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下载中心更多...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更多...
二维码
网站二维码
邮局订阅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广告合作更多...
编委会更多...
当期目录最新录用点击排行下载排行
2025年 第28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5-09-10
上一期   
慢加急性肝衰竭诊治指南(2025 年版)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终末期肝病营养与再生学组
2025, 28(5):  641-647.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5.05.001
摘要 ( 22 )   PDF (1028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慢加急性肝衰竭是慢性肝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具有潜在可逆性,需要精细化的临床 分型以实现精准诊治和分类管理。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及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终末期肝病营养与再生学组组织国内有关专家联合编写了我国首部慢加急性肝衰竭诊治指南,旨在为临床实践中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诊断、治疗和个体 化管理提供指导意见。
2024年京都亚太肝衰竭共识解读
陈从新, 王莉苹
2025, 28(5):  648-650.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5.05.002
摘要 ( 17 )   PDF (843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NAT10促进肝大部切除术小鼠肝再生实验研究*
王庆菁, 范建高, 沈峰, 张骞仁, 任天羿, 汪余勤
2025, 28(5):  651-654.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5.05.003
摘要 ( 19 )   PDF (1177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肝脏是唯一具有显著自我再生能力的内脏器官,对于大多数肝脏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阐明N-乙酰转移酶10(NAT10)在实验动物肝再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取C57BL/6J野生型(WT)小鼠20只和采用Cre-LoxP系统构建肝细胞特异性NAT10敲除(CKO)小鼠模型20只,均实施2/3肝部分切除术(PH)。在手术后24 h、48 h和72 h,取肝组织,计算肝指数,采用qPCR法检测NAT10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RNA水平,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蛋白表达。结果 在PH后24 h,WT小鼠肝脏NAT10 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为(1.4±0.1)和(3.6±0.2),显著高于0 h组【分别为(1.0±0.1)和(0.9±0.3),P<0.05】,但显著低于48 h组【分别为(1.9±0.1)和(10.0±1.6),P<0.05】或72 h组【分别为(0.9±0.1)和(1.0±0.4),P<0.05】;CKO基因敲除模型构建成功;CKO组肝组织NAT10 mRNA水平为(0.2±0.1),显著低于Flox组【(1.0±0.1),P<0.05】,NAT10蛋白水平为(0.1±0.0),也显著低于Flox组【(1.0±0.1),P<0.05】;在PH 0 h时,Flox组和CKO组小鼠肝指数分别为(5.0±0.5)%和(5.5±0.3)%,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PH 24 h、48 h和72 h,CKO组肝指数分别为(2.7±0.1)%、(2.7±0.0)%和(3.1±0.0)%,均显著低于Flox组【分别为(3.6±0.1)、(3.9±0.1)和(4.6±0.1),P<0.05】;CKO组PCNA mRNA水平分别为(0.6±0.0)、(0.3±0.0)和(0.5±0.0),均显著低于Flox组【分别为(1.1±0.1)、(1.0±0.1)和(1.0±0.2),P<0.05】;CKO组PCNA 蛋白水平分别为(0.3±0.1)、(0.7±0.0)和(0.7±0.0),均显著低于Flox组【分别为(1.0±0.1)、(1.0±0.1)和(1.0±0.1),P<0.05】。结论 NAT10可以促进PH后肝脏再生,表明NAT10可能成为肝脏切除或移植患者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与干扰素α-2b联合替诺福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比较研究*
丛东威, 刘丽娜, 高文娟, 黄超群
2025, 28(5):  655-658.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5.05.004
摘要 ( 23 )   PDF (887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比较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ETV)与干扰素α-2b联合替诺福韦治疗血清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方法 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血清HBeAg阳性的CHB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分别给予干扰素α-2b联合ETV或干扰素α-2b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TDF)治疗48 w。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HBV标志物,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生化指标,包括血肌酐(sCr)和β2微球蛋白(β2-MG),计算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使用肝脏瞬时弹性成像仪行肝脏硬度检测(LSM)。