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在线办公
下载中心更多...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更多...
二维码
网站二维码
邮局订阅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本期目录

2012年 第15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2-10-10
述评
专家论坛
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
李杰, 陈杰, 庄辉
2012, 15(5):  379-381.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2.05.002
摘要 ( 1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全球丙型肝炎流行率平均为3.0%,每年新发HCV感染300万~400万例,估计已有1.3~1.7亿慢性HCV感染者。2006年我国大陆地区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59岁人群抗-HCV流行率为0.43%,表明在全球范围内属HCV低流行区。由此推算,我国目前HCV感染者约为560万。我国最主要的HCV基因型为1b(66%),其次为2a(14%)。HCV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包括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暴露、与感染者性交及高危性行为等。过去献血员中HCV感染率较高,是造成HCV流行的主要原因。随着全球多数国家积极开展对献血员的筛查,目前该人群中HCV感染率迅速下降,与一般人群HCV感染率相近,而吸毒和高危性行为人群中HCV感染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是目前HCV流行的重要传染源。
丙型肝炎的诊断
曹红
2012, 15(5):  382-383.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2.05.003
摘要 ( 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全球有超过1.7亿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对高危人群的筛查有利于患者的早期诊断和疾病的预防。以临床表现结合抗HCV抗体和HCV RNA检测等作出HCV感染的临床诊断,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对急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病情判断和治疗疗效的评估有重要的价值。
丙型肝炎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混合或重叠感染其他病原体状况分析
周友乾, 尹凤鸣, 冯经华
2012, 15(5):  387-389.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2.05.005
摘要 ( 1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混合或重叠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梅毒螺旋体(TP)的状况,为HCV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抗TP和抗HIV;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抗HCV;采用蛋白印迹法确认HIV感染。结果 在169例HCV感染者中,重叠感染HBV 25例(14.8%)、HIV 4例(2.4%)、TP 9例 (5.3%),重叠感染HBV和TP 2例(1.2%),重叠感染HBV和HIV 2例(1.2%);静脉吸毒者重叠感染HIV(6.7%)和TP(11.1%)的比例均明显高于非静脉吸毒者(P<0.05);男性患者重叠感染HBV的比例(19.7%)明显高于女性患者(3.8%,P<0.01),女性患者重叠感染TP的比例(11.5%)明显高于男性患者(2.6%,P<0.05)。结论 随着感染方式的多元化,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重叠感染其他病原体的情况更加常见。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基因型分析
潘剑, 俞海英, 丁巧云, 王雷, 曹兴国
2012, 15(5):  390-391.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2.05.006
摘要 ( 1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基因型概况。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法检测HCV基因分型;采用PCR法测定HCV RNA定量。结果 在570例患者中,HCV RNA阳性552例(95%),其中1b型400例(72.4%),2a型63例(11.4%),3a型20例(3.6%),3b型20例(3.6%),1b+2a型12例(2.1%),1a型2例(0.4%),6型7例(1.26%),1b+3a型1例(0.18%),2a+1b型3例(0.5%),未定型24例(4.3%);不同HCV基因型感染者血清HCV RN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组患者HCV基因型以1b型为主,2a型次之,多种混合型的出现提示HCV基因型呈现多样化趋势。
普通干扰素1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非1b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临床观察
雷华, 禹蔚琴, 田波, 戴静毅, 王晴晴, 柏保利, 庄林
2012, 15(5):  392-393.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2.04.007
摘要 ( 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不同基因型HCV感染者对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疗效。方法 应用型特异性探针杂交法检测10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基因型。应用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病毒学应答情况。结果 在106例患者中,以HCV 3b(45.3%)、1b(20.8%)和3a(18.9%)型为主,6a(9.4%)和2a(5.7%)型次之;在22例1b型感染者,只有9例接受本治疗方案,82例非1b型感染者完成治疗。非1b型患者的RVR和EVR分别为50%和86.6%;在1b型HCV感染者,22.2%(2/9)获得SVR,而非1b型HCV感染者,76.8%(63/82)获得SVR。结论 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非1b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疗效较好。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年龄和感染方式对抗病毒治疗应答的影响
