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在线办公
下载中心更多...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更多...
二维码
网站二维码
邮局订阅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本期目录

2022年 第25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2-11-10
述评
肝病合并肾损伤临床诊治新进展
韩涛, 刘艳迪, 胡家轩
2022, 25(6):  761-763.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6.001
摘要 ( 311 )   PDF (798KB) ( 3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专家论坛
肝硬化并发急性肾损伤临床管理现状与挑战
蒋莹莹, 丁惠国
2022, 25(6):  764-767.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6.002
摘要 ( 169 )   PDF (817KB) ( 3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肝硬化并发急性肾损伤诊治进展
韩芳, 李佳峥, 南月敏
2022, 25(6):  768-771.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6.003
摘要 ( 201 )   PDF (1363KB) ( 3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实验性肝炎
L02细胞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和SOCS-1基因水平研究*
贺潇瑾, 李丹, 周青, 欧阳静, 田玉球, 谭英征
2022, 25(6):  772-775.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6.004
摘要 ( 180 )   PDF (1029KB) ( 2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影响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1(SOCS-1)基因水平的可能机制。方法 收集22例乙型肝炎相关肝细胞癌(HCC)手术后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组织HBx、DNMT3A、DNMT3B和SOCS-1 mRNA水平。通过脂质体法构建表达HBx的L02细胞和空质粒L02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对L0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HBx、DNA甲基转移酶(DNMT)3A、DNMT3B和SOCS-1 mRNA水平及其蛋白表达。结果 肝癌组织HBx和DNMT3A mRNA水平分别为(65.2±3.5)和(77.2 ± 3.8),显著高于癌旁肝组织【分别为(22.5±4.0)和(42.1± 2.9),P<0. 05】,而SOCS-1 mRNA水平为(33.1±3.0),显著低于癌旁肝组织【(75.6 ±2.6),P<0. 05】;与对照细胞比,表达HBx的L02细胞活力随5-Aza-c作用浓度增高而下降(P<0. 05);过表达HBx的L02细胞DNMT3A mRNA水平及其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空载质粒组(P<0.05),而SOCS-1 mRNA水平及其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空载质粒组(P<0. 05);在5-Aza-c干预表达HBx的L02细胞,DNMT3A mRNA水平及其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而SOCS-1 mRNA水平及其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P<0. 05)。结论 HBx通过上调DNMT3A表达使SOCS-1基因表达下调,表明HBx可能通过调控DNMT3A影响抑癌基因SOCS-1表达从而促进肝癌的发生。
病毒性肝炎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NAFLD患者临床疗效研究*
李向阳, 丁光伟, 靳铭
2022, 25(6):  776-779.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6.005
摘要 ( 269 )   PDF (829KB) ( 3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应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3月~2020年10月我院诊治的118例CHB患者,其中合并NAFLD患者42例,均接受恩替卡韦治疗12个月。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计算CD4+/CD8+细胞比值,使用FibroScan 502型肝脏弹性检测仪检测肝脏受控衰减参数(CAP)。结果 在治疗12个月末,CHB合并NAFLD组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γ-谷氨酰转肽酶及CAP水平分别为(72.3±8.9)U/L、(63.3±9.2)U/L、(76.2±9.8)U/L和(301.1±10.7)dB/m,均显著高于CHB组【分别为(43.2±7.6)U/L、(45.1±8.3)U/L、(48.8±7.7)U/L和(262.7±7.6)dB/m,P<0.05];合并NAFLD组血清总甘油三脂、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分别为(3.5±0.7)mmol/L、(6.1±1.0)mmol/L和(2.7±0.3)mmol/L,均显著高于CHB组【分别为(1.8±0.5)mmol/L、(4.7±0.9)mmol/L和(1.9±0.4)mmol/L,P<0.05],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为(1.2±0.4) mmol/L,显著低于CHB组】(1.6±0.3)mmol/L,P<0.05];CHB合并NAFLD组血清ALT复常率为66.7%,显著低于CHB组的82.9%(P<0.05),而两组血清HBeAg和HBsAg阴转率及HBV DNA阴转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HB合并NAFLD组外周血CD4+细胞百分比和CD4+/CD8+细胞比值分别为(32.6±4.9)%和(1.1±0.2),均显著低于CHB组】分别为(36.4±5.2)%和(1.4±0.3),P<0.05],而CD8+细胞百分比为(29.1±3.6)%,显著高于CHB组【(26.9±3.1)%,P<0.05】。结论 应用恩替卡韦治疗CHB合并NAFLD患者能收到同样的抗病毒效果,但会降低血清ALT复常率,其血脂和肝内脂肪变的问题也另需处理方法。
血清BAFF预测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临床治愈的效能分析*
吴凤萍, 崔丹丹, 王怡恺, 李梅, 刘晨瑞, 南希, 贾晓黎, 党双锁
2022, 25(6):  780-783.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6.006
摘要 ( 169 )   PDF (867KB) ( 1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清B细胞活化因子(BAFF)预测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治疗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IHCs)临床治愈的效能。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8月我院诊治的IHCs 54例,给予Peg-IFN-α治疗48 w,再随访24 w。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BAFF,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临床治愈的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其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清BAFF预测临床治愈的效能。结果 在72 w末,24例(44.4%)患者获得临床治愈,30例未获得临床治愈;治愈组与未治愈组基线血清BAFF水平分别为(670.9±105.9)pg/mL和(612.7±183.8)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2 w和24 w时,治愈组血清BAFF水平分别为(805.8±197.6)pg/mL和(895.3±227.4)pg/mL,显著高于未治愈组【分别为(675.3±190.8)pg/mL和(724.4±218.0)pg/mL,P 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HBsAg定量、HBV DNA<20 IU/mL、治疗12 w和24 w时血清BAFF水平是影响临床治愈的独立因素;ROC分析显示,以Peg-IFN-α治疗12 w时血清BAFF水平大于704.3 pg/mL为截断点,其预测治疗应答的AUC=0.722, 敏感度为79.2%,特异度为66.7%,以24 w时血清BAFF水平大于741.9 pg/mL为截断点,其预测治疗应答的AUC=0.725,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70.0%。结论 应用Peg-IFN-α治疗IHCs可获得约40%的应答率,在治疗过程中监测血清BAFF水平逐渐升高的患者可能获得满意的治疗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α-干扰素-λ4基因多态性对α-干扰素治疗应答的影响*
齐孝安, 卢金喜, 袁林
2022, 25(6):  784-787.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6.007
摘要 ( 145 )   PDF (826KB) ( 1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α-干扰素-λ4(IFNL4)基因多态性对α-干扰素治疗应答的影响。方法 2018年9月~2021年2月我院诊治的CHB患者92例,给予所有患者α-干扰素α-2b治疗1年。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血CGRP基因rs155209位点及IFNL4基因rs368234815和rs12979860位点多态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多态性与α-干扰素治疗应答的关系。结果 在治疗1年末,本组应答67例(72.8%),未获得完全应答25例(27.2%);非应答组CGRP-rs155209位点C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C比率分别为36.0%和56.0%,显著高于应答组的16.4%和32.8%(P<0.05);非应答组IFNL4-rs368234815位点TT/TT基因型和TT基因频率分别为76.0%和86.0%,显著低于应答组的92.5%和95.5%(P<0.05);非应答组IFNL4-rs12979860位点CC、CT和TT基因型比率分别为44.0%、44.0%和12.0%,与应答组的40.3%、46.3%和13.4%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校正性别和年龄,结果显示CGRP-rs155209位点CC基因型是影响治疗无应答的危险基因型【OR值为1.489(95%CI:1.103~2.009)】,而IFNL4-rs368234815位点TT/TT 基因型是α-干扰素治疗应答的保护基因型【OR值为0.652(95%CI:0.477~0.893)】。结论 CGRP基因rs155209位点CC基因型是接受α-干扰素治疗CHB患者可能无应答的危险基因型,而IFNL4基因rs368234815 位点TT/TT 基因型可能是治疗应答的保护基因型,将影响CHB患者对α-干扰素治疗的生化和病毒学应答反应。
