12.5±4.7)%、(11.7±1.4)kPa和(370.4±146.9)dB/m,与SNFL组【分别为(26.7±2.2)kg/m2、(38.2±4.4)U/L、(33.0±3.4)U/L、(2.3±0.7)mmol/L、(7.7±2.0)%、(6.2±1.0)kPa和(262.3±61.2)dB/m】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ASH组超重和肥胖占比分别37.0%和63.0%,与SNFL组的85.3%和14.7%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ROC曲线分析显示,以MRI-PDFF为11.9%为截断点,其诊断NASH的AUC为0.87(95%CI为0.80~0.93),敏感性为81.5%,特异性为85.3%,而分别以LSM为10.8 kPa和CAP为310.5dB/m为截断点,其诊断的AUC为0.81(95%CI为0.78~0.89),敏感性为85.2%,特异性为58.7%,后者的特异性较差。结论 应用MRI-PDFF诊断儿童NASH的效能较优,但考虑到临床的便捷性,使用弹性成像检测诊断也可获得初步结果,以便必要时进一步检查。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试验特征分析*
李开楊, 赵琦, 黄敬, 唐云, 蔺晓源, 刘杰民, 杨梅
2024, 27(4):  531-534.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4.010
摘要 ( 44 )   PDF (1233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注册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相关临床试验的特征和研究现状。方法 检索ChiCTR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7月15日有关NAFLD的临床试验,采用Excel 2019软件对纳入临床试验的注册时间、地区及机构、经费来源、研究类型、设计方案、干预措施、研究所处阶段、随机方法、盲法、研究中心、样本量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NAFLD相关的临床试验102项,主要以干预性研究为主,样本总量为144694例;注册地区覆盖全国17个省、直辖市,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浙江等地区;随机平行对照研究55项,其中有37项研究盲法填写为空白或缺失;干预措施主要包括药物干预、生活方式干预、现代诊疗技术干预和联合干预等;研究所处阶段以探索性研究/预试验、上市后药物应用/4期试验、I期临床试验为主;单中心研究88项。结论 我国NAFLD相关临床试验注册数量呈波动递增趋势,但高质量设计的临床试验不多,干预措施有限。
自身免疫性肝病
多种无创检测指标预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肝硬化效能比较*
任浩, 熊清芳
2024, 27(4):  535-538.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4.011
摘要 ( 41 )   PDF (929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无创检测指标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s)患者肝硬化的效能。方法 2017年4月~2020年9月我院诊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93例和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AIH-PBC OS)患者37例,均接受肝活检,并常规检测获得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计数比值(APRI) 、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 (FIB-4)、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AR)和肝脏硬度检测(LSM),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ROC),评估诊断效能。结果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在AIH患者中,发现肝硬化21例(22.6%),在AIH-PBC OS患者中,发现肝硬化6例(16.2%);无论在AIH组还是AIH-PBC OS组,肝硬化患者LSM、FIB-4和AAR都显著高于非肝硬化组(P<0.05);LSM、FIB-4和AAR诊断AIH患者肝硬化的截断点分别为17.7 kPa、3.6和1.1,其诊断的AUC分别为0.876、0.783和0.745;LSM、FIB-4和AAR诊断AIH-PBC OS患者肝硬化的截断点分别为22.9 kPa、7.7和1.0,其诊断的AUC分别为0.989、0.914和0.833,均以LSM的诊断效能最高。结论 无创检测指标LSM、FIB-4和AAR诊断AILDs患者肝硬化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适合普查和筛查。
吗替麦考酚酯治疗难治性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疗效初步研究*
蒋瑶, 仲伟明, 周俏怡, 邵宁, 吕冰, 孙舒
2024, 27(4):  539-542.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4.012
摘要 ( 39 )   PDF (924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吗替麦考酚酯(MMF)治疗难治性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的23例难治性AIH患者,均接受MMF联合甲泼尼龙片治疗20个月,依据病情逐步减量维持,完成随访至2年。治疗前后行肝穿刺活检。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挽救治疗应答的因素。结果 治疗后,23例AIH患者血清ALT、AST和IgG水平分别为(63.7±13.4)U/L、(54.1±14.5)U/L和(13.8±3.5)g/L,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分别为(167.3±43.1)U/L、(124.8±22.6)U/L和(17.4±4.4)g/L,P<0.05】;治疗后肝组织纤维化评分为(2.0±1.1),炎症活动度评分为(1.5±1.3),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分别为(2.7±1.6)和(2.4±1.2),P<0.05】;在随访结束时,临床缓解18例和应答不完全5例;入组时,临床缓解组女性占比显著低于应答不完全组(P<0.05),血清ALT、IgG、肝组织纤维化和炎症活动度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应答不完全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04,95%CI=0.9~1.5)、治疗前IgG水平(OR =1.17,95%CI=1.0~2.3)和肝组织纤维化评分(OR =4.4,95%CI=1.8~9.3)为治疗应答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对于难治性AIH患者,应用MMF补救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扩大观察。
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血清抗核抗体阳性临床意义探讨*
潘劲劲, 谢琴秀, 许夕海, 郜玉峰, 李家斌
2024, 27(4):  543-546.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4.013