周友乾, 尹凤鸣, 冯经华
2012, 15(5):  394-396.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2.04.008
摘要 ( 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患者年龄和感染方式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11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血清HCV RNA定量;采用CE1区测序遗传树比对分析法检测HCV基因型。结果 在20例有静脉吸毒史的患者,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率(95.0%)明显高于54例医源性感染患者(75.9%,P<0.05)和39例既无静脉吸毒史又无明显医源性感染患者(69.2%,P<0.05);在年龄≤40岁的患者,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率(82.9%)明显高于年龄>40岁的患者(65.1%,P<0.05);有静脉吸毒史的患者主要感染HCV3型(45%)和6型(50%),而医源性感染组和其他组感染HCV1b型的比例分别为51.9%和43.6%;在无静脉吸毒史的患者中,年龄≤40岁组患者感染非HCV1型(2型、3型和6型)的比例达64.7%,而年龄>40岁组患者感染HCV1型的比例达64.3%。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年龄及感染方式可作为判断感染病毒基因型的参考指标,对抗病毒治疗的疗程确定和疗效预测有一定的意义。
乙型肝炎
HBeAg阳性与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分析
刘波, 董静, 张骏飞, 宋海燕, 陈从新
2012, 15(5):  397-399.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2.05.009
摘要 ( 1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临床和肝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肝穿刺活检术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 分析比较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CHB合并脂肪肝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病毒载量和肝组织病理学表现等的差异。结果 在120例CHB患者中,HBeAg阳性68例(56.7%),阴性52例(43.3%)。在HBeAg阳性组中检出合并脂肪肝者11例(16.2%),明显低于HBeAg 阴性组18例(34.6%,P<0.05);HBeAg阳性合并脂肪肝患者血清TG和GGT水平高于无脂肪肝的HBeAg阳性患者(P<0.05);在伴脂肪肝患者,HBeAg阳性者平均年龄(28.2±11.3岁)和纤维化评分(2.0±0.7)较HBeAg阴性者低(分别为36.2±14.6岁和2.6±0.8,P<0.05),而体重指数 (BMI,27.3±4.0)、 TG(3.7±0.4mmol/L)和HBV DNA定量水平(6.8±1.3 lgcopies/mL)高于阴性患者(分别为20.1±5.1,1.5±0.4 mmol/L,4.4±2.6 lgcopies/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比例较高,应尽早行肝穿刺活检,以便指导治疗。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肝组织树突状细胞特点研究*
李保森, 孙颖, 张连业, 张政, 张伟, 赵军, 滕光菊, 常彬霞, 王福生, 邹正升
2012, 15(5):  400-403.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2.05.0010
摘要 ( 1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 (Acute-on-chronic hepatitis B liver failure,ACHBLF)患者外周血和肝组织树突状细胞及其亚群的分布特征。方法 选择11例进行肝移植的ACHBLF、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5例健康人,取外周血和肝组织,使用流式细胞仪计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和肝内浸润淋巴细胞(LILs) 中浆样树突细胞(plasmacytoid DC,DCs)和髓样树突细胞(myeloid DC,mDCs)的频率,应用polyI:C 和CpG2216刺激培养PBMCs和LILs,采用ELISA法检测上清IFN-α、IL-12和IL-10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肝内pDC和mDC的分布。结果 ACHBLF患者肝内pDCs与外周血pDCs频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肝内mDC的频率与外周血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LF患者经刺激的PBMCs和LILs能够分泌IFN-α和IL-12,但LILs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较PBMCs明显降低,而分泌IL-10却较PBMCs明显升高;ACHBLF患者肝组织浸润了大量的pDCs和mDCs。结论 ACHBLF患者肝内浸润大量的DC亚群细胞,并优先分泌IL-10,在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局部的免疫调节作用。
复方牛胎肝提取物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郑男, 黄宝如, 王鹏, 陈乐无
2012, 15(5):  404-406.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2.05.0011
摘要 ( 1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联合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给予口服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及阿德福韦酯片和对照组21例,给予口服阿德福韦酯片,疗程均为48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48周后两次肝穿刺活检病理学变化和血清透明质酸(HA)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2例加重,10例无明显变化,9例减轻,对照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6例加重,12例无明显变化,3例减轻。治疗组肝脏炎症活动度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29);治疗组纤维化程度2例加重,10例无明显变化,9例减轻,对照组纤维化程度9例加重,9例无明显变化,3例减轻。治疗组纤维化程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6);治疗组治疗后HA下降明显(P<0.001),对照组未见降低,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联合阿德福韦酯片能显著地改善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
