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在线办公
下载中心更多...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更多...
二维码
网站二维码
邮局订阅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本期目录

2022年 第25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2-05-10
述评
肝纤维化临床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郭悦承, 陆伦根
2022, 25(3):  305-308.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3.001
摘要 ( 263 )   PDF (826KB) ( 8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专家论坛
糖尿病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年福临, 鲁晓岚
2022, 25(3):  314-317.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3.003
摘要 ( 141 )   PDF (840KB) ( 3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实验性肝炎
PAX6通过MEK/ERK信号通路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和增殖实验研究
白亮, 王宝太, 高志峰, 蒋安, 梁金强
2022, 25(3):  318-322.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3.004
摘要 ( 169 )   PDF (1285KB) ( 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PAX6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E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和增殖的效果。方法 取LX2肝星状细胞,分为对照组、PAX6 inhibitor组和PAX6 mimics组。采用CCK-8试剂盒测定细胞增殖,采用油红O染色测定细胞分化水平,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采用RT-PCR法和蛋白印迹法测定细胞PAX6、MEK和ER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PAX6 inhibitor组细胞PAX6 mRNA水平、凋亡率和G1期分别为(1.49±0.23)、(2.70±0.85)%和(59.02±1.25)%,显著低于LX2肝星状细胞组【分别为(1.85±0.19)、(3.40±0.47)%和(64.66±1.41)%,P<0.05】,而细胞增殖、存活率、分化率、MEK和ERK 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为(0.79±0.03)、(73.35±9.74)%、(49.37±4.24)%、(2.55±0.43)、(3.90±0.49)、(0.89±0.15)和(1.17±0.17),显著高于LX2肝星状细胞组【分别为(0.58±0.05)、(60.74±9.24)%、(29.35±4.47)%、(2.67±0.47)、(4.55±0.50)、(0.74±0.14)和(1.35±0.16),P<0.05】;PAX6 mimics组细胞PAX6 mRNA水平、凋亡率和G1期分别为(2.67±0.20)、(6.70±1.04)%和(66.38±1.35)%,显著高于LX2肝星状细胞组【分别为(1.85±0.19)、(3.40±0.47)%和(64.66±1.41)%, P<0.05】,而细胞增殖、存活率、分化率、MEK和ERK 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为(0.40±0.04)、(52.24±5.57)% 、(13.85±3.35)%、(1.94±0.53)、(1.45±0.42)、(0.53±0.15)和(0.53±0.16),显著低于LX2肝星状细胞组【分别为(0.58±0.05)、(60.74±9.24)%、(29.35±4.47)%、(2.67±0.47)、(4.55±0.50)、(0.74±0.14)和(1.35±0.16),P<0.05】。结论 PAX6过表达可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和增殖,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PAX6过表达可抑制肝星状细胞MEK和ERK表达进而抑制了MEK/ERK通路的激活有关。
乙型肝炎病毒全x蛋白体外诱导肝星状细胞炎症反应并促进肝细胞凋亡*
何亚娟, 王飞, 姚耐娟, 吴宇超, 田臻
2022, 25(3):  323-326.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3.005
摘要 ( 174 )   PDF (1285KB) ( 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全x蛋白(HBwx)诱导肝星状细胞(HSCs)炎症反应和促进肝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取LX2细胞,分为对照组、脂多糖(LPS)处理组、转染HBwx处理组和LPS联合转染HBwx处理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p62和LC3及炎症相关蛋白NLRP3和pro-IL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IL-1β水平;收集上述各组LX2细胞培养上清刺激HL7702细胞培养,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L7702细胞凋亡。结果 经HBwx质粒转染的LX2细胞在细胞质表达HBwx蛋白;与正常组比,LPS组、HBwx组和LPS联合HBwx组LC3表达显著减低,而p62表达显著增强(P<0.05);与正常组比,LPS组、HBwx组和LPS联合HBwx组NLRP3和pro-IL1表达显著增强(P<0.05);与正常组比,LPS组、HBwx组和LPS联合HBwx组IL-1β分泌显著增多(P<0.05);与正常组比,LPS、HBwx和LPS联合HBwx处理HL-7702细胞凋亡水平显著增强(P<0.05);与LPS组或HBwx组比,LPS联合HBwx处理HL-7702细胞凋亡水平进一步增强(P<0.05)。结论 HBwx作用于HSCs抑制自噬并促进细胞炎症反应,HSCs分泌IL-1β,诱导肝细胞凋亡。
病毒性肝炎
恩替卡韦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效果研究*