摘要 ( 40 )   PDF (925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不同临床类型和血清抗核抗体(ANA)阳性的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临床特征和转归。方法 2019年12月~2023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诊治的DILI患者64例,均行肝活检术和常规血清检测,排除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其中血清ANA阳性31例,ANA阴性33例。结果 在本组64例DILI患者中,导致疾病的药物为中草药占59.4%,抗生素占10.9%和非甾体类药物占4.7%;肝细胞型42例(65.6%),胆汁淤积型11例(17.2%)和混合型11例(17.2%);ANA阳性组肝细胞型、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分别占77.4%、6.5%和16.1%,而ANA阴性组分别为54.5%、5.2%和30.3%,无统计学差异(P>0.05);ANA阳性组血清球蛋白和Ig G水平分别为26.1(22.2,29.9)g/L和13.6(12.1,17.7)g/L,显著高于ANA阴性组【分别为22.9(21.6,25.2)g/L和11.5(9.4,12.9)g/L,P<0.05】;两组所有患者均获得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其中在31例ANA阳性DILI患者中,1例最终导致药物诱自身免疫性肝炎(DI-AIH),2例考虑为免疫介导的药物性肝损伤(IM-DILI),这3例患者均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血清ALT和AST水平恢复正常。结论 大多DILI患者预后良好,但血清ANA阳性者可能发展至DI-AIH或IM-DILI,需加用皮质激素治疗,值得注意。
老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李勇, 张蕾, 吴幸福
2024, 27(4):  547-550.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4.014
摘要 ( 42 )   PDF (914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老年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的临床特征,以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12月~2024年2月我院老年医学科诊治的老年多种疾病患者181例,常规行临床分型和疾病程度分度。 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ILI病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181例老年患者中,发现DILI者44例(24.3%),其中肝细胞损伤型28例,胆汁淤积型12例,混合型4例;轻度25例,中度10例,重度8例,死亡1例;可疑药物为中草药占27.3%,保健类药物占22.7%,内分泌系统疾病用药占13.6%,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占11.4%,等; DILI组年龄为72(66,76)岁,显著大于非DILI组【67(65,69),P<0.05】,多种疾病、饮酒、脂肪肝和高脂血症占比分别为79.6%、27.3%、56.8%和84.1%,显著高于非DILI组(分别为11.7%、3.6%、12.4%和8.7%,均P<0.05);9例≥3级肝损伤患者年龄为73(67,75)岁,显著大于35例≤2级肝损伤者【67(66,70)岁,P<0.05】,饮酒、多种疾病和合并脂肪肝占比分别为88.9%、100.0%和88.9%,均显著大于≤2级肝损伤者(分别为11.4%,74.3%和48.6%,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龄【OR:1.67,95%CI:1.26~3.05】、饮酒【OR:2.43,95%CI:1.35~3.17】和脂肪肝【OR:2.14,95%CI:1.50~4.75】均是影响老年DIL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中草药、保健类药物、内分泌和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用药容易导致老年基础疾病多的患者发生DILI,戒酒、降低脂肪肝程度和控制好疾病发作可能减轻DILI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肝衰竭
血清wnt5a和LC3-Ⅱ联合MELD评分预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价值探讨*
黄静, 王菁, 方亮, 周娟, 商惠民
2024, 27(4):  551-554.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4.015
摘要 ( 39 )   PDF (1024KB) ( 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清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5a(wnt5a)和微血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水平联合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预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 2018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诊治的152例HBV-ACLF患者,常规内科和人工肝治疗,计算MELD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wnt5a和LC3-Ⅱ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wnt5a和LC3-Ⅱ联合MELD评分预测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效能。结果 在治疗3个月内,本组HBV-ACLF患者死亡40例(26.3%);死亡组年龄、肝性脑病发生率、INR、血清总胆红素水平、MELD评分和wnt5a水平分别为(51.3±5.1)岁、70.0%、(3.2±0.9)、(441.5±89.7)μmol/L、(28.2±4.3)分和(2.8±1.5)ng/mL,均显著大于生存组【分别为(45.4±4.6)岁、20.0%、(1.7±0.3)、(280.6±73.1)μmol/L、(19.7±2.8)分和(1.3±0.2)ng/mL,P<0.05】,而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和血清LC3-Ⅱ水平分别为(77.8±10.3)×109/L和(20.6±2.1)μg/mL,显著低于生存组【分别为(116.4±11.7)×109/L和(32.5±3.9)μg/m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并发肝性脑病和血清wnt5a升高或血清LC3-Ⅱ水平降低为影响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以MELD评分大于26.9分为截断点,其预测ACLF患者短期死亡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和92.9%,而检测血清wnt5a和LC3-Ⅱ水平也可以协助判断。结论 血清wnt5a和LC3-Ⅱ联合MELD评分对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血清CRP和sTREM-1水平变化及其预测继发感染的价值研究*
柯海霞, 张娇珍, 蒙夏玲, 许政衡, 邓丕豪
2024, 27(4):  555-558.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4.016