肝硬化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8周临床观察
杨晋辉, 郑盛, 尤丽英, 唐映梅, 刘海
2012, 15(5):  407-410.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2.05.0012
摘要 ( 1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8周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队列研究方法,将9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成三组,恩替卡韦(ETV)组32例,拉米夫定(LAM)组42例,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保肝对症治疗,疗程均为48周。观察治疗不同时间点患者的病毒学、生化学、凝血酶原时间(PT)、肝纤维化指标及Child-Pugh计分等变化情况。结果 ETV组患者HBV DNA水平显著下降,由治疗前的(6.6±1.0)log10拷贝/ml分别降低为治疗后12周、24周和48周的(3.1±1.2)、(2.8±1.1)和(2.8±1.0)log10拷贝/ml,HBV DNA转阴率优于LAM组和对照组,12周、24周、48周时依次为(59.4%、31.0%、0.0%;84.4%、66.7%、0.0%;87.5%、69.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4和48周ETV组患者血清HBeAg阴转率及HBeAg/抗-HBe血清学转换率(47.6%,23.8%;52.4%,38.1%)与对照组(0.0%、0.0%;0.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AST、TBil明显下降,肝纤维化指标改善,Child-Pugh计分下降,在24和48周,ETV组和LAM组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TV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能有效、快速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Child-Pugh计分等。
77例门脉高压性胃病临床分析
李鑫, 何长伦
2012, 15(5):  411-413.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2.05.0013
摘要 ( 1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77例PHG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hild-Pugh分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V)、门静脉和脾静脉直径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PHG的影响。结果 在77例PHG患者中,病变主要位于胃底者56 例(72.7%);按照Tanoue分类法I级25例,Ⅱ级35例,III级17例;PHG严重程度与Child-Pugh分级程度呈正相关(r=18.129,P<0.05);PHG严重程度与EV程度有统计学相关(r=22.121,P<0.05);PHG严重程度与门静脉和脾静脉直径均成正相关(r=13.101,P<0.05;r=10.290,P<0.05);PHG严重程度与HP感染与否无显著相关性(r=0.668,P>0.05)。结论 PHG发生于患者肝功能、EV程度、门静脉和脾静脉直径有一定的相关性。
肝癌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BV标志物和HBV DNA测定的临床意义
邓庆梅, 高勇, 何皖伟, 许庆, 刘毅
2012, 15(5):  414-416.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2.05.0014
摘要 ( 1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BV标志物模式及HBV DNA 水平。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51 例PHC、132例慢性乙型肝炎和14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 HBV DNA 水平。结果 在1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HBV感染率达97.4%(147/151),HBV DNA 阳性率为74.8%(113/151),平均水平为5.6±1.1 lgcopies/ml;HBsAg(+)、HBeAb(+)、HBcAb(+)90 例(59.6%),其血清HBV DNA检出率为76.7%,平均水平为5.1±0.9lgcopies/ml;HBsAg(+)、HBeAg(+)、HBcAb(+)38例(25.2%),血清HBV DNA检出率100.0%,平均水平为6.4±0.9 lgcopies/ml。结论 PHC患者HBV感染率高,HBV与PHC发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随着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肝硬化病情的进展,血清HBeAg 自发性发生血清学转换和HBV DNA载量下降,要警防原发性肝癌的发生。
超声引导下新型内冷微波天线消融治疗肝癌临床研究
何年安, 王文平, 季正标, 黄备建, 李超伦
2012, 15(5):  417-420.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2.05.0015
摘要 ( 1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新型内冷天线与非内冷天线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应用新型内冷天线对43例肝细胞癌患者进行微波消融治疗,将术中与术后的并发症、1月后消融灶的残癌率、1年内消融灶的原位复发率及1年后肝内肝细胞癌总的复发率等指标与以往应用非内冷微波天线消融治疗的17例肝细胞癌患者的相应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非内冷天线比较,新型内冷天线治疗患者疼痛发生率从90.9%下降到38.5%,无拔针困难和皮肤烫伤并发症,术后出血并发症也明显减少,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影像学检查表明,新型内冷天线的微波消融灶较非内冷天线者球体性好,R值更接近1(P<0.01);新型内冷天线治疗后1月的残癌率(1.9%)及1年内消融部位的原位复发率(5.8%)显著较非内冷天线者(分别为13.6%和22.7%)减低(P<0.05),而两组术后一年期肝内肝细胞癌总的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 与非内冷天线治疗比,新型内冷天线能有效降低肝癌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和原位复发率,更适合肝癌的微波消融治疗。