黄俊榕, 吴昌儒, 吴健林
2022, 25(3):  327-330.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3.006
摘要 ( 637 )   PDF (839KB) ( 1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恩替卡韦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短期效果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98例CHB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两组均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加用甘草酸二铵口服,两组均持续治疗观察12个月。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 (HA) 、层粘连蛋白(LN) 、IV型胶原( CIV) 、III型前胶原(PIIIP) 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 2(IL- 2)、白介素4(IL- 4)、白介素 10(IL- 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 T 细胞亚群。结果 在治疗12个月末,观察组血清ALT复常率为8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观察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32.3±6.9)U/L和(38.3±4.7)U/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7.5±7.6)U/L和(52.9±5.1)U/L,P<0.05】;观察组血清HA和PⅢP水平分别为(90.6±9.5)ng/mL和(141.6±32.6)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6.8±14.6)ng/mL和(168.2±29.9)ng/mL,P<0.05】;观察组血清IL-4和TNF-α水平分别为(48.8±7.9)ng/L和(11.3±1.9)ng/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2.6±8.8)ng/L和(18.5±1.7)ng/L,P<0.05】,而血清IL-10水平为(19.2±2.5)ng/L,显著高于对照组【(12.7±3.4)ng/L,P<0.05】;观察组外周血CD4+细胞百分比和CD4+/CD8+细胞比值分别为(43.5±5.5)%和(1.6±0.2),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8.4±4.7)%和(1.4±0.4),P<0.05】。结论 应用恩替卡韦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CHB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进程,控制体内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紊乱。
阿德福韦酯分别联合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治疗rtA181V/T单位点突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初步研究*
邹东花, 秘建威, 李玉苓, 赵森
2022, 25(3):  331-334.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3.007
摘要 ( 116 )   PDF (838KB) ( 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应用阿德福韦酯(ADV)分别联合替诺福韦(TDF)或恩替卡韦(ETV)治疗rtA181V/T单位点突变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7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感染病科收治的50例rtA181V/T单位点突变的CHB患者被随机分为ADV联合TDF治疗25例和ADV联合ETV治疗25例,治疗观察48 w。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生化指标,包括β2-微球蛋白(β2-MG)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并计算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rcl),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BsAg和HBeAg,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在治疗24 w和48 w,ADV联合TDF治疗组血清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100.0%和100.0%,与ADV联合ETV治疗组(分别为96.0%和96.0%)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AST水平分别为(49.2±5.5)U/L和(30.4±4.0)U/L,显著低于ADV联合ETV治疗组【分别为(55.3±7.0) U/L和(43.2±6.8) U/L,P<0.05】,血清ALT水平分别为(40.3±6.1) U/L和(39.1±4.3) U/L,显著低于ADV联合ETV治疗组【分别为(65.1±7.5)U/L和(45.3±6.1)U/L,P<0.05】,血清HBV DNA水平分别为(0.8±0.2)lg IU/mL和(2.0±0.4)lg IU/mL,显著低于ADV联合ETV治疗组【分别为 (2.9±0.3)lg IU/mL和(1.2±0.2) lg IU/mL,P<0.05】;外周血CD4+细胞百分比分别为(45.2±3.6)%和(48.3±4.2)%,CD4+/CD8+细胞比值分别为(1.4±0.2)和(1.8±0.1),显著高于ADV联合ETV治疗组【分别为(42.4±3.1)%和(45.0±3.2)%,和(1.2±0.1)和(1.5±0.1),P<0.05】;在观察期内,两组肾功能指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应用ADV联合TDF治疗rtA181V/T单位点突变的CHB患者近期效果较好,能够快速抑制病毒复制,稳定肝功能,对肾功能影响较小。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miR-21和miR-148b水平变化及其预测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价值探讨*