摘要 ( 36 )   PDF (932KB) ( 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血清C反应蛋白(CRP)联合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判断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HBV-ACLF)患者继发感染的效能。方法 2020年2月~2023年2月我院诊治的HBV-ACLF患者96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RP和sTREM-1,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BV-ACLF患者继发感染的影响因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估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在本组纳入的96例HBV-ACLF患者中,继发感染67例(69.8%),其中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占40.3%,肺部感染占31.3%,泌尿道感染占11.9%,胆道感染和肠道感染各占4.5%,皮肤软组织感染占7.5%;感染组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和慢性肝衰竭-序贯器官衰竭评估模型评分(CLIF-SOFA)分别为(15.7±3.0)和(8.5±1.1)分,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分别为(12.40±3.00)和(6.1±1.0),P<0.05】;感染组CRP和sTREM-1水平分别为(52.2±4.6)mg/L和(29.9±5.8)pg/mL,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分别为(10.1±3.3)mg/L和(13.3±4.1)pg/mL,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NR、CRP、sTREM-1和降钙素原(PCT)均为影响HBV-ACLF患者继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子(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RP联合sTREM-1水平诊断HBV-ACLF患者继发感染的AUC为0.906,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5%和82.8%,显著优于两指标单独诊断(P<0.05)。结论 应用血清CRP和sTREM-1联合检测可辅助诊断HBV-ACLF患者继发感染的存在,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肝硬化
球囊压迫辅助下内镜硬化剂注射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疗效研究*
赵维波, 王源, 孔令甲, 朱玉森, 岳宗柱, 商西单
2024, 27(4):  559-562.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4.017
摘要 ( 28 )   PDF (923KB) ( 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球囊压迫辅助下内镜硬化剂注射术(bc-EIS)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EV)患者的疗效。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诊治的78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EV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分别给予内镜下EV套扎术(EVL)治疗或bc-EIS治疗,术后随访1年。使用超声检测门静脉内径(PVD)、门静脉流速(PVV)、脾静脉内径(SVD)和脾静脉流速(SVV)。结果 在首次治疗后3个月内,观察组EV根除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7%(x2=4.216,P=0.040);观察组EV根除次数、累计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分别为(1.6±0.3)次、(7.7±1.0)d和(1.9±0.6)万元,显著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分别为(2.4±0.5)次、(10.1±1.3)d和(2.6±0.7)万元,P<0.05】;治疗前后,两组PVD、PVV、SVD和SVV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食管溃疡发生率为3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9%(P<0.05);在随访12 m时,观察组病死率为15.4%,与对照组的23.1%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生存患者比较,观察组EV复发和EVB发生率分别为3.0%和6.1%,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6.7%和33.3%,P<0.01)。结论 bc-EIS可通过改善门静脉及脾静脉血流动力学提升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EV患者疗效,降低EV复发和再出血发生几率,且能够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清MCP-1、TNF-α和IL-10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复发的关系研究*
邢世磊, 李之慧, 宁秀景
2024, 27(4):  563-566.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4.018
摘要 ( 38 )   PDF (952KB) ( 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复发的关系。方法 2018年1月~2022年1月我院诊治的6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SBP患者和8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给予SBP患者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采用双抗体夹心ELLSA法检测血清MCP-1、TNF-α和IL-10水平。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病情复发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估各指标预测病情复发的效能。结果 治疗前,SBP组血清MCP-1、TNF-α和IL-10水平分别为(354.7±73.9)pg/mL、(13.4±3.1)pg/mL和(11.4±1.7)pg/mL,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分别为(193.8±42.3)pg/mL、(8.8±2.4)pg/mL和(8.1±1.2)pg/mL, P<0.05】,治疗后SBP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仍然显著高于肝硬化组(P<0.05); 治疗后随访2年,31例(49.2%)SBP患者病情复发;复发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41.9%,显著高于未复发组(6.3%,P<0.05);复发组血清MCP-1、TNF-α和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MCP-1、TNF-α、IL-10和ALB水平均是影响致SBP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首次SBP治疗后血清MCP-1、TNF-α、IL-10和ALB水平预测SBP复发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AUC分别为0.91、0.91、0.92和0.76,应用细胞因子水平预测显著优于血清ALB水平(P<0.05)。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病情可能复发,而检测治疗后血清MCP-1、TNF-α和IL-10水平可能具有预测病情复发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自拟中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效果研究*
艾孜江·艾买提, 阿布都西库尔·阿布都米吉提, 迪丽努尔·阿卜杜热合曼, 吴源泉
2024, 27(4):  567-570.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4.019