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治疗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疗效研究*
许海玲, 秦刚, 薛红, 章颖
2022, 25(6):  788-791.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6.008
摘要 ( 278 )   PDF (832KB) ( 3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治疗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8年6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基因1b型CHC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分别给予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或利巴韦林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24 w,随访24 w。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 L-选择素、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观察组快速病毒学应答、早期病毒学应答、治疗结束病毒学应答和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70.6%、91.2%、97.1%和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2%、55.9%、64.7%和55.9%(P<0.05); 在治疗4 w、12 w、24 w和随访24 w时,观察组血清HCV RNA水平分别为(1.5±0.9)lgIU/mL、(1.6±0.7)lgIU/mL、(1.2±0.6)lgIU/mL和(1.2±0.4)lgIU/m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3±0.8)lgIU/mL、(4.7±0.9)lgIU/mL、(3.2±0.5)lgIU/mL和(3.2±0.5)lgIU/mL,P<0.05】;在治疗24 w结束时,观察组血清L-选择素、CRP、IL-6和TNF-α水平分别为(816.3±161.4)ng/mL、(13.7±1.9)ng/L、(84.4±18.8)pg/mL和(1.2±0.3)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157.4±192.3)ng/mL、(16.3±2.0)ng/L、(115.9±20.5)pg/mL和(1.6±0.3)ng/mL,P<0.05】;观察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5.4±1.1)×109/L、(101.3±17.3)×109/L和(120.8±19.5)g/L,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2±0.8)×109/L、(86.9±16.6)×109/L和(101.6±16.2)g/L,P<0.05】。结论 应用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治疗基因1b型CHC患者疗效好,副作用少,可能与抑制了机体炎症反应有关。
药物性肝损伤
纠正低蛋白血症减少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发生临床研究*
赵资德, 吴令杰, 张海生, 陈瑞烈
2022, 25(6):  792-795.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6.009
摘要 ( 229 )   PDF (829KB) ( 2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纠正低蛋白血症对减少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DILI)发生的作用。方法 2019 年3月~2021 年3 月汕头市中心医院感染病科收治的56例肺结核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被分为两组,每组28例。给予两组2HRZE/4HR抗结核治疗,另给予观察组输注人血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对照组仅接受抗结核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白蛋白(AL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在DILI发生时,给予护肝治疗。在治疗结束时,评定临床转归,进行痰培养和肺部CT检查。结果 观察组结核治愈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观察组痰菌转阴率为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肺部病变吸收率为8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3%(P<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DILI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6%(P<0.05);在DILI发生时,7例观察组血清ALB水平为(35.2±4.9)g/L,显著高,15例对照组【(29.6±4.9)g/L g/L,P<0.05】,而血清TBIL水平为(33.6±5.2)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45.7±16.6)μmol/L,P<0.05】;在护肝治疗后,观察组血清AST、ALT、ALP、TBIL和TBA水平分别为(39.4±9.8)U/L、(35.1±10.8)U/L、(98.6±16.2)U/L、(17.4±4.6)μmol/L和(81.3±13.7)μ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4.8±9.9)U/L、(78.0±13.8)U/L、(133.7±22.9)U/L、(26.5±6.8)μmol/L和(96.9±16.4)μmol/L,P<0.05】。结论 补充人血白蛋白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对于肺结核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能够提高结核治愈率,降低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疗效研究*
孙峥, 王笑烨, 袁景, 梁丽
2022, 25(6):  796-799.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6.010
摘要 ( 829 )   PDF (827KB) ( 6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2型糖尿病(T2MD)患者的短期疗效。方法 2017年9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NAFLD合并T2M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均常规接受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口服控制血糖,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利拉鲁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口服,两组均持续治疗观察3个月。常规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 (2h PG)、糖化血红蛋白 (HbA1c)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 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水平;使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和餐后2 h胰岛素(2h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使用Fibrotouch检测肝脏脂肪受控衰减参数(CAP)。结果 在治疗3个月末,观察FPG、2hPG和HbA1水平分别为(5.8±0.7)mmol/L、(6.9±0.8)mmol/L和(6.3±0.9)%,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6±0.6)mmol/L、(7.7±0.7)mmol/L和(7.2±1.0)%,P<0.05】;观察组血清Fins、2hIns和HOMA-IR水平分别为(9.8±1.2)mIU/L、(20.2±1.7)mIU/L和(2.6±0.4)%,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1.9±1.1)mmol/L、(24.8±1.6)mmol/L和(3.2±0.5)%,P<0.05】;观察组血清TG水平为(2.6±0.4) 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3.0±0.3)mmol/L,P<0.05】,血清HDL-C水平为(1.6±0.2) 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2±0.3)mmol/L,P<0.05】,CAP为(249.2±7.5)dB/m,显著低于对照组【(264.7±8.6)dB/m,P<0.05】;观察组血清AST水平为(39.9±3.8)U/L,显著低于对照组【(44.9±4.2)U/L,P<0.05】。结论 应用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治疗NAFLD合并T2MD患者可取得短期疗效,帮助有效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肝功能,显示出良好的疾病治疗前景。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网膜素、视黄醇结合蛋白4和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水平及意义分析*
蔡勇, 李璟, 欧琴
2022, 25(6):  800-803.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6.011