罗珂, 丁莉, 刘美
2022, 25(3):  335-338.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3.008
摘要 ( 138 )   PDF (982KB) ( 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血清miR-21和miR-148b水平预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病理学病变的价值。方法 2016年7月~2021年6月我院诊治的CHB患者134例,行快速肝穿刺活检,评估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G)和肝纤维化分期(S)。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PCR法检测血清miR-21和miR-148b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估血清miR-21和miR-148b水平评估CHB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效能。结果 经肝组织检查,在134例CHB患者中,发现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包括G1级23例、G2级39例、G3级47例和G4级25例,肝纤维化分期包括S1期31例、S2期46例、S3期28例和S4期29例;G1级、G2级、G3级和G4级血清miR-21水平分别为(1.1±0.2)、(1.5±0.3)、(1.8±0.4)和(2.2±0.6),血清miR-148b水平分别为(2.4±0.5)、(2.0±0.3)、(1.6±0.5)和(1.2±0.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1期、S2期、S3期和S4期血清miR-21水平分别为(0.9±0.4)、(1.4±0.3)、(1.9±0.5)和(2.7±0.5),血清miR-148b水平分别为(2.8±0.7)、(1.9±0.4)、(1.4±0.4)和(0.9±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以血清miR-21=1.5和miR-148b=2.0为截断点,其联合评估肝组织炎症分级大于或等于G2的AUC为0.875,显著高于两项指标单独评估(分别为0.769和0.781,P<0.05),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7.0%、82.9%和83.6%;分别以血清miR-21=1.4和miR-148b=1.9为截断点,其联合评估肝纤维化分期大于或等于S2的AUC为0.898,显著高于两项指标单独评估(分别为0.782和0.770,P<0.05),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7.1%、73.8%和76.9%。结论 利用CHB患者血清miR-21高水平和miR-148b低水平的特点可以用于评估肝组织炎症分级和肝纤维化分期,值得深入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恩替卡韦耐药基因突变模式调查*
王广丽, 徐欢, 董丹丹, 黄荷
2022, 25(3):  339-342.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3.009
摘要 ( 197 )   PDF (841KB) ( 1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核苷(酸)类经治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恩替卡韦耐药基因突变模式的变化。方法 2016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核苷(酸)类经治的CHB患者107例,采用巢氏PCR法扩增血清HBV RT基因,应用MEGA4软件鉴定病毒基因型。采用脂质体体外转染HepG2细胞,分别给予恩替卡韦、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或替诺福韦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培养上清HBV DNA载量。结果 在本组107例CHB患者中,恩替卡韦耐药基因rtS202G/M204V/L180M检出率为40.2%,显著高于rtT184A/M204V/L180M(22.2%)、rtT184L/M204V/L180M(23.4%)、rtS202G/M204i/L180M(3.7%)、rtM250V/M204V/L180M(5.6%)、rtM250L/M204I/L180M(5.6%)和rtT184I/S202G/M204V/L180M(5.6%)等基因型(P<0.05);恩替卡韦耐药患者曾经拉米夫定治疗率为38.3%,显著高于应用过阿德福韦治疗者的22.4%(P<0.05); 36例rtT184sub耐药基因感染者血清HBV DNA为(3.0±0.5)lgIU/ml,10例rtT184/S202sub感染者血清HBV DNA为(4.1±0.8) lgIU/ml,显著高于47例rtS202sub感染者【(1.9±0.2)lgIU/ml,P<0.05】或14例rtM250sub感染者【(2.1±0.2)lgIU/ml,P<0.05】;体外在恩替卡韦作用的携带rtS202G/M204V/L180M突变株细胞培养上清HBV DNA为(3.1±0.1)lg IU/ml,显著高于rtT184A/M204V/L180M突变株【(2.1±0.1 lg IU/ml,P<0.05】,而在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韦酯作用细胞,培养上清HBV DN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替诺福韦作用细胞培养上清,HBV DNA水平均很低。结论 核苷(酸)经治CHB患者恩替卡韦耐药突变基因型主要为rtS202G/M204V/L180M,变异株对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抵抗,但对替诺福韦仍敏感。
血清低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HBV感染者临床特征分析*
严兆兰, 祖红梅, 蔡长霞, 魏巍
2022, 25(3):  343-346.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3.010