摘要 ( 26 )   PDF (935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术联合自拟中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7年6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93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1例。给予A组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B组自体BMSCs移植术治疗,C组在BMSCs移植术后,给予自拟中药治疗,三组均治疗观察6个月。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 (HA) 、IV型胶原( CIV) 、层粘连蛋白(LN) 和III型前胶原(PIIIP) 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在治疗6个月末,C组Child-Pugh评分和肝硬度测量(LSM)分别为(7.2±1.2)分和(9.0±0.6)kPa,显著低于B组【分别为(8.0±1.1)分和(9.3±0.5)kPa,P<0.05】或A组【分别为(8.9±1.4)分和(9.6±0.6)kPa,P<0.05】,而血清ALB水平为(34.6±3.1)g/L,显著高于B组【(32.0±1.9)g/L,P<0.05】或A组【(30.8±2.4)g/L,P<0.05】; C组血清HA和LN水平分别为(123.8±31.8)ng/mL和(112.9±27.5)ng/mL,显著低于B组【分别为(141.7±29.5)ng/mL和(129.3±30.3)ng/mL,P<0.05】或A组【分别为(186.2±36.7)ng/mL和(161.1±36.5)ng/mL,P<0.05】;C组血清IL-6、TNF-α和MDA水平分别为(104.6±16.7)ng/L、(192.7±19.8)ng/L和(4.1±0.9)μmol/L,显著低于B组【分别为(114.3±15.3)ng/L、(210.9±22.8)ng/L和(5.0±1.3)μmol/L,P<0.05】或A组【分别为(132.8±19.5)ng/L、(230.2±27.1)ng/L和(6.2±1.5)μmol/L,P<0.05】,而血清SOD水平为(143.9±14.5)U/mL,显著高于B组【(134.2±13.3)U/mL,P<0.05】或A组【(122.1±11.7)U/mL,P<0.05】。结论 采用BMSCs移植术联合自拟中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可改善肝功能指标,可能与抑制了炎性反应和缓解了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两中心肝硬化住院患者病因构成和并发症分布研究
樊亚楠, 纪童童, 李鑫飞, 于岩岩, 彭虹, 徐小元, 徐京杭
2024, 27(4):  571-574.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4.020
摘要 ( 26 )   PDF (917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甲中心)和贵州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乙中心)近年来肝硬化住院患者的病因和并发症构成比的差异。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12月甲中心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813例,乙中心388例。剔除病例后,纳入甲中心700例和乙中心340例,甲中心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52例,乙中心为137例。结果 两中心肝硬化病因仍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ALD)、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自身免疫性肝炎为主,药物性肝损伤、遗传代谢性肝病和隐源性较少,乙中心患者ALD占比为23.2%,乙型肝炎合并ALD占比为17.7%,显著高于甲中心(分别为13.0%和4.1%,P<0.05);甲中心肝细胞癌发生率为27.0%,显著高于乙中心的14.1%(P<0.05),而乙中心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水、感染和肝功能Child C级发生率分别为61.5%、80.6%、50.9%和52.1%,显著高于甲中心的43.4%、39.3%、17.4%和14.1%(P<0.05)。结论 我国肝硬化的病因仍为HBV感染为主,但不同地区可能存在些许差异,有些地区患者肝功能状态可能更差,严重并发症更多,需及时予以处理。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处理接受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麻醉苏醒和镇痛效果研究*
李维新, 索爱军, 王秀峰
2024, 27(4):  575-578.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4.021
摘要 ( 34 )   PDF (927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接受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麻醉苏醒和镇痛效果。方法 2020年5月~2023年6月我院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EVB患者64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均接受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观察组行地佐辛诱导麻醉。两组均接受内镜下聚桂醇注射硬化治疗。观察并记血液动力学指标,评估麻醉苏醒时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10]评价镇痛效果。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神经肽Y(NPY)、P物质(SP)、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水平,常规检测血清总抗氧化能力( T-AOC)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在麻醉诱导后和进镜时,观察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均显著高于或快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丙泊酚用量为(461.3±14.1)mg,显著少于对照组【(482.9±15.8)mg,P<0.05】,苏醒时间为(5.1±1.3)min,显著短于对照组【(6.7±1.4)min,P<0.05】,两组躁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术后1 h和3 h时, 观察组静态和动态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6 h时,观察组血清NPY、SP、DA和NE水平分别为(155.7±21.9)pg/mL、(2.6±0.6)g/mL、(71.6±11.2)mmol/L和(2.5±0.6)p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89.3±22.8)pg/mL、(3.8±0.8)g/mL、(84.3±12.7)mmol/L和(3.9±0.5)pg/mL,P<0.05】;观察组血清SOD和T-AOC水平分别为(73.1±6.1)U/mL和(15.2±1.4)U/mL,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4.2±5.7)U/mL和(12.0±1.1)U/mL,P<0.05】,而血清MDA水平为(3.7±0.6)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6.2±0.7)mmol/L,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P<0.05)。结论 在行硬化剂注射治疗肝硬化并发EBV患者时,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前给予地佐辛诱导麻醉可能获得更好的镇痛效果,值得验证。
CT参数联合FIB-4和血清VEGF水平预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食管静脉曲张效能分析*
汤泽宇, 顾菲, 周健文, 姜小兰, 毛雨婧, 樊琦
2024, 27(4):  579-582.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4.022