摘要 ( 151 )   PDF (904KB) ( 4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网膜素、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9年6月~2021年12月我院诊治的T2DM合并NAFLD患者102例(轻度39例,中度34例,重度29例)和T2DM患者98例,使用超声检查行脂肪肝分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网膜素、RBP4和PINP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指标诊断NAFLD严重程度的效能。结果 T2DM合并NAFLD患者血清网膜素和PINP水平分别为(45.4±12.4)ng/mL和(29.6±6.2)ng/mL,显著低于T2DM患者【分别为(68.3±15.6)ng/mL和(35.8±7.3)ng/mL,P<0.05】,而血清RBP4水平为(26.6±5.1)mg/L,显著高于T2DM患者【(20.1±4.6)mg/L,P<0.05】;重度NAFLD患者血清网膜素和PINP水平分别为(40.7±4.9)ng/mL和(25.8±3.7)ng/mL,显著低于中度患者【分别为(45.2±5.6)ng/mL和(29.9±4.0)ng/mL,P<0.05】或轻度患者【分别为(49.1±6.2)ng/mL和(32.2±3.3)ng/mL,P<0.05】,而血清RBP4水平为(30.3±3.0)mg/L,显著高于中度患者【(26.5±2.8)mg/L,P<0.05】或轻度患者【(23.9±3.1)mg/L,P<0.05】;联合血清网膜素、RBP4和PINP诊断T2DM合并重度NAFL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6,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6.2%、79.5%和81.4%,显著高于三项指标单独评估(其AUC分别为0.744、0.752和0.704,P<0.05)。结论 T2DM合并NAFLD患者血清网膜素和PINP水平显著降低,而RBP4水平显著升高,利用这些指标的变化规律可能能帮助临床判断合并脂肪肝的程度,值得进一步研究。
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研究*
孙凌, 杭玮, 邓国忠
2022, 25(6):  804-807.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6.012
摘要 ( 222 )   PDF (823KB) ( 1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NAFLD合并T2DM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分别给予二甲双胍或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4 w。常规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在治疗24 w末,观察组血清AST水平为(37.9±4.2)U/L,显著低于对照组【(50.7±3.8)U/L,P<0.05】,GGT水平为(64.1±6.2)U/L,显著低于对照组【(73.1±7.0)U/L,P<0.05】;FPG水平为(6.0±1.2)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6.8±1.5)mmol/L,P<0.05】,HbA1c水平为(7.2±1.1)%,显著低于对照组【(7.7±1.3)%,P<0.05】,HOMA-IR水平为(2.4±0.5),显著低于对照组【(2.9±0.5),P<0.05】;血清TG水平为(2.2±0.5)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2.6±0.4)mmol/L,P<0.05】,LDL-C水平为(3.1±0.6)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3.5±0.8)mmol/L,P<0.05】,而血清HDL-C水平为(1.5±0.3)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2±0.2)mmol/L,P<0.05】。结论 应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NAFLD合并T2DM患者能有效降低血糖水平,纠正脂质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在改善患者肝功能方面显示出有意义的苗头,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提示肥胖症儿童/青少年存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指标分析*
王玉梅, 袁向东, 刘玉玲, 赵子瑜
2022, 25(6):  808-811.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6.013
摘要 ( 185 )   PDF (828KB) ( 2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提示肥胖症儿童/青少年存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的指标,为临床诊断NASH提供简易解决方案。方法 2015年7月~2021年1月我院诊治的肥胖症儿童/青少年117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2、IL-4、IL-6、IL-10、TNF-α和INF-γ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使用FibroScan 502型肝脏弹性检测仪行肝脏硬度测定(LSM)和受控衰减参数(CAP),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NASH存在的指标。结果 在117例儿童/青少年人群中,发现单纯性脂肪肝90例,NASH者27例;NASH患者血清空腹胰岛素、HOMA-IR、ALT、AST、LSM和CAP分别为(20.2±3.2)pmol/L、(5.2±0.4)、(70.8±12.8)U/L、(57.3±12.0)U/L、(9.2±2.7)kPa和(255.6±33.7)dB/m,显著高于单纯性脂肪肝组【分别为(17.8±3.0)pmol/L、(4.0±0.3)、(33.8±7.5)U/L、(25.2±8.0)U/L、(7.8±2.4)kPa和(290.8±28.1)dB/m,P<0.05】;NASH患者血清IL-6和IL-10水平分别为(4.0±0.8)pg/ml和(3.2±0.5)pg/ml,显著高于单纯性脂肪肝组【分别为(3.3±0.6)pg/ml和(2.4±0.4)pg/ml,P<0.05】,而两组血清IL-2、IL-4、TNF-α和INF-γ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HOMA-IR、血清IL-10水平和肝脏CAP值是提示存在NASH的独立指标(P<0.05)。结论 儿童/青少年肥胖症患者存在一定比例的NASH,可能对健康成长造成不利影响,一些血清指标和肝脏脂肪肝检测指标可能有助于临床医生作出早期判断,并给予正确的健康管理。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展性肝纤维化患者空腹血糖受损和胰岛素抵抗调查*
王晓华, 曾雅琳, 郭萃蓉
2022, 25(6):  812-815.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6.014
摘要 ( 230 )   PDF (826KB) ( 4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空腹血糖受损(IFG)和胰岛素抵抗情况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2020年5月~2021年5月我院健康管理门诊诊治的NAFLD患者110例,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连蛋白(LN)和透明质酸(HA)。计算NAFLD纤维化评分(NFS),以NFS﹥0.676被定义为存在进展性肝纤维化。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NAFLD患者发生进展性肝纤维化的因素。结果 经OGTT试验,发现本组糖耐量正常(NGT)者43例,糖耐量异常(IGT)者35例和IFG者32例;IFG组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和HOMA-IR指数分别为(6.6±0.3)mmol/L、(10.9±2.4)μU/mL和3.2±0.9,显著高于IGT组【分别为(5.6±0.7)mmol/L、(8.5±2.2)μU/mL和2.4±0.5,P<0.05】或NGT组【分别为(5.5±0.6)mmol/L、(7.4±1.9)μU/mL和1.8±0.4,P<0.05】,而IGT组FINS和HOMA-IR指数显著高于NGT组(P<0.05);IFG组血清Ⅳ型胶原、PCⅢ、LN和HA水平分别为(75.7±9.6)ng/mL、(146.3±13.1)ng/mL、(132.7±15.2)ng/mL和(189.6±17.5)ng/mL,显著高于IGT组【分别为(63.9±8.4)ng/mL、(133.3±10.7)ng/mL、(122.4±13.4)ng/mL和(163.9±18.6)ng/mL,P<0.05】或NGT组【分别为(59.4±7.4)ng/mL、(128.6±11.6)ng/mL、(109.4±8.9)ng/mL和(150.2±13.2)ng/mL,P<0.05】,而IGT组Ⅳ型胶原、LN和HA水平显著高于NGT组(P<0.05);本组18例患者被判断为存在进展性肝纤维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FG(OR=1.528)和IR(OR=1.714)是NAFLD患者发生进展性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NAFLD患者发生IFG时已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可能促进了肝纤维化进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脂蛋白α和nesfatin-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樊叶, 张喜梅, 张岩
2022, 25(6):  816-819.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6.015
摘要 ( 168 )   PDF (927KB) ( 3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脂蛋白α(Lp-α)和人新饱食分子蛋白1(nesfatin-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9年7月~2021年11月我院诊治的NAFLD患者119例和同期经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65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ysC、Lp-α和nesfatin-1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血清指标评估重度NAFLD的效能。结果 NAFLD患者血清CysC水平为(1.5±0.4)mg/L,显著高于对照组【(0.8±0.2)mg/L,P<0.05】,而血清Lp-α和nesfatin-1水平分别为(88.5±18.6)mg/L和(0.9±0.2)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40.3±29.5)mg/L和(1.6±0.3)ng/mL,P<0.05】;重度NAFLD患者血清CysC水平为(1.9±0.3)mg/L,显著高于中度患者【(1.6±0.3)mg/L,P<0.05】或轻度患者【(1.2±0.2)mg/L,P<0.05】,而血清Lp-α和nesfatin-1水平分别为(63.6±15.9)mg/L和(0.4±0.1)ng/mL,显著低于中度患者【分别为(88.2±14.3)mg/L和(0.9±0.2)ng/mL,P<0.05】或轻度患者【分别为(104.3±17.8)mg/L和(1.2±0.3)ng/mL,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ysC、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水平或血清Lp-α和nesfatin-1低水平是严重NAFL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联合应用血清CysC、Lp-α和nesfatin-1水平评估重度NAFLD发生的AUC为0.887,显著高于三项指标单独评估的0.738、0.773和0.776(P<0.05),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6.7%、80.9%和82.4%。结论 NAFLD患者血清CysC水平升高,而血清Lp-α和nesfatin-1水平降低,它们水平的变化与肝脂肪变程度相关,其临床意义值得探讨。