应用MRI弥散成像表观弥散系数监测肝转移瘤化疗疗效研究*
许永华, 徐敬慈, 杨利霞, 潘晓东, 彭薇
2012, 15(5):  421-423.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2.05.0016
摘要 ( 1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估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ADC) 预测和早期监测肝转移瘤化疗疗效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43例原发肿瘤为胃肠道、乳腺或其他部位的肝转移瘤患者,在化疗前和化疗后2~3周常规检查弥散加权成像并获得相应的ADC值。采用RECIST作为评价肝转移肿瘤化疗疗效的标准。结果 在43例肝转移瘤68个病灶中,30个病灶对化疗有效,38个病灶对化疗无效,其治疗前平均ADC值分别为1.22±0.39×10-3 mm2/s 和 1.54±0.55×10-3 mm2/s(P=0.008);在治疗后2周,化疗有效组ADC值升至1.43×10-3 mm2/s(P=0.005),而化疗无效则降至1.23×10-3 mm2/s(P=0.13);以ADC值=1.50×10-3 mm2/s为治疗有效或无效的临界点,其判断疗效的阳性预测值为94%,阴性预测值为92%,准确率为93%。结论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ADC可作为预测肝转移瘤化疗疗效的影像学指标。
复方甘草酸苷防治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疗后肝损伤的临床观察
谭新劲, 任丽, 白光洪
2012, 15(5):  424-426.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2.05.0017
摘要 ( 1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在防治原发性肝癌(PLC)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后肝损伤的作用。方法 113例PLC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均采用3DCRT治疗,分割剂量为2.6~3.2Gy/次,总剂量为48~60Gy;治疗组同时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100 ml/日,静脉滴注,疗程4周,再改为片剂口服,共2~3个月。结果 两组患者放疗后ALT和AST较放疗前均有所升高,但治疗组ALT (51.6±12.6 U/L)和 AST (48.3±14.4 U/L)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5.2±19.9 U/L和73.8±17.8 U/L,P<0.01);治疗组发生放射性肝病(RILD)4例(6.5%),而对照组发生10例(19.6%),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能预防和改善PLC患者在3DCRT治疗后的肝损伤,降低RILD的发生率。
基础研究
MHV-3诱导的暴发性肝炎小鼠肝脏表达IL-9免疫细胞的变化*
朱琳, 陈韬, 宁琴
2012, 15(5):  427-429.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2.05.0018
摘要 ( 1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MHV-3病毒感染所致的暴发性肝炎小鼠肝脏T淋巴细胞亚群胞内细胞因子IL-9表达的变化,以探讨IL-9在该疾病模型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MHV-3病毒诱导Balb/cJ小鼠暴发性肝炎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分泌IL-9的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结果 随着MHV-3感染时间的延长,肝脏分泌IL-9的CD4+T细胞比例由感染前的1.87±1.36%于48小时升高到4.77±0.42%,差异显著(P<0.05);而分泌IL-9的CD4-CD8-(DN)T细胞比例则于感染后72小时达峰值7.83±3.30%,显著高于感染前(3.57±1.82,P<0.05)和24小时时(3.60±0.85,P<0.05)。结论 随着感染时间延长,肝脏分泌IL-9的CD4+T和CD4-CD8-(DN)T淋巴细胞显著升高,说明IL-9可能参与了MHV-3诱导的暴发性肝炎小鼠免疫诱导的肝脏损伤发病过程。
抑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和活化的影响*
彭梅娟, 郝春秋, 张野, 谢玉梅, 张岩, 白雪帆
2012, 15(5):  430-433.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2.05.0019
摘要 ( 1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抑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对肝星状细胞系HSC-T6细胞周期、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构建含有靶向CGTF 小干扰RNA的重组慢病毒载体并感染HSC-T6细胞,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应用PI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结果 抑制CTGF基因表达可抑制HSC-T6细胞增殖,同时显著增加HSC-T6细胞凋亡,凋亡细胞的百分比为17.58±5.81%,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5.12±1.21%)和阴性对照组(1.37±0.31%);抑制CTGF基因表达可显著升高S期细胞百分比(53.24±4.47%),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为44.80±4.701%和42.10±1.40%,而处于G2~M期细胞百分比(0.04±0.07%)则较空白对照组(9.03±0.45%)和阴性对照组(12.19±5.62%)显著降低,但抑制CTGF对G0~G1期细胞百分比无影响。结论 抑制CTGF可促进HSC-T6细胞凋亡,抑制其活化和增殖。抑制CTGF基因表达有可能作为抗肝纤维化的新靶点。
短篇论著
各种肝病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分析