摘要 ( 32 )   PDF (1002KB) ( 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应用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CT)检测参数联合纤维化-4因子(FIB-4)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预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EV)的效能。方法 2020年3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8例,均接受胃镜检查诊断EV。行CT检查,采用层切法勾画,应用liver volume软件测量肝脏和脾脏体积,并测量门静脉内径(MPV)、脾静脉内径(SPV)和胃左静脉直径(LGV)。常规检测血小板计数和血生化指标,计算FIB-4,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VEGF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依据曲线下面积(AUC)判定指标联合预测EV的效能。结果 在本组肝硬化患者中,胃镜检查发现并发EV者48例;EV组脾脏体积、MPV和LGV分别为(581.7±98.6)cm3、(15.2±1.3)mm和(6.1±0.5)mm,显著大于无EV组【分别为(452.6±84.9)cm3、(12.1±0.8)mm和(4.2±0.3)mm,P<0.05】; EV组FIB-4和血清VEGF水平分别为(6.0±1.3)和(101.7±28.1)ng/L,显著高于无EV组【分别为(4.3±0.9)和(65.7±15.7)ng/L,P<0.05】;应用脾脏体积、MPV、LGV、FIB-4和血清VEGF水平联合预测EV存在的AUC为0.967(95% CI为0.931~0.997),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8%和90.0%,显著优于指标单独预测(P<0.05)。结论 应用CT参数联合FIB-4和血清VEGF水平预测肝硬化患者发生EV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TIPSS术使用组合支架与Viatorr支架治疗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长期疗效比较*
鲍应军, 张媛, 顾俊鹏, 朱帝文, 张海潇, 曹耿飞, 阿斯哈尔·哈斯木, 任伟新
2024, 27(4):  583-586.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4.023
摘要 ( 35 )   PDF (1596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S)中使用组合支架与Viatorr支架的长期疗效。方法 2013年7月~2022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治疗中心诊治的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症患者51例,均接受TIPSS术治疗,其中使用组合支架29例,使用Viatorr支架22例。术后随访5年。使用影像学检查肝内分流道通畅情况,应用Kaplan-Meler法分析比较两组分流道累积通畅率和生存率。结果 使用Viatorr支架手术花费为73282.9(68190.6,81242.2)元,显著高于使用组合支架【61912.7(53713.6,67530.3)元,P<0.05】;第一年、二年、三年、四年和五年,Viatorr支架组肝内分流道累积通畅率分别为90.9%、77.3%、72.7%、71.4%和68.4%,组合支架组分别为86.7%、80.0%、76.7%、73.3%和70.0%,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Viatorr支架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5.5%、77.3%、72.7%、68.2%和59.1%,组合支架组分别为93.3%、86.7%、83.3%、83.3%和79.9%,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组资料显示,在行TIPSS手术时使用组合支架或Viatorr支架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根据供给情况选择使用。
肝癌
增强MRI联合IVIM-DWI诊断小肝细胞癌价值研究*
夏礼鹏, 褚玉玄, 赵如盛
2024, 27(4):  587-590.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4.024
摘要 ( 33 )   PDF (1404KB) ( 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增强磁共振(MRI)联合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诊断小肝细胞癌(sHCC)的价值。方法 2020年5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7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增强MRI和IVIM-DWI检查,观察病灶增强强化信号特点,分析病灶IVIM-DWI定量参数,即伪扩散系数(D*)、真实扩散系数(D)和灌注分数(f)。采用细针穿刺或取术后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应用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估增强MRI联合IVIM-DWI诊断sHCC的效能。结果 经病理学检查,在73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中,诊断sHCC者49例(67.1%)和肝脏异型性增生结节(DN)者24例(32.9%);sHCC病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动脉期强化和肝胆期低信号占比分别为61.2%、83.7%、59.2%和89.8%,均显著高于DN病灶的20.8%、33.3%、25.0%和29.2%(P<0.05);sHCC病灶D*和D分别为(50.9±11.6)×10-3mm2/s和(0.8±0.2)×10-3mm2/s,均显著小于DN病灶【分别为(78.4±15.8)×10-3mm2/s和(1.2±0.3)×10-3mm2/s,P<0.05】,而两组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5.6±8.7)%对(43.9±9.5)%,P>0.5】;ROC分析表明,应用T1WI信号、T2WI信号、动脉期强化、肝胆期信号、D*和D联合诊断sHCC的AUC为0.968,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和86.0%。结论 应用增强MRI和IVIM-DWI联合诊断sHCC的效能较高,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有益的依据,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效果研究*
王秀芝, 常金, 宋丹, 谭亭昭
2024, 27(4):  591-594.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4.025
摘要 ( 44 )   PDF (952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8年8月~2021年8月我院诊治的晚期PLC患者62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分别给予阿帕替尼治疗或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3个疗程。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细胞百分比,计算CD4+/CD8+细胞比值,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和癌胚抗原(CEA)水平。结果 在治疗3个月末,观察组和对照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58.1%和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周血CD4+细胞百分比和CD4+/CD8+细胞比值分别为(38.3±2.6)%和(1.3±0.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4.5±2.9)%和(1.1±0.2),P<0.05】;观察组血清AFP、HSP90α和CEA水平分别为(143.6±26.5)μg/L、(93.2±22.4)ng/mL和(13.2±4.3)n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04.5±29.6)μg/L、(129.1±23.5)ng/mL和(28.6±4.8)ng/mL,P<0.05】;经随访,观察组和对照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4个月和1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 x2=5.033,P=0.025)。结论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PLC患者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黄英, 杨志勇, 罗明