NASH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XNIP/NLRP3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张斌, 王依屹, 石磊
2022, 25(6):  820-823.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6.016
摘要 ( 226 )   PDF (824KB) ( 4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XNIP)/NOD样受体家族含pyrin结构域蛋白3(NLRP3)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NASH患者和同期体检的单纯性脂肪肝患者45例,取外周血分离PBMCs,并检测TXNIP/NLRP3 mRNA。对NASH患者行两次肝穿刺活检,将肝组织病变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及进展和无进展组。结果 NASH患者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72.2±6.9)U/L和(61.8±5.1)U/L,显著高于单纯性脂肪肝组【分别为(33.4±4.0)U/L和(31.3±3.1)U/L,P<0.05】;NASH组PBMCs TXNIP mRNA、NLRP3 mRNA和TXNIP/NLRP3比值分别为(1.9±0.1)、(1.5±0.1)和(1.3±0.1),显著高于单纯性脂肪肝组【分别为(0.7±0.1)、(0.6±0.1)和(1.1±0.1),P<0.05】;33例重度NASH组PBMCs TXNIP mRNA、NLRP3 mRNA和TXNIP/NLRP3比值分别为(2.4±0.2)、(1.9±0.2)和(1.6±0.1),显著高于49例轻度组【分别为(1.5±0.1)、(1.2±0.1)和(1.0±0.1),P<0.05】或68例中度组【分别为(2.0±0.2)、(1.5±0.1)和(1.4±0.1),P<0.05】;31例进展期NASH组PBMCs TXNIP mRNA、NLRP3 mRNA和TXNIP/NLRP3比值分别为(2.1±0.2)、(1.7±0.2)和(1.5±0.1),显著高于119例无进展组【分别为(1.8±0.1)、(1.4±0.1)和(1.2±0.1),P<0.05】。结论 NASH患者PBMCs TXNIP/NLRP3基因水平显著升高,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明显存在某种关系。积极监测患者PBMCs这些基因的动态变化可能对评估病情和疾病转归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分化抗原38和白细胞介素2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居峰, 姚上志, 王栋, 叶必星, 蒋丽琳, 朱艳红
2022, 25(6):  824-827.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6.017
摘要 ( 201 )   PDF (877KB) ( 4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血清白细胞分化抗原38(CD38)和白细胞介素21(IL-21)水平判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的效能。方法 2018年10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53例AIH患者,进行临床病情分度,均接受肝活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D38和IL-21水平。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AIH患者病情的因素,对影响AIH患者病情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应用血清CD38和IL-21水平判断AIH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的效能。结果 19例重度患者血清总胆红素、ALT、AST、CD38、IL-21、存在肝硬化比率和肝组织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占比分别为(89.4±15.2)μmol/L、(179.3±36.5)U/L、(216.1±37.6)U/L、(19.0±4.5)pg/mL、(367.8±62.0)pg/mL、36.8%和84.2%,显著高于34例轻中度患者【分别为(36.5±6.8)μmol/L、(61.2±25.9)U/L、(78.7±33.8)U/L、(11.1±2.3)pg/mL、(209.5±46.2)pg/mL、8.8%和5.9%,P<0.05】;23例肝组织G3~G4患者血清CD38和IL-21水平分别为(21.8±4.4)pg/mL和(387.1±59.7)pg/mL,显著高于30例肝组织G1~G2患者【分别为(12.4±2.3)pg/mL和(194.6±45.5)pg/m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总胆红素、CD38和IL-21水平及肝组织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均是影响AIH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严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ROC分析显示,分别以血清CD38和IL-21水平为20.4 pg/mL和379.3 pg/mL为截断点,联合判断AIH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严重的AUC为0.939,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6%和96.7%,显著优于任一指标的单独判断。结论 AIH患者血清CD38和IL-21水平随病情严重而升高,可以利用这一特征初步判断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程度,值得进一步研究。
肝衰竭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肝衰竭患者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相关因素分析及其处理对策研究*
贺锦帆, 姚佳, 赵强, 王娟, 白津佳, 赵凝慧
2022, 25(6):  828-831.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6.018
摘要 ( 144 )   PDF (825KB) ( 1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影响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治疗肝衰竭(LF)患者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应(VVR)的相关因素和处理对策。方法 2021年1月~2022年3月山西白求恩医院消化内科诊治的LF患者82例和LF前期患者17例,均接受DPMAS治疗。VVR诊断依据患者在仰卧位时出现心动过缓(HR<60次/分)和低收缩压(SBP<100 mmHg),并伴有恶心、出汗、腹部不适、视力模糊、胸闷、排便、头晕、晕厥等相关症状。结果 在99例患者417例次的DPMAS治疗过程中,8例患者发生13例次(3.1%)VVR;在DPMAS治疗前,VVR组SBP、心率和静脉压分别为(105.7±8.7) mmHg、(71.3±11.2) bpm和(3.5±7.3)mmHg,均显著低于或慢于非VVR组【分别为(114.6±14.7) mmHg、(82.7±15.0)bpm和(14.7±16.5)mmHg,P<0.05】,而两组在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动脉压和跨膜压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DPMAS治疗前SBP≤110 mmHg人群,VVR发生率为5.7%,占发生VVR例次的76.9%,在SBP>110 mmHg人群,VVR发生率为1.2%,占发生VVR例次的23.1%;在所有发生VVR的患者,停止分浆泵,给予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均改善症状;对于SBP偏低(≤110mmHg)的患者,治疗前预防性给予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能有效降低VVR发生率。结论 DPMAS治疗相关VVR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并发症。治疗前SBP偏低是影响VVR发生的重要因素,给予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是预防VVR发生的主要措施。
慢加急性/亚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发病诱因及影响临床转归因素分析*
李荣, 曹晶晶, 李晶, 潘峰
2022, 25(6):  832-835.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6.019
摘要 ( 198 )   PDF (824KB) ( 2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发病诱因和影响临床转归的因素。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科收治的96例HBV-ACLF患者,接受内科综合治疗,观察90 d生存情况。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BV-ACLF患者临床转归的因素。结果 本组HBV-ACLF患者发病诱因包括自行停用核苷(酸)类药物53例(55.2%)、并发HAV或HEV感染11例(11.4%)、并发细菌感染9例(9.4%)、劳累7例(7.3%)、饮酒6例(6.2%)、药物性肝损害5例(5.2%)和原因不明5例(5.2%);在治疗观察90 d,生存69例,死亡27例;死亡患者年龄为50(41,69)岁,显著大于生存患者【39(33,58),P<0.05】,并发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和急性肾损伤的比率分别为14.8%、29.6%和44.4%,显著高于生存患者(分别为1.4%、5.8%和14.5%,P<0.05),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532(204,780)μmol/L,显著高于生存组【302(80,416)μmol/L,P<0.05】,INR为3.0(2.0,3.4),显著大于生存患者【2.1(1.5,2.6),P<0.05】,MELD评分为26(18,37),显著大于生存患者【20(10,2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4(95%CI:1.02~1.08)】、并发消化道出血【OR=1.51(95%CI:1.23~0.79)】、肝性脑病【OR=0.50(95%CI:0.22~0.78)】、INR【OR=1.52(95%CI:1.22~0.73)】和MELD评分【OR=2.44(95%CI:1.63~3.75)】均是影响HBV-ACLF患者死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熟知诱发HBV-ACLF患者发病的诱因有助于做好防治工作,而针对能引起患者死亡的因素做好临床救治可能提高肝衰竭患者生存率,临床和社会意义重大。