摘要 ( 178 )   PDF (837KB) ( 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总结低水平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HBV感染者临床特征,以利于寻找肝功能可能已经异常的线索。方法 2017年1月~2021年3月我院诊治的HBV感染者226例,均接受肝活检,采用Scheuer评分系统和组织学活动指数评价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和炎症活动度分级。将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和肝纤维化分期≥G2S2定义为显著肝组织学病变。结果 在本组226例HBV感染者中,临床诊断HBV携带者12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101例;CHB患者男性占比、显著肝组织病变、血清AST水平>40 U/L、肝纤维化分期≥F2和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2分别为77.2%、61.4%、49.5%、36.7%和52.5%,显著高于HBV携带者的54.4%、33.6%、5.6%、18.4%和25.6%(P<0.05);在226例HBV感染者中,经肝组织学检查,发现显著肝组织病变104例,非显著肝组织病变122例;显著肝组织病变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为(4.6±1.2)lg copies/ml,显著低于非显著组【(5.2±1.4)lg copies/ml,P<0.05】,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为(163.6±49.2)×109/L,显著低于非显著组【(192.2±54.5)×109/L,P<0.05】,血清ALT水平>40 U/L、AST水平>40 U/L、肝纤维化分期≥F2和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G2占比分别为60.6%、39.4%、57.7%和81.7%,显著高于非显著组(分别为31.1%、13.1%、0.0%和0.0%,P<0.05)。结论 对于血清ALT低水平的HBV感染者应进行临床资料的筛查和甄别,其中一些已经存在肝组织学病变,适时进行肝活检可以帮助早期发现CHB患者而给予必要的处理,以改善预后。
不同肝纤维化程度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FGF-21、PDGF-BB和FBRS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李春花, 李忠新, 张春雷, 曾学辉, 陈甜甜, 宋林立
2022, 25(3):  347-350.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3.011
摘要 ( 168 )   PDF (939KB) ( 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纤维化蛋白(FBRS)水平诊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效能。方法 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CHB患者92例,行肝穿刺活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FGF-21和PDGF-BB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FBRS mRNA水平,使用Fibroscan行肝脏硬度检测(LSM)。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指标诊断显著性肝纤维化的效能。结果 经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非显著性肝纤维化(S0~1期)49例,显著性肝纤维化(S2~4期)43例;显著性肝纤维化组血清FGF-21水平为(228.8±52.6)ng/ml,显著低于非显著性肝纤维化组【(289.3±57.9)ng/ml,P<0.05】,血清PDGF-BB水平为(84.7±32.9)pg/ml,显著高于非显著性肝纤维化组【(44.7±18.5)pg/ml,P<0.05】,PBMCs FBRS水平为(8.7±3.2),显著高于非显著性肝纤维化组【(4.4±1.8),P<0.05】,LSM为(15.6±3.9)kPa,显著高于非显著性肝纤维化组【(7.6±1.8)kPa,P<0.05】;FGF-21、PDGF-BB、FBRS和LSM诊断显著性肝纤维化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249.0(ng/ml)、63.5(pg/ml)、7.4和11.2(kPa),其AUC分别为0.800、0.714、0.690和0.960,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8%和79.6%、69.8%和69.4%、65.1%和73.5%及93.3%和98.0%,四项指标联合诊断的AUC为0.989,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3%和63.3%。结论 联合应用血清FGF-21、PDGF-BB、FBRS和LSM可以提高诊断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灵敏性,但特异性仍不高,需要进一步研究。
应用核苷(酸)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肾功能的变化*
姜悦萌, 马于琪, 阚春明, 尹华发
2022, 25(3):  351-354.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3.012
摘要 ( 161 )   PDF (855KB) ( 2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应用一线核苷(酸)类(NAs)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早期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9年9月~2021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门诊诊治的CHB患者68例,其中应用ETV治疗22例,TDF治疗26例,TAF治疗20例,随访观察6 m。