2024, 27(4):  595-598.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4.026
摘要 ( 36 )   PDF (970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9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晚期PLC患者78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分别给予仑伐替尼或卡瑞利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治疗。复查影像学检查,评估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和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在治疗后,观察组ORR和DCR分别为56.4%和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3%和74.4%(P<0.05);观察组血清AFP水平为(78.9±17.4) 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152.6±31.5)ng/ml,P<0.05】;在随访两年末,观察组和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16.2个月和12.3个月,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8.5%和25.6%(P>0.05),观察组中位总生存期(OS)为20.3个月,对照组为16.0个月,观察组总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1.5%对38.5%,P<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皮疹、乏力、食欲下降、高血压和蛋白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8%、17.9%、10.3%、7.7%和7.7%,与对照组的10.3%、20.5%、7.7%、7.7%和5.1%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发生率为12.8%,而对照组无这种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治疗晚期PLC患者近远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控,值得深入探讨。
应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识别肝细胞癌发生和进展过程中关键通路和基因作用研究*
徐思洁, 秦浩, 张振华
2024, 27(4):  599-602.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4.027
摘要 ( 42 )   PDF (1692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发生进展过程中功能富集通路和关键基因表达。方法 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HBV感染不同阶段和正常对照肝脏转录组数据,构建基因网络并使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将基因分类为不同的模块,对相关模块中的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应用GEO数据集进一步验证重要基因水平。结果 共6145个组间差异基因参与构建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被分为9个模块,进一步描绘了从肝脏早期病变到肿瘤的进化轨迹,从正常组织到癌组织过程中的细胞增殖、DNA损伤修复和细胞衰老相关通路线性激活;随疾病进展,脂质代谢和凝血等肝脏功能相关通路逐渐受到抑制;在肿瘤发生前,慢性炎症期免疫相关通路被激活,后期逐渐趋向于抑制状态;共鉴定出3个重要衰老相关基因,即CCNA2、UBE2C和ANAPC1,并在外部数据集验证了这3个基因水平变化;进一步分析显示上述3个基因水平与肝癌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P<0.05)。结论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初步确定了肝癌发生和进展过程中潜在途径和重要参与基因,为诊断和治疗干预提供了潜在的靶标。
采用超声造影灌注及回声变化规律鉴别诊断肝血管瘤与肝细胞癌价值研究*
田春燕, 罗莉, 曹雪玲, 熊萍
2024, 27(4):  603-606.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4.028
摘要 ( 33 )   PDF (1432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鉴别诊断肝血管瘤(HCH)与肝细胞癌(HCC)的价值。方法 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诊治的75例肝内占位性病变患者,经肝穿刺活检或手术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所有患者均接受CEUS检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EUS参数鉴别HCH与HCC的效能。结果 病理学检查诊断HCH 35例和HCC 40例;HCC病灶边界清晰、高回声和回声均匀比率分别为17.5%、22.5%和12.5%,均显著低于HCH病灶(分别为65.7%、65.7%和74.3%,P<0.05),而II级血流信号占比为67.5%,显著高于HCH病灶的14.3%(P<0.05);增强扫描HCC病灶动脉期呈高增强占比为65.0%,显著低于HCH病灶的91.4%,而门静脉期和延迟期病灶呈低增强占比分别为70.0%和90.0%,显著高于HCH病灶的8.6%和42.8%(P<0.05);HCC病灶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和增强速率分别为(9.6±1.8)s、(25.8±4.1)s和(0.5±0.1),显著快于HCH病灶【分别为(13.2±2.5)s、(32.3±6.7)s和(0.9±0.2),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应用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和增强速率联合鉴别诊断HC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5,其灵敏度为82.8%,特异度为90.0%,显著优于指标单独鉴别(P<0.05)。结论 使用CEUS灌注和回声变化参数鉴别诊断HCH与HCC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超声造影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效能分析*
王正华, 王明达, 张晓谦
2024, 27(4):  607-610.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4.029