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肝内LR-3类结节恶变风险评估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沈亦亮, 沈冬元, 陈永莹, 江凯, 朱逸明, 葛尚
2022, 25(6):  836-839.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6.020
摘要 ( 445 )   PDF (1300KB) ( 1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存在LR-3类肝内结节的肝硬化患者恶性转变的危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恶性转变预测模型。方法 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诊治的124例存在肝内LR-3类结节的肝硬化患者,规律随访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可疑病灶进行穿刺活检。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癌变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 经随访60~78个月(平均74个月),120例患者完成随访,发现癌变24例(20.0%),另96例无癌变;癌变组有饮酒、吸烟、合并糖尿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酒精性肝炎者分别为91.7%、87.5%、75.0%、100.0%和41.7%,显著高于未癌变组(分别为45.8%、52.1%、41.7%、58.3%和20.8%,P<0.05);Cox风险回归分析显示,饮酒(HR=2.264,95%CI=1.597~3.210,P<0.001)、糖尿病(HR=1.294,95%CI=1.107~1.513,P=0.001)、乙型肝炎(HR=1.795,95%CI=1.329~2.561,P<0.001)和酒精性肝炎(HR=0.658,95%CI=0.552~0.784,P<0.001)是存在LR-3类病变结节的肝硬化患者癌变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Cox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癌变预测模型,即Y=0.817X1+0.258X2+0.585X3-0.419X4(X1=饮酒,X2=糖尿病,X3=乙型肝炎,X4=酒精性肝炎)。经ROC分析显示,该模型判断LR-3类病变结节患者癌变风险的AUC为0.812(SE=0.064,95%CI=0.687~0.936,P<0.001),其敏感度为0.833,特异度为0.673。结论 了解危险因素可能对判断肝硬化患者肝内结节的性质有帮助,加强随访,必要时穿刺才是明确诊断的正确方法。
TIPS术治疗的肝硬化并发EVB患者医院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徐超, 李兰, 罗东, 赵海云, 彭飞
2022, 25(6):  840-843.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6.021
摘要 ( 187 )   PDF (883KB) ( 1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构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医院内死亡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07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EVB患者,均接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基于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医院内死亡的风险预测模型,应用Bootstrap法对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估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本组患者医院内死亡25例(23.4%),生存82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患者Child-Pugh分级、出血部位、门静脉内径、肝性脑病和失血性休克发生率等与生存患者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门静脉内径(OR=2.201,95%CI:1.544~3.139)、肝性脑病(OR=3.093,95%CI:1.731~5.524)和失血性休克(OR=1.101,95%CI:1.040~1.165)是影响患者医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所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经内部验证,其C-index为0.937(95%CI:0.734~0.879),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应用ROC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6(95%CI:0.796~0.958,P<0.001),其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3%和88.1%。结论 了解影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EVB患者医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据此构建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预测效能,有助于临床对高风险患者的筛查和及时处理。
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PNPLA3/PRKAA1基因多态性与肝硬化发生关系研究*
林秀慧, 李南, 张娇珍, 符庆忠, 林秀华
2022, 25(6):  844-847.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6.022
摘要 ( 219 )   PDF (814KB) ( 2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Patatin样磷脂酶域蛋白3(PNPLA3)和腺苷活化蛋白激酶α1亚基(PRKAA1)基因多态性与感染HBV后肝硬化发生的关系。方法 2016年1月~2021年7月我院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1例和同期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90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血浆PNPLA3基因rs738409、rs139047、rs2294919和PRKAA1基因rs3792822、rs10036575、rs154268位点多态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疾病风险关联。结果 肝硬化组PNPLA3基因rs139047位点AA、GA、GA基因型比率分别为18.8%、51.5%和29.7%,与HBV携带者的16.7%、51.1%和32.2%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rs2294919位点CC、TC、TT基因型比率分别为41.6%、45.5%和12.9%,与HBV携带者的38.9%、50.0%和11.1%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PRKAA1基因rs3792822位点GG、GA、AA基因型比率分别为54.5%、38.6%和6.9%,与HBV携带者的55.6%、37.8%和6.7%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rs154268位点CC、CT、TT基因型比率分别为5.0%、35.6%和59.4%,与HBV携带者的4.4%、34.4%和61.1%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硬化组PNPLA3基因rs738409位点G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G比率分别为19.8%和44.6%,显著高于HBV携带者的8.9%和29.4%(P<0.05);肝硬化组PRKAA1基因rs10036575位点C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C比率分别为38.6%和63.9%,显著高于HBV携带者的23.3%和45.5%(P<0.05);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PNPLA3基因rs738409位点GG基因型【OR为1.605(95%CI:1.150~2.239)】和PRKAA1基因rs10036575位点CC基因型【OR值为1.507((95%CI:1.097~2.070)】是影响感染HBV后肝硬化发生的危险基因型。结论 感染HBV后发生肝硬化可能与某些特殊基因有关,研究PNPLA3基因和PRKAA1基因可能有助于阐明其中的分子机制。
肝硬化并发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列线图预测模型分析及外部验证
朱海艳, 范晓棠
2022, 25(6):  848-852.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6.023
摘要 ( 229 )   PDF (1116KB) ( 2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建立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形成(PVT)列线图预测模型及外部验证情况。方法 2010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伴或不伴PVT患者,收集一般资料、血清学指标、超声等影像学资料。对建模组数据应用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肝硬化并发PVT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应用验证组数据对该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 肝硬化并发PVT患者独立危险因素为脾切除史、门静脉主干内径和脾静脉直径(P<0.05);在验证人群,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外部验证,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51(95%CI:0.674~0.827),预测模型区分度良好,经Hosmer-Lemeshow检验,P值为0.170,提示预测模型的校准度较高。结论 我们开发了一种易于使用的肝硬化并发PVT形成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以协助临床医护人员筛选高PVT风险人群,制定及时、个性化的诊治方案,希望最终改善患者预后。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效果分析*