检测血肌酐(sCr),计算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检测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胱抑素C(Cys-C)、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尿α1微球蛋白(α1-MG)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 在治疗24±2 w后,ETV治疗组、TDF治疗组和TAF治疗组血清ALT水平分别为(33.2±5.4)U/L、(31.4±8.2)U/L和(32.7±6.1)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清AST水平分别为(23.8±7.6)U/L、(24.3±9.2)U/L和(22.9±7.8)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清HBsAg水平分别为(3.0±0.7)lgIU/mL、(2.9±0.5)lgIU/mL和(2.8±0.6)lgIU/mL,血清HBV DNA载量分别为(1.9±0.6)lgIU/mL、(1.8±0.5)lgIU/mL和(1.6±0.7)lgIU/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sCr、eGFR、尿RBP、尿Cys-C、尿NAG和尿β2-MG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TDF治疗组尿α1-MG水平为(1.4±0.9)lnmg/L,显著高于另外两组【分别为(0.7±1.1)lnmg/L和(0.7±0.9)lnmg/L,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尽管应用ETV、TDF和TAF治疗CHB患者的疗效相近,但应用TDF治疗可能对肾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应注意检测。
泛基因型与特异基因型DAAs方案精准治疗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疗效对比分析*
柴晓哲, 朱霞峰, 骆成林, 王少峰
2022, 25(3):  355-358.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3.013
摘要 ( 172 )   PDF (836KB) ( 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采用泛基因型与特异基因型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方案精准治疗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6月我院诊治的基因1b型CHC患者75例,其中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泛基因型DAAs治疗,即19例接受索非布韦/维帕他韦口袋,15例口服索磷布韦/达拉他韦;41例研究组接受特异基因型DAAs治疗,即23例口服艾尔巴韦/格拉瑞韦,18例口服奥比帕利/达塞布韦。两组均持续治疗12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CV RNA。比较两组超快速病毒学应答(SRVR)、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早期病毒学应答(EVR)和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结果 在治疗12周末,研究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31.9±4.1)U/L和(32.5±4.1)U/L,与对照组[分别为(32.7±4.2)U/L和(31.9±3.7)U/L,P>0.05]比,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SRVR、RVR、EVR和SVR分别为87.8%、97.6%、100.0%和100.0%,与对照组(分别为88.2%、94.1%、100.0%和100.0%)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索非布韦/维帕他韦治疗患者SRVR、RVR、EVR和SVR分别为84.2%、100.0%、100.0%和100.0%,索磷布韦/达拉他韦治疗患者分别为86.7%、93.3%、100.0%和100.0%,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治疗患者分别为91.3%、100.0%、100.0%和100.0%,奥比帕利/达塞布韦治疗患者分别为88.9%、94.4%、100.0%和100.0%,四组所有病毒学应答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对1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前应用的无论是泛基因型还是特异基因型DAAs方案治疗基因1b型CHC患者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是否可以不区分感染病毒基因型选择药物治疗,值得进一步研究。
格卡瑞韦/哌仑他韦治疗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胡春霞, 杨娇楠, 张丰晓, 胡敬华
2022, 25(3):  359-362.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3.014
摘要 ( 491 )   PDF (843KB) ( 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格卡瑞韦/哌仑他韦治疗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9年7月~2020年8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基因1b型CHC患者1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DAA组69例,给予格卡瑞韦/哌仑他韦治疗,和PR组69例,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剂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两组均治疗12 w,随访12 w。常规检测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CV RNA及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计数。结果 在治疗结束时,DAA治疗组血清AST和ALT水平分别为(35.2±6.2)U/L和(30.7±5.4)U/L,均显著低于PR治疗组【分别为(48.4±6.9)U/L和(45.4±6.1)U/L,均P<0.05】;DAA治疗组快速病毒学应答率、治疗结束病毒学应答率和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78.3%、95.7%和95.7%,均显著高于PR治疗组的65.2%、76.8%和76.8%(均P<0.05);在治疗过程中,PR治疗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分别为(3.4±1.4)×109/L和(110.7±30.8)×109/L,均显著低于DAA治疗组【分别为(6.3±1.3)×109/L和(208.3±30.2)×109/L,P<0.05】;在治疗期间,DA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显著低于PR组的84.1%(P<0.001)。结论 应用格卡瑞韦/哌仑他韦治疗基因1b型CHC患者病毒学应答率高,疗效好,而不良反应小,值得进一步临床观察。