岑枝梅, 刘金涛, 冯铁柱
2012, 15(5):  434-434.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2.05.0020
摘要 ( 1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各种急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变化的特点。方法 常规检测 86 例急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微量元素。结果 本组患者锌降低67例(77.9%),钙降低10例(11.6%),铜降低8例(9.3%),铁升高29例(33.7%),镁升高29例(33.7%),镁降低10例(11.6%),铅均正常。结论 各种急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变化较明显,以肝硬化患者锌元素降低为突出。
年轻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病理学分析*
陈念, 柯柳, 温小凤, 蒋忠胜, 苏明华, 韦静彬, 覃川, 张鹏
2012, 15(5):  435-437.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2.05.0021
摘要 ( 1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年龄小于40岁的慢性HBV携带者肝脏病理学变化的特点。方法 107例慢性HBV携带者接受肝穿刺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肝功能、HBV DNA检测。结果 在107例患者,发现G2~4S2~467例(62.6%);在年龄<20岁者中,G2~4者与G0~1比例相当,但在20~39岁组达到G2~4者是G0~1的2倍,说明随着年龄增长肝内炎症程度逐渐加重(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年龄<20岁组与20~39岁组比,S<2与S≥2的比例相当(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年轻的慢性HBV携带者并不一定处于免疫耐受期,尤其是年龄在20~39岁和HBV DNA阳性者,需进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从而指导抗病毒治疗。
阿德福韦酯联合虎驹乙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徐密琴, 钮志林, 高胜利
2012, 15(5):  438-439.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2.05.0022
摘要 ( 1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虎驹乙肝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口服虎驹乙肝胶囊和阿德福韦酯;对照组32例单用阿德福韦酯。结果 在治疗24周,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生化学应答、HBV DNA阴转、HBeAg转阴和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分别为78.1%对56.3%,71.9%对56.3%,25.0%对10.45和18.8%对9.4%,在96周时则分别为96.6%对68.8%,93.8%对68.9%,46.8%对21.9%和28.1%对12.5%(P<0.05);在治疗结束时,治疗组肝组织活检者HAI计分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3.6±2.8对4.8±3.6,t=3.14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虎驹乙肝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可促进患者肝功能改善,增强抗HBV作用,改善肝组织学损害。
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
张恒兵
2012, 15(5):  440-441.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2.05.0023
摘要 ( 1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86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组同时予以阿德福韦酯和苦参素胶囊治疗26周,观察两组治疗26周和52周时患者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及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结果 在治疗52周结束时,两组患者ALT复常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高于对照组(26.2%对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阿德福韦酯和苦参素胶囊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较之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可以明显提高HBeAg血清转换率。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
丁振苗, 吴茂盛, 叶泽兵, 李文莉
2012, 15(5):  442-443.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2.05.0024
摘要 ( 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6例,其中39例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47例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结果 在治疗24周时,联合治疗组谷丙转氨酶复常率和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66%和68%,显著高于单药治疗组的41%和10%(P <0.05或P<0.01);在治疗48周时,联合治疗组HBV DNA转阴率为85%,显著高于单药治疗组的51%(P<0.01)。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能明显增加HBV DNA转阴率及谷丙转氨酶复常率。
多烯磷脂酰胆碱与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衰竭临床疗效比较
杨美蓉, 张英, 尹翠兰, 李超, 陈凯红
2012, 15(5):  444-444.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2.05.0025