孙静, 张伟伟, 马智勇, 代树本, 邓彦东
2022, 25(6):  853-856.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6.024
摘要 ( 190 )   PDF (1832KB) ( 2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GCVE)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静脉曲张(EV)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EV患者62例,其中33例(A组)接受TIPS联合GCVE治疗,29例接受TIPS联合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治疗,随访12个月。使用超声检测门静脉血流速度(PVFV)、门静脉压力(PVP)和门静脉压力梯度(PPG)。结果 在术后1个月,A组PVFV为(15.9±1.8)cm/s,显著快于B组【(14.1±1.9)cm/s,P<0.05】,PVP和PPG分别为(20.3±2.7)mmHg和(9.7±1.2)mmHg,显著低于B组【分别为(22.8±2.9)mmHg和(11.4±0.9)mmHg,P<0.05】;在术后12个月,A组曲张静脉再出血发生率为6.0%,显著低于B组的31.0%(P<0.05),而分流道畅通和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93.9%和9.1%,与B组的93.1%和6.9%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病死率为15.1%,显著低于B组的41.3%(P<0.05)。结论 采用TIPS联合GCVE治疗肝硬化并发EV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门静脉血流速度,降低EV再出血发生率,提高生存率。
基于超声参数的半定量评分评估乙型肝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价值探讨*
李响, 张铁英, 张旭辉, 孟繁坤
2022, 25(6):  857-860.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6.025
摘要 ( 176 )   PDF (895KB) ( 3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超声参数的半定量评分评估乙型肝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EV)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0年6月~2022年1月我院接受胃镜检查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24例,常规行肝脏超声检查并进行半定量评分,基于血生化结果和人口学资料计算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计数指数(APRI),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各指标评估中重度EV的效能。结果 在12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胃镜检查提示G0期46例(37.1%)、G1期30例(24.2%)、G2期28例(22.6%)和G3期20例(16.1%),其中中重度EV(G2/G3)患者48例(38.7%);G2/G3期患者超声半定量评分、FIB-4和APRI水平分别为(13.1±1.9)、(5.7±1.1)和(1.7±0.3),显著高于G1期【分别为(11.8±1.5)、(4.2±0.7)和(1.1±0.2),P<0.05】或G0期【分别为(10.8±1.7)、(2.7±0.5)和(0.7±0.2),P<0.05】;超声半定量评分、FIB-4和APRI评估中重度EV的截断点分别为12.7、5.0和1.4,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7%和73.7%、89.6%和67.1%,和87.5%和72.4%,各指标的诊断效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基于超声参数的半定量评分作为一种无创诊断手段评估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重度EV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深入探讨。
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诊断肝硬化患者肝内小结节病灶价值研究*
张耀辉, 郑章增, 高星, 张亚利
2022, 25(6):  861-864.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6.026
摘要 ( 174 )   PDF (1806KB) ( 1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造影(CEUS)时间-强度曲线定性诊断肝硬化伴肝小结节病灶的价值。方法 2019年2月~2020年12月我院诊治肝硬化伴有肝内结节患者108例,均接受穿刺或手术组织病理学检查,术前接受CEUS检查,由软件获得时间-强度曲线上峰值强度(PI) 、上升时间(RT)和达峰时间(PT)等参数。参照CEUS时间-强度曲线诊断恶性结节的标准诊断,应用MedCal 15.2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价CEUS时间-强度曲线诊断肝硬化伴肝小结节病灶的价值。结果 在108例肝硬化伴肝小结节病灶患者,经病理学检查诊断肝细胞癌43例,肝结节性再生性增生65例;恶性结节组织PI、RT和PT分别为(214.5±20.8)%、(17.6±3.2)s和(24.3±4.6)s,与良性结节组织【分别为(117.2±15.7)%、(38.1±6.9)s和(46.8±8.1)s,P<0.05】或病灶旁肝组织【分别为(115.9±16.1)%、(37.6±6.3)s和(47.4±8.4)s,P<0.05】比,差异显著;应用CEUS诊断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72.1%、73.8%和73.1%,而应用CEUS时间-强度曲线诊断则分别提高到了97.7%、87.7%和91.7%。结论 基于CEUS时间-强度曲线参数诊断肝硬化伴肝内小结节病灶的准确率更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较为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内镜下套扎术联合奥美拉唑和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首次出血患者短期疗效分析*
詹致远, 申洋, 王凡冰
2022, 25(6):  865-868.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6.027
摘要 ( 210 )   PDF (825KB) ( 5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总结采用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EVL)联合奥美拉唑和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出血(EVB)患者的短期止血效果。方法 2018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并发EVB患者,其中30例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和奥曲肽治疗,另3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EVL治疗。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门静脉和脾静脉血管内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胃泌素(GAS)和胰高血糖素(GLC)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IIINP)水平。结果 在治疗后1 w,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8%(P<0.05);观察组急诊止血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早期和迟发再出血发生率率分别为10.0%和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3.3%和20.0%,P<0.05);观察组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分别为(14.2±2.3)cm/s和(1224.6±173.2)mL/min,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分别为(12.1±1.6)cm/s和(1030.7±164.5)mL/min,P<0.05】,脾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分别为(14.4±1.9)cm/s和(934.6±185.3)mL/min,均显著大于对照组【(12.3±1.7)cm/s和(731.3±172.4)mL/min,P<0.05】;观察组血清PIIINP、GAS和GLC水平分别为(173.6±19.5)μg/L、(69.7±9.6)ng/L和(52.3±7.1)n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02.8±23.1)μg/L、(91.4±12.3)ng/L和(62.4±8.3)ng/L,P<0.05】;在EVL术后发生咽部不适6例,胸骨后疼痛6例,吞咽困难1例,腹胀腹痛2例,恶心呕吐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3.3%。结论 采用EVL联合奥美拉唑和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发EVB患者具有较好的短期止血效果,且改善了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肝癌
基于TCGA研究细胞坏死相关基因对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石青春, 潘立民, 布凡, 王永强, 关睿骞
2022, 25(6):  869-872.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6.028