自身免疫性肝病
血小板计数与脾脏上下径比值预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并发食管胃静脉曲张效能研究*
钟欢, 叶伟
2022, 25(3):  363-366.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3.015
摘要 ( 173 )   PDF (905KB) ( 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预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并发食管胃静脉曲张(GOV)的非侵入性指标,以减少不必要的胃十二指肠内镜(EGD)筛查。方法 2016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住院的PBC患者67例,均接受了EGD和超声检查,其中32例接受肝活检,33例接受了肝脏硬度检测(LSM)。计算血小板(PLT)计数/脾脏上下径比值(PSR)。应用ROC曲线判断指标的预测效能。结果 在67例PBC患者中,发现存在GOV者27例(轻度7例,中度7例,重度13例),无GOV者40例;在32例接受肝组织学检查者中,9例S3~4与23例S1~2患者并发GOV者均为3例(Fisher 确切概率法,P=0.203);在33例接受了LSM检查者中,以LSM>20 kPa为截断点,其预测发生GOV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0%、54.2%和66.7%;多因素Logistic分析提示PSR是PBC患者并发GOV的独立危险因素;以PSR<0.734×109/L/mm为截断点,其预测并发GOV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2,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2.6%、87.5%和89.6%,并可节省92.5%的EGD检查。结论 应用PSR预测PBC患者并发GOV有一定的诊断效能,需要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验证。
红细胞分布宽度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评估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肝损伤临床价值研究*
张岚, 李妍, 杨宁, 荆晶, 刘爱霞, 黄雨欣, 李伯安
2022, 25(3):  367-370.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3.016
摘要 ( 170 )   PDF (879KB) ( 2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评估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肝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7年3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PBC患者93例,其中Ⅰ/Ⅱ期(轻度组)63例,Ⅲ期(重度组)30例。使用血常规分析仪检测血液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绝对计数,计算NLR,采用激光电阻抗法检测RDW,应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肝损伤程度的因素,应用ROC曲线分析RDW和NLR评估肝损伤的价值。结果 重度组RDW和NLR显著大于轻度组【分别为(15.8±3.2)%对13.3±2.9)%和(2.1±0.4)对(1.5±0.3),P<0.05】;重度肝损伤组有饮酒史的比率(33.3%对7.9%)、血清GGT水平【(395.3±6.5)U/L对(189.2±6.1)U/L】 、血清ALP水平【(352.1±49.2)U/L对(281.0±46.9)U/L】、RDW≥14.8%的比率(70.0%对46.0%)和NLR≥1.8的比率(76.7%对41.3%)显著高于轻度肝损伤组(所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有饮酒史【OR(95%CI)为1.8(1.1~2.9)】、GGT≥293.1 U/L【OR(95%CI)为1.7(1.2~2.5)】、ALP≥327.6 U/L【OR(95%CI)为1.9(1.2~2.8)】、RDW≥14.8%【OR(95%CI)为1.9(1.2~2.8)】和NLR≥1.8【OR(95%CI)为1.7(1.3~2.2)】是严重肝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以RDW=14.8%和NLR=1.8为截断点,其联合诊断严重肝损伤的AUC为0.854,其灵敏度为86.7%,显著高于两指标中任一指标的评估,而特异性为71.4%,稍低于两指标的单一评判。结论 应用NLR评估PBC患者肝损伤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其简单、易得,联合RDW可提高灵敏度,但特异性较差,两者联合应用的价值需要进一步探讨。
药物性肝损伤
异甘草酸镁与复方甘草酸单胺治疗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疗效比较研究*
陈业京, 陆清平, 顾少颖
2022, 25(3):  371-374.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3.017
摘要 ( 299 )   PDF (834KB) ( 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比较异甘草酸镁与复方甘草酸单胺治疗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DILI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分别给予异甘草酸镁或复方甘草酸单胺静脉滴注治疗14~28 d。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酶(HA)、III型前胶原(PC-III)和IV型胶原(IV-Col)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42.7±12.5)U/L和(38.2±9.4)U/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4.5±21.9)U/L和(55.6±15.2)U/L, P<0.05】;血清HA、PC-III和IV-Col水平分别为(138.2±21.5)mg/L、(85.6±17.4)μg/L和(141.5±16.4)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82.1±23.9)mg/L、(123.8±19.4)μg/L和(175.4±18.7)μg/L,P<0.05】;血清SOD和NO水平分别为(90.3±10.1)U/L和(79.8±9.3)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4.9±8.6)U/L和(54.0±7.9)μmol/L,P<0.05】,而血清IL-6和TNF-α水平分别为(11.2±2.5)pg/mL和(26.4±3.6)ng/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6.8±2.7)pg/mL和(41.3±5.9)ng/L,P<0.05】。结论 应用异甘草酸镁治疗DILI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复方甘草酸单胺,可有效改善血生化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可能与减轻了机体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有关。