结果 在治疗48 w末,干扰素α-2b联合TDF治疗组血清HBV DNA阴转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和ALT复常率分别为100.0%、40.5%和100.0%,与干扰素α-2b联合ETV治疗组的100.0%、40.5%和100.0%比,无显著性相差(P>0.05);血清ALT、AST和LSM分别为(31.4±4.9)IU/L、(28.4±4.5)IU/L和(6.9±0.8)kPa,与干扰素α-2b联合ETV治疗组【分别为(33.2±4.5)IU/L、(32.1±4.3)IU/L和(6.5±0.9)kPa】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Cr、血清β2-MG和eGF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干扰素α-2b联合ETV或TDF治疗血清HBeAg阳性的CHB患者的近期疗效均较好,但后续是否可以停止抗病毒治疗,仍需要观察。
ApoB基因多态性对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的影响*
陈文哲, 王清园, 陈天, 许宇文
2025, 28(5):  659-662.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5.05.005
摘要 ( 22 )   PDF (892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B(ApoB)基因多态性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的血清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应答的影响。方法 2019年5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血清HBeAg阳性CHB患者65例,均接受peg-IFN-α治疗48周。采用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sAg和HBeAg水平,采用Asian Screening Array芯片技术检测Apo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治疗应答的因素。结果 在治疗48 w结束时,本组65例CHB患者获得完全应答(CR)25例(38.5%),部分应答(PR)40例(61.5%);CR组基线血清HBsAg和HBV DNA载量分别为(2.2±0.5)lg IU/mL和(6.1±1.5)lg IU/mL,均显著低于PR组【分别为(6.2±1.7)IU/mL和(7.1±1.3)lg IU/mL,P<0.05】,而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134.6±17.6)U/L和(112.6±16.3)U/L,均显著高于PR组【分别为(62.6±14.8)U/L和(60.6±10.2)U/L,P<0.05】;在ApoB基因rs10199768基因,CR组AC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型占比分别为80.0%和60.0%,均显著高于PR组的37.5%和25.0%(P<0.05);在rs1367117基因,CR组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8.0%和20.0%,均显著低于PR组的67.5%和6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s10199768和rs1367117基因多态性是接受peg-IFN-α治疗的HBeAg阳性CHB患者应答的独立影响因素(OR=5.078,OR=4.933,均P<0.05)。结论 影响peg-IFN-α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应答的因素可能很多,开展ApoB基因多态性监测无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联合APRI和FIB-4诊断血清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价值研究*
汤洁, 姜正伟, 周冰清, 蒋蓓莉, 张睿
2025, 28(5):  663-666.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5.05.006
摘要 ( 20 )   PDF (886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小板(PLT)比值指数(APRI)和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4)诊断血清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 2019年9月~2023年9月我院诊治的血清HBeAg阳性CHB患者98例,均接受血液、血清、超声SWE和肝活检检查,计算APRI和FIB-4,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指标联合诊断肝纤维化的效能。结果 在98例血清HBeAg阳性CHB患者中,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肝纤维分期≤S1期20例,S2期38例,S3期26例和S4期14例;≤S1期患者血清AST和ALT水平分别为(39.8±6.0)U/L和(42.8±8.2)U/L,而S2期、S3期和S4期患者血清AST和ALT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S3期患者APRI、FIB-4和杨氏模量值分别为(0.6±0.3)、(1.7±0.5)和(10.1±0.7)kPa,S2期患者分别为(0.4±0.2)、(1.2±0.4)和(7.1±0.5)kPa,均显著大于≤S1期【分别为(0.3±0.2)、(0.8±0.3)和(6.3±0.7)kPa,P<0.05】;ROC分析发现,杨氏模量值联合APRI和FIB-4诊断CHB患者显著性肝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灵敏度(Se)和特异度(Sp)分别为91%和67%,其Se显著高于单个指标诊断(P<0.05),诊断进展性肝纤维化的AUC为0.92,Se和Sp分别为93%和74%,其Se也显著高于单个指标诊断(P<0.05)。结论 采用SWE联合APRI和FIB-4可帮助临床初步筛查CHB患者肝纤维分期,对进一步处置决策提供指导方向。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