摘要 ( 201 )   PDF (1663KB) ( 3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细胞坏死相关基因对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自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HCC患者mRNA水平数据及其对应的临床资料。应用LASSO Cox回归在TCGA文件中构建多坏死相关基因预后模型。结果 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中,23个细胞坏死相关差异水平基因与预后生存相关(P<0.05);构建一个显著相关的6个细胞坏死相关基因的预后模型,发生高风险组总体生存期显著低于低风险组(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风险评分符合独立的预后因子标准(P<0.O1);对差异水平基因进行富集分析(GO/KEGG)和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发现差异基因与免疫通路显著相关(P<0.05)。结论 通过6个细胞坏死相关基因构建的预后模型可以用于预测HCC患者的预后,或许能为HCC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TACE联合毒痰瘀脾虚方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疗效研究
毛月琴, 张红侠, 宋海燕, 刘波, 董静, 陈照林, 杨小康, 周旭, 娄方明
2022, 25(6):  873-876.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6.029
摘要 ( 155 )   PDF (1042KB) ( 2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毒痰瘀脾虚方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近期疗效,以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水平的影响。方法 2020年6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PLC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分别给予以顺铂、表阿霉素和氟尿嘧啶为主的TACE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毒痰瘀脾虚方辅助治疗12周。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采用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CA19-9和CA125,采用 ELISA 法检测血清VEGF、b-FGF和TSP-1水平。结果 在治疗后3个月末,观察组部分缓解、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发生率分别为14.7%、61.7%和23.5%,与对照组的11.7%、52.9%和35.2%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外周血CD3+、CD4+、NK细胞百分比和CD4+/ CD8+细胞比值分别为(66.1±5.4)%、(39.8±4.2)%、(14.7±2.8)%和(1.5±0.2),与对照组【分别为(60.2±5.3)%、(35.5±3.4)%、(10.2±2.4)%和(1.4±0.2)】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血清AFP、CEA、CA19-9和CA125水平分别为(284.7±29.4)μg/L、(13.2±3.4)ng/mL、(36.1±10.7)U/mL和(26.4±13.7)U/m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34.4±27.6)μg/L、(17.7±3.4)ng/mL、(44.6±11.2)U/mL和(35.8±14.4)U/mL,P<0.05】;观察组肝功能指标改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VEGF、b-FGF和TSP-1水平分别为(126.3±52.1)pg/mL、(32.1±8.3)pg/mL和(68.3±31.2)μ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94.3±62.2)pg/mL、(44.7±9.5)pg/mL和(91.9±32.4)μg/mL,P<0.05】。结论 加用毒痰瘀脾虚方辅助TACE治疗PLC患者近期疗效不明显,但可能有助于改善肝功能和肿瘤指标,并可能通过调节血管生成因子水平而抑制肿瘤进展。
肝细胞癌进展:代谢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郑希彦, 杜飞, 林志群, 李瑞曦, 周正, 张广权, 周红, 何方平, 史宪杰
2022, 25(6):  877-880.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6.030
摘要 ( 221 )   PDF (829KB) ( 2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代谢综合征(MetS)对肝细胞癌(HCC)进展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2021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HCC患者203例,其中合并MetS者89例,未合并者114例。将存在肝内转移、血管侵犯、肿瘤最大径>5 cm、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等肿瘤生物学特征定义为肿瘤进展,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肝癌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合并MetS组血糖、血清总胆红素、高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分别为(6.6±1.4)mmol/L、(48.3±16.2)μmol/L、(0.9±0.3)mmol/L和(1.5±0.8)mmol/L,与未合并组比,差异显著【分别为(5.4±1.9)mmol/L、(22.9±7.2)μmol/L、(1.2±0.3)mmol/L和(1.0±0.5)mmol/L,P<0.05】;合并组HBV感染、发生肿瘤肝内转移、淋巴转移、中心型肥胖和血压升高发生率分别为73.0%、52.8%、32.6%、78.7%和69.7%,与未合并组比,差异显著(分别为86.8%、29.8%、20.2%、39.5%和29.8%,P<0.05);合并MetS组分患者更容易发生肿瘤进展(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HDL、血糖升高和血压升高是HCC发生肿瘤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MetS促进HCC患者肝内肿瘤转移和淋巴结转移,导致肿瘤进展,而控制MetS组分是否能帮助抑制或减少肿瘤进展,值得研究。
DCE-MRI诊断原发性肝癌效能和TACE术后评估肿瘤活性应用价值研究*
邬政宏, 吴冬秋, 刘四斌
2022, 25(6):  881-884.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6.031
摘要 ( 188 )   PDF (1528KB) ( 2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检查诊断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效能及评价疗效的价值。方法 2017年1月~2021年6月我院诊治的肝占位性病变患者68例,均接受DCE-MRI检查,并行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应用临床流行病学基本技术评估MRI诊断的效能。所有PLC患者接受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术后再次接受MRI检查,评估疗效。结果 DCE-MRI检查显示PLC患者肝内特征性恶性肿瘤表现,T1WI序列为低信号,T2WI序列为高信号,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快速消退,偶见明显的肿瘤包膜;在68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经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PLC患者64例,非肿瘤病变4例;DCE-MRI检查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2%、75.0%、89.7%、93.8%和25.0%;在TACE术后,MRI检查发现肿瘤被完全灭活18例(28.1%),部分灭活25例(39.1%),肿瘤稳定15例(23.4%),疾病进展6例(9.3%)。结论 DCE-MRI检查在诊断PLC和治疗后疗效判断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可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价值很大。
癌组织M6A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水平对手术切除后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高正兴, 李广欣, 宋春青
2022, 25(6):  885-888.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6.032
摘要 ( 166 )   PDF (865KB) ( 1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组织N6-甲基嘌呤(M6A)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METTL3)水平及其对术后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6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手术切除治疗的HCC患者62例,随访2年。采用qRT-PCR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METTL3 mRNA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分析癌组织METTL3 mRNA水平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癌组织METTL3 mRNA水平为(7.7±1.4),显著高于癌旁组织【(5.3±1.1),P<0.05】;肿瘤直径≥5 cm、TNM Ⅲ期和肝外转移患者癌组织METTL3 mRNA水平分别为(8.1±1.1)、(8.2±1.4)和(8.6±0.8),显著高于肿瘤直径<5 cm、TNM Ⅰ/Ⅱ期和无肝外转移患者【分别为(7.0±0.9)、(7.3±0.7)和(7.4±1.2),P<0.05】;在随访2年末,HCC患者生存27例,死亡35例;生存组癌组织METTL3 mRNA水平为(7.0±1.0),显著低于死亡组【(8.2±1.1),P<0.05】;以METTL3 mRNA水平为7.6为最佳截断点,预测患者死亡的AUC为0.712【95%CI(0.584~00.839)】,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1.4%、66.7%和69.4%;癌组织METTL3 mRNA低水平组2 a总体生存率为64.3%,显著高于高水平组的26.5%(P<0.05)。结论 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METTL3 mRNA呈现高水平,且其高水平状态与肿瘤直径、TNM分期和肝外转移有关,预示患者不良预后。检测癌组织METTL3 mRNA水平可作为手术切除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HCC患者的预后指标。