摘要 ( 48 )   PDF (1136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效能。方法 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97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接受肝穿刺活检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EUS检查,采用Tom Tec Sono Liver CAP 软件分析CEUS数据,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超声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效能。结果 经病理学检查,在97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中,诊断恶性病变41例(胆管细胞癌5例、转移性肝癌10例、肝细胞癌26例)和良性病变56例(局灶性结节性增生29例和炎性假瘤27例);恶性病变动脉期局部血流量为(63.9±12.1)mL/min,显著大于良性病变【(42.7±8.9)mL/min,P<0.05】,延迟期局部血流量为(17.6±2.4)mL/min,显著小于良性病变【(19.0±2.7)mL/min,P<0.05】;恶性病变始峰时间、达峰时间、上升时间和通过时间分别为(11.5±2.1)s、(34.1±6.9)s、(25.8±4.3)s和(110.5±20.7)s,显著短于良性病变【分别为(14.1±2.3)s、(45.9±6.2)s、(37.6±5.8)s和(149.3±24.1)s,P<0.05】,而灌注指数显著大于良性病变【(141.2±20.0)对(89.7±18.9),P<0.05】;二维超声诊断良恶性肝脏局灶性病变的灵敏度为82.9%,特异度为78.4%,准确度为78.4%,阳性预测值为70.8%,阴性预测值为85.7%,而CEUS诊断良恶性肝脏局灶性病变的灵敏度为80.5%,特异度为82.1%,准确度为81.4%,阳性预测值为76.7%,阴性预测值为85.2%。结论 CEUS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协助临床决策。
CT定量参数鉴别诊断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与肝细胞癌的价值研究*
隋虎, 毛佳, 陈露, 王超逸, 兰邦涛
2024, 27(4):  611-614.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4.030
摘要 ( 36 )   PDF (1746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CT定量参数鉴别诊断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与肝细胞癌(HCC)的价值。方法 2017年8月~2022年8月我院诊治的HCC患者51例和同期就诊的FNH患者41例,均接受病理学检查及CT平扫和灌注增强扫描,记录两组CT定量参数肝血容量(HBV)、肝血流量(HBF)、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总肝灌注量(TL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和平均通过时间(mTT)。应用ROC曲线评估CT参数诊断HCC的价值,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结果 HCC组HBV、HBF和PVP水平分别为(31.9±10.1)mL/100mL、(204.7±66.3)mL/(100mL·min)和(22.8±6.4)mL/(100mL·min),均显著高于FNH组【分别为(21.4±6.8)mL/100mL、(115.7±33.9)mL/(100mL·min)和(9.2±3.0)mL/(100mL·min),P<0.05】,而HAP、HPI和mTT水平分别为(42.8±12.7)mL/(100mL·min)、(64.1±10.7)%和(5.3±1.5)s,均显著低于FNH组【分别为(61.8±20.4)mL/(100mL·min)、(87.5±6.1)%和(8.2±2.4)s,P<0.05】;经ROC分析发现,应用CT参数HBV、HBF、HAP、PVP、HPI和mTT能够诊断HCC,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7、0.951、0.811、0.915、0.949和0.841(均P<0.05);经一致性分析,HBV、HBF、HAP、PVP、HPI和mTT联合诊断HCC的灵敏度为0.941,特异度为0.976,准确率为0.957,Kappa=0.912。结论 应用CT扫描参数可帮助鉴别诊断FNH与HCC,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
梁磊, 李迎冬, 高杨, 王莉莉
2024, 27(4):  615-618.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4.031
摘要 ( 219 )   PDF (1321KB)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超声、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 2020年3月~2023年3月我院诊治的FNH患者96例,均接受超声、CT和MRI检查,经穿刺活检或手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结果 在96例FNH患者中,19例(19.8%)有上腹部饱胀不适,8例(8.3%)有乙型肝炎,95例(99.0%)血清甲胎蛋白(AFP)阴性,1例(1.0%)轻度升高,14例(14.6%)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轻度升高;病理学检查诊断经典型86例(89.6%)和非经典型10例(10.4%);超声检查病灶边界清楚,大多表现为低回声区,57例病灶内见丰富的血流信号;CT扫描可见病灶呈稍低密度或等密度结节,密度均匀,与周围肝实质分界清楚。增强扫描动脉期见病灶呈均匀强化83例,动脉期无强化13例;在38例接受MRI检查的患者,病灶表现为T1WI呈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高信号,边界均清楚,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均明显强化,门静脉期病灶呈等或略高信号,延迟期强化减低。结论 大多数FNH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穿刺活检或直接手术可能是当下最可能的选择。
PTBD联合体外辅助胆汁入肠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疗效研究*
杨丽花, 丁凌, 张玉明
2024, 27(4):  619-622.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4.032
摘要 ( 38 )   PDF (925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BD)联合体外辅助胆汁入肠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9年9月~2022年9月我院诊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100例(其中胆管细胞癌42例、胰头癌35例、胆囊癌23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分别采用单纯的PTBD治疗或在PTBD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体外辅助胆汁入肠治疗。使用PUZS-600A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生化指标。结果 在治疗2周后,观察组体质指数、血钠、血钾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分别为(20.3±2.2)kg/m2、(144.8±14.6)mmol/L、(4.6±0.5)mmol/L和(35.2±4.2)g/L,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6.9±1.8)kg/m2、(138.2±10.7)mmol/L、(4.3±0.4)mmol/L和(30.1±4.9)g/L,P<0.05]; 观察组血清TBIL、AST、ALT和GGT水平分别为(142.5±34.5)μmol/L、(42.7±18.6)U/L、(45.9±12.9)U/L和(215.2±74.3)U/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72.3±36.8)μmol/L、(58.4±14.4)U/L、(62.35±17.8)U/L和(271.9±62.1)U/L,P<0.05];术后,观察组出现5例胆汁外渗、8例置管部位疼痛、1例腹泻、1例胆汁性腹膜炎,对照组出现6例胆汁外渗、11例置管部位疼痛、3例胆汁性腹膜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30.0%对40.0%,P>0.05)。结论 采用PTBD联合体外辅助胆汁入肠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有利于短期改善营养状况和肝功能指标,作为姑息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肝脏炎性假瘤增强CT扫描表现*