摘要 ( 3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与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47例肝衰竭患者接受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50例接受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另47例仅接受基础治疗。观察治疗4周时患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活动度的变化。结果 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还原型谷胱甘肽组和基础治疗组;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基础治疗组。结论 无论是多烯磷脂酰胆碱还是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衰竭都是有效的,近期疗效均好于基础治疗组。
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分析
臧志栋, 田玉岭, 傅熙玲
2012, 15(5):  445-446.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2.05.0026
摘要 ( 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7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65例给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观察48周。结果 在48周末,治疗组患者HA为110.3±29.5 ng/ml,对照组为105.3±25.9 ng/ml(P>0.05);治疗组LN 为85.1±19.4ng/ml、PC-Ⅲ为108.4±59.8μg/ml、PC-Ⅳ为98.4±19.6 ng/ml、ALT为53.7±21.3 U/L和AST为42.6±22.3 U/L,而对照组则分别为121.1±19.4ng/ml、158.4±59.8μg/ml、148.4±19.6 ng/ml、87.7±19.8 U/L和69.1±14.5 U/L,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HBV DNA转阴68例(91.9%),对照组转阴2例(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可以较好地控制肝脏炎症反应,抑制肝纤维化的进展,促进早期肝硬化的好转。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4的变化*
阎双缓, 陈翠英, 王素平, 唐亚芳, 宋海燕, 耿建章, 王晓静, 高朋彬
2012, 15(5):  447-448.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2.05.0027
摘要 ( 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健康人、4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和30例慢性HBV携带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水平。结果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TLR4及 IL-6水平分别为13.5±4.6 MFI和80.5±36.5ng/L,均高于正常人(P<0.01);慢性HBV携带者TLR4水平为3.8±1.8MFI,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P>0.05),IL-6水平为45.6±36.8ng/L,明显升高(P<0.01);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TLR4表达与IL-6水平呈正相关(γ=0.768,P<0.01),而HBV携带者TLR4 表达与IL-6水平无显著性相关(γ=-0.775,P>0.05);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TLR4表达及IL-6水平随着Child分级升高而依次升高。结论 TLR4可能与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发病及进展相关。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症临床观察*
钱小星, 杨春建, 刘咸罗, 吴茂松, 陈克辉, 胡钢
2012, 15(5):  449-450.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2.05.0028
摘要 ( 1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合并脾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1例门脉高压合并脾功能亢进症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观察术前和术后血象变化情况。结果 21例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患者术前、术后7d、15d和3个月,白细胞计数分别为3.46±1.55×109/L、8.02±4.09×109/L、5.64±2.16×109/L和6.95±2.62×109/L,血小板计数分别为42.3±21.91×109/L、102.33±34.97×109/L、137.37±17.27×109/L和179.8±45.73×109/L,术后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与术前比较有明显升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红细胞计数术后与术前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门脉高压症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血细胞计数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疗效满意。
全身热疗联合奥沙利铂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观察
蔡树华, 张东成, 李化龙
2012, 15(5):  451-452.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2.05.0029