实时超声造影与3D超声融合成像导航评估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价值研究*
蓝思荣, 徐继威, 张耀明, 李雄, 沈登文, 苏鸿辉
2022, 25(6):  889-892.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6.033
摘要 ( 189 )   PDF (1100KB) ( 1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采用实时超声造影与3D超声融合成像导航评估微波消融(MWA)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7年2月~2021年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PLC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均行MVA术治疗,其中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超声造影评估消融范围,在观察组采用实时超声造影联合3D超声融合成像导航评估。随访1年,记录两组总体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完全消融率和补充消融率分别为94.1%和1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4%和3.9%(P<0.05);术后,观察组发生出血、切口感染、周围脏器损伤、胆漏和胸腹腔积液发生率为17.7%,与对照组的21.6%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肝内肿瘤复发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0%(x2=5.26,P=0.02);观察组1 a总体生存率为96.0%,而对照组为84.0%(Log-Rank x2=22.159,P<0.001)。结论 采用实时超声造影联合3D超声融合成像导航可用于评估MWA治疗PLC患者术中消融范围,对及时补充消融有帮助,并最终提高疗效。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人工液胸治疗不可切除小儿肝母细胞瘤短期疗效研究*
蒋彪, 付彤, 吴旭栋
2022, 25(6):  893-896.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6.034
摘要 ( 163 )   PDF (1338KB) ( 1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人工液胸治疗不可切除的小儿肝母细胞瘤(HB)短期疗效。方法 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不可切除的HB患儿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分别给予HIFU或HIFU联合人工液胸治疗,观察12 w。结果 在治疗12 w末,观察组有效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观察组血清ALT、AST和AFP水平分别为(72.6±26.1)U/L、(61.0±30.3)U/L和(43.1±5.3)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17.5±30.2)U/L、(116.6±37.8)U/L和(155.2±6.1)μg/L,P<0.05】,而血红蛋白水平为(96.4±26.1)g/L,显著高于对照组【(90.7±23.6)g/L,P<0.05】;两组血清IgM、IgG、IgA和补体C3、C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发热、肋骨受损、皮肤烫伤、腹腔积液和创伤性湿肺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2%(P<0.05)。结论 采用人工液胸保护下的HIFU治疗不可切除的HB患儿短期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验证。
肝内炎性假瘤
脂肪肝对超声造影诊断肝内炎性假瘤的影响*
黄玮, 范智慧, 陈磊, 王丹
2022, 25(6):  897-900.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6.035
摘要 ( 211 )   PDF (1596KB) ( 4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脂肪肝对超声造影诊断肝脏炎性假瘤(IPL)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2021年1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诊治的IPL患者28例,其中伴有脂肪肝者12例,正常肝内IPL患者1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两组血供状态、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和超声造影定量参数的异同。结果 伴脂肪肝的IPL病灶动脉供血1例(8.3%)、静脉供血11例(91.7%)、富血供3例(25.0%)、乏血供9例(75.0%),IPL病灶动脉供血7例(43.8%)、静脉供血9例(56.3%)、富血供5例(31.3%)、乏血供11例(68.8%),两组供血类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供丰富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伴脂肪肝病灶呈无明显增强型1例、快速廓清型5例、等增强型3例和低增强型3例,IPL病灶呈无明显增强型2例、快速廓清型5例、等增强型7例和低增强型2例,两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无显著差异(P=0.661);伴脂肪肝病灶造影剂到达时间为(8.9±1.3)s,显著慢于IPL病灶【((8.0±0.9)s,P<0.05】,峰值强度为(53.2±7.8)dB,显著弱于IPL病灶【((61.1±9.7)dB,P<0.05】,而两组达峰时间、曲线尖度和曲线下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与正常肝背景下的IPL病灶比,合并脂肪肝的IPL病灶以静脉供血为主,其造影剂的到达时间较长,而峰值强度降低,在临床诊断时需要认真地甄别。
胆石症
PTBD联合二期PTCSL术治疗急性胆管炎伴胆总管结石患者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陆晓明, 陈学敏
2022, 25(6):  901-904.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6.036
摘要 ( 288 )   PDF (820KB) ( 1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BD)联合二期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PTCSL)治疗急性胆管炎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2017年5月~2020年5月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胆管炎伴胆总管结石患者75例,均急诊接受PTBD手术治疗。在术后2~4 w,其中39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二期PTCSL术治疗,另36例对照组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LCBDE)和T管引流术治疗。随访1年。结果 术后,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分别为(19.6±3.3)h和(7.8±1.2) h,与对照组的(20.4±3.5) h和(8.1±1.3) h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日分别为(86.9±14.1)min和(9.5±1.5)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分别为(124.6±19.8)min和(11.4±1.9)d,P<0.05];在术后24 h,观察组疼痛评分(2.1±0.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6±0.6)分,P<0.05];术后,观察组切口感染、胆漏、胰腺炎和胆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5.4%,与对照组的13.9%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观察组结石残余和结石复发发生率分别为7.7%和15.4%,与对照组的8.3%和11.1%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采用的两套手术方案治疗急性胆管炎伴胆总管结石患者均安全、有效,但采用二期PTCSL术治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反应,似更合适。
综述
慢性基础肝病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结局的影响*
崔坡, 董士铭, 南月敏
2022, 25(6):  905-908.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6.037
摘要 ( 348 )   PDF (843KB) ( 1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目前,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仍在全球肆虐,成为国际关注的卫生公共事件。报道显示约2%~11%SARS-CoV-2感染患者患有慢性肝病基础,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脏生化学异常。然而,SARS-CoV-2感染是否加重慢性肝病人群肝功能恶化导致慢加急性肝衰竭或急性肝功能失代偿等事件,仍有待于深入研究。本综述讨论了不同慢性肝病人群感染COVID-19的临床病程和预后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临床研究进展*
沈一芃, 祝峻峰
2022, 25(6):  909-912.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6.038
摘要 ( 238 )   PDF (817KB) ( 3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为目前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疾病发展快,病死率高等特征。该病临床表现常不典型,腹腔感染的诊断主要基于腹腔积液白细胞计数。治疗则以经验性抗生素使用为主,联合调节肠道菌群、补充白蛋白等。有条件者可考虑肝移植。早期发现并积极实施干预对改善本病预后、降低病死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有关SBP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仍面临巨大的挑战,需要深入研究进一步解决相关问题的策略,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