吴鹤林, 吴卉卉, 沈春林
2024, 27(4):  623-626.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4.033
摘要 ( 32 )   PDF (1746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肝脏炎性假瘤(IPL)病灶CT扫描的表现特征,尽可能帮助作出术前诊断。方法 2018年3月~2023年3月我院诊治的32例肝内占位性病变患者,均接受64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检查,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确诊为IPL。结果 在32例IPL患者中,经CT平扫发现肝内病灶位于肝右叶19例,肝左叶8例,尾状叶5例;直径为2.5~5.0 cm;单发低密度病灶20例,多发病灶12例;形态多样;在平扫时,IPL呈低密度或等密度病灶,边缘不清晰;增强扫描动脉期见病灶无明显强化;门脉期见13例病灶明显强化,7例病灶周边轻、中度环形强化,6例病灶中央呈核心样强化,边缘可见“钟乳石”样或结节样强化,6例病灶呈不均匀强化;延迟期见部分病灶仍呈不同程度的轻度强化;CT扫描还可见肝内病灶旁间接征象,如胆管局限性狭窄或扩张、肝实质萎缩、门静脉管壁不均匀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门静脉分支穿过或包绕病灶等。结论 使用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IPL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分析总结,以指导临床决策。
肝血管瘤
CT增强扫描评估肝血管瘤血供分型和肝动脉栓塞治疗疗效研究*
徐乾山, 徐彤, 金磊, 马多朵, 黄瑞, 曹禺彤
2024, 27(4):  627-630.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4.034
摘要 ( 37 )   PDF (1559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计算机断层(CT)增强扫描评估肝血管瘤(HH)血供分型和经导管肝动脉栓塞(HAE)治疗的疗效。方法 2017年12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HH患者127例,均接受CT平扫和增强扫描,测量动脉期强化比率并评估HH血供分型。所有患者均接受HAE治疗,随访3年。记录富血供与乏血供HH瘤体缩小率和动脉期强化比率缩小率。结果 在127例HH患者中,增强CT扫描诊断富血供54例和乏血供73例;在54例富血供HH病灶,均匀强化18例,不均匀强化25例,静脉期和延迟期为持续强化,11例在三期增强扫描过程中均无明显强化;富血供HH动脉期强化比率为(43.1±13.6)%,显著大于乏血供病灶【(16.5±3.7)%,P<0.05】,直径>10 cm的富血供病灶比例为9.3%,显著低于乏血供病灶的64.4%(P<0.05);在随访第2和第3年,富血供病灶瘤体缩小率分别为(32.6±7.1)%和(53.9±10.2)%,动脉期强化比率缩小率分别为(21.8±2.4)%和(27.5±3.1)%,均显著大于乏血供病灶【分别为(21.5±4.9)%和(34.7±6.9)%,和(14.2±2.5)%和(19.6±2.7)%,P<0.05】。结论 采用HAE治疗富血供HH效果显著优于乏血供病灶,术前采用CT增强扫描评估HH血供情况有助于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评估,值得继续研究。
胆道闭锁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诊断婴幼儿胆道闭锁应用研究*
何智, 屈泽东, 刘杰, 牛猛
2024, 27(4):  631-634.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4.035
摘要 ( 37 )   PDF (1273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使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婴幼儿胆道闭锁(BA)的价值。方法 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诊治的先天性BA患儿40例,术前接受磁共振成像(MRI)、MRCP和DWI 检查,分析不同检查方式的影像学表现,术中行胆道造影检查。结果 40例BA患儿经3D-MRCP检查,显示肝外胆管未显影7例(17.5%),胆管细小24例(60.0%),轻度扩张8例(20.0%),胆总管囊肿1例(2.5%)。见肝内胆管稀疏或不显影34例(85.0%),显影6例(15.0%)。显示胆囊细小呈条索状31例(77.5%),胆囊正常9例(22.5%);DWI 显示肝外胆管未显影15例(37.5%),胆管细小19例(47.5%),轻度扩张5例(12.5%),胆总管囊肿1例(2.5%)。见肝内胆管稀疏或不显影31例(77.5%),显影9例(22.5%)。显示胆囊细小29例(72.5%),正常11例(28.5%);T2加权成像显示肝内见三角形影31例(77.5%),DWI显示肝内呈高信号33例(82.5%),肝门区高信号为(0.8±0.2)cm;MRI检查显示肝脏右叶增大12例(30.0%);术中胆道造影显示胆总管、肝总管和肝内胆管不显影29例(72.5%),胆总管呈囊状扩张11例(28.5%);术中见肝门区纤维组织块36例(90.0%),平均直径为(1.2±0.5)cm,其中胆囊萎缩33例(82.5%),肝肿大22例(55.0%),合并肝硬化6例(15.0%);术中检查诊断Ⅰ型BA 1例(2.5%),Ⅲ型BA 39例(97.5%),未见Ⅱ型闭锁;MRI、MRCP联合DWI诊断BA正确率为90.5%,显著高于MRI联合3D-MRCP诊断的77.5%(P<0.05)。结论 MRCP联合DWI 检查诊断婴幼儿BA可全面、直观地显示胆道系统影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短篇论著
HepG2细胞Six4蛋白表达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石影, 李亚妮, 李红刚
2024, 27(4):  635-637.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4.036
摘要 ( 29 )   PDF (1305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体外观察敲除HepG2细胞Six同源盒蛋白4(Six4)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Six4慢病毒shRNA感染HepG2细胞,筛选基因敲除细胞和正常对照细胞,采用CCK-8和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结果 基因敲除细胞吸光度、EdU染色阳性率和侵袭细胞数分别为(1.19±0.22)、(31.63±7.43)%和(65.71±10.02)个,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细胞【分别为(2.18±0.30)、(76.51±8.84)%和(120.14±11.85)个,P<0.05】;基因敲除细胞E-cadherin表达显著强于,而N-cadherin、Vimentin和Six4蛋白表达显著弱于正常对照组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pG2细胞SIX4对细胞活力和上皮-间充质转化有重要影响,可能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需要进一步研究。
病例报道
伴有ABCA1基因突变的青年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硬化1例报道
周丽丽, 施漪雯, 范建高, 孙超
2024, 27(4):  638-640.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4.037
摘要 ( 39 )   PDF (1351KB) ( 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