摘要 ( 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全身热疗联合GEMOX方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53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采用全身热疗联合GEMOX方案进行治疗,和对照组23例,单纯采用GEMOX方案治疗,分别以实体瘤客观指标评价标准和化疗药物毒副反应判定标准观察和评价其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结果 观察组在2个疗程热化疗后,获得CR2例(6.7%),PR12例(36.7%),SD13例(43.3%),SD3例(10%),对照组患者获得PR7例(30.4%),SD7例(30.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常见的毒副反应中,Ⅲ/Ⅳ级中性粒细胞下降分别为16.7%(5/30)和26.1%(6/23),Ⅲ/Ⅳ级血小板下降分别为13.3%(4/30)和21.7%(5/23),Ⅲ/Ⅳ级恶心、呕吐分别为6.7%(2/30)和8.7%(2/23)。结论 全身热疗联合GEMOX方案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可能稍优于GEMOX方案单纯化疗,但其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肝衰竭5例报告
乔飞, 黄飞, 谢芳, 董源, 马丽佳, 汪茂荣
2012, 15(5):  453-454.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2.05.0030
摘要 ( 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到目前为止,应用激素治疗乙型肝炎肝衰竭仍有争议。我们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5例肝衰竭患者,取得一定的疗效,提示在有效控制感染和支持疗法的基础上应用激素治疗可以挽救部分肝衰竭患者的生命。我们对合理应用激素的时机、用法、安全性和减少副作用方面进行了分析。
酒精性肝硬化并发唾液链球菌性腹膜炎
李晨, 段学章, 胡瑾华, 柳芳芳, 童晶晶, 刘晓燕
2012, 15(5):  455-456.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2.05.0031
摘要 ( 1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较低,而能给出阳性培养结果的致病菌多为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和厌氧菌等相对少见。我们报告了较为少见的唾液链球菌引起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1例,并对提高其检出率和临床诊断率进行了分析。
病案报告
老年HCV感染典型病例介绍及抗病毒治疗策略调整*
程勇前, 卿松, 丁宁, 王建军, 靳雪源, 潘静, 赵平
2012, 15(5):  459-460.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2.05.0033
摘要 ( 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
老年HC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
王建军 综述, 赵平 审校
2012, 15(5):  463-465.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2.05.0036
摘要 ( 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为目前公认的抗病毒治疗丙型肝炎的首选治疗方案,但在老年慢性丙型肝炎病人,由于在治疗过程中副反应多,故中断治疗或需要减少剂量的比例高,影响了抗病毒治疗的疗效。目前研究认为:老年HCV感染者进行抗病毒治疗非常必要,通过对治疗过程中干扰素和利巴韦林副作用的监测,可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从而获得更高的持久病毒学应答率。
B细胞:HCV感染与复制的载体
林沪 综述, 王福生 审校
2012, 15(5):  466-468.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2.05.0037
摘要 ( 1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B细胞作为HCV的复制载体,可能导致临床上HCV持续感染、感染的复发和HCV感染各种肝外表现的根源等。本文介绍了有关HCV感染B细胞并在其中复制、HCV逃避免疫反应机制以及HCV的淋巴细胞泛嗜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HBV逆转录酶区181位点变异研究进展
李平 综述, 汪茂荣 审校
2012, 15(5):  469-471.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2.05.0038
摘要 ( 1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核苷类药物的广泛使用,HBV耐药问题日益突出,位于HBV逆转录酶区rt181位点是一个特殊的变异位点,其变异后不仅对大部分核苷类药物耐药,而且对病毒的复制、蛋白分泌等都有影响,甚至还与肿瘤的发生有关。本文重点介绍了HBV rt181变异的发生机制、变异的表现、生物学特点和变异对策等,以加深对其认识。
血清学模型与Fibroscan联合诊断肝纤维化研究进展
李欣 综述, 马红 审校
2012, 15(5):  472-474.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2.05.0039
摘要 ( 1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于肝活检诊断肝纤维化的局限性,临床上需要建立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模型。已知的血清学模型有Fibrotest、APRI指数、Hepascore、FIB-4和ELF等。联合检测各种血清学模型和Fibroscan检查可提高肝纤维化的诊断准确率,减少肝活检,并有助于判断肝纤维化患者的预后。
Wnt和Notch信号通路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吴文睿 综述, 刘超 审校
2012, 15(5):  475-477.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2.05.0040
摘要 ( 1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信号通路在肝脏中各自的调节机制及相互作用,深入探讨肝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可以为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介绍了Wnt与Notch信号通路在肝脏功能发挥及其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与策略*
徐国胜 综述, 陈飞虎 审校
2012, 15(5):  478-480.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12.05.0041
摘要 ( 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介绍了国际生物医药产业的优势,评述了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的现状,对阻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作了较全面的总结和归纳,并提出了发展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