134例替加环素致药物性肝损伤老年患者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
杨海华, 周聪, 沈国强, 尤晓红, 孟玲
2022, 25(3):  375-378.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3.018
摘要 ( 298 )   PDF (834KB) ( 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总结分析应用替加环素所致药物性肝损伤(DILI)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2018年~2020年我院收治的134例应用替加环素治疗所致的DILI老年患者,对基础疾病、病原学鉴定、肝损伤结果和预后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 在134例患者中,男性占54.5%,女性占45.5%;年龄<70岁患者占41.8%,≥70岁患者占58.2%;所属科室分布主要为重症监护病房、呼吸科和创伤骨科,分别占34.3%、28.4%和16.4%;在基础疾病中,高血压占67.9%,糖尿病占25.4%,恶性肿瘤占23.1%,冠心病占14.2%,慢阻肺占11.2%,骨折占7.5%;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者占94.8%;感染部位主要为肺部感染、骨关节感染和腹腔感染,分别占49.3%、23.1%和13.4%;病原学鉴定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别占32.8%、24.6%和17.2%;134例患者在用药1 w后出现肝功能指标异常,在发病2 w时达到高峰,血清TBIL水平为(35.2±5.9)μmmol/L,AST为(69.1±11.5)U/L,ALT为(56.4±9.3)U/L,ALP为(194.8±29.3)U/L,GGT为(134.6±18.9)U/L,在停药和护肝治疗后1 w,TBIL降至(29.1±5.0)μmmol/L,AST降至(57.9±9.6)U/L,ALT降至(50.2±8.6)U/L,ALP降至(183.3±27.4)U/L,GGT降至(126.9±15.4)U/L;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为5~33 d,平均为(14.6±2.3)d;130例患者痊愈,3例自动出院,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临床应用替加环素抗感染治疗老年患者容易引发DILI,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变化,及时处理。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二甲双胍联合达格列净治疗T2DM合并NAFLD患者疗效及血清二肽基肽酶4和C肽变化*
王诗淞, 林辉雄, 张泰胜, 董俪雯, 王英霞, 林秋香
2022, 25(3):  379-382.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3.019
摘要 ( 241 )   PDF (842KB) ( 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二甲双胍联合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疗效及血清可溶性二肽基肽酶4(sDPP-4)和空腹C肽的变化。方法 2018年9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T2DM合并NAFLD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分别给予二甲双胍或二甲双胍联合达格列净治疗24 w。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空腹C肽,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DPP-4。结果 在治疗24 w末,观察组血清GGT水平为(61.0±6.4)U/L,显著低于对照组【(79.2±6.9)U/L,P<0.05】;肝/脾CT比值为(0.9±0.2),显著高于对照组【(0.7±0.2),P<0.05】,血清空腹C肽水平为(1.6±0.3)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2.2±0.5)ng/ml,P<0.05】,sDPP-4水平为(901.5±228.3)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1086.2±275.8)ng/ml,P<0.05】;FPG水平为(6.1±1.2)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6.9±1.5)mmol/L,P<0.05】,HbA1c水平为(7.1±1.3)%,显著低于对照组【(7.8±1.0)%,P<0.05】,HOMA-IR水平为(2.3±0.5),显著低于对照组【(2.8±0.4),P<0.05】;血清TC水平为(4.5±0.6)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5.1±0.6)mmol/L,P<0.05】,TG水平为(2.2±0.4)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2.6±0.5)mmol/L,P<0.05】,LDL-C水平为(3.1±0.4)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3.5±0.5)mmol/L,P<0.05】,而血清HDL-C水平为(1.8±0.4)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4±0.3)mmol/L,P<0.05】。结论 应用二甲双胍联合达格列净治疗T2DM合并NAFLD患者能有效控制血糖并纠正脂代谢紊乱,降低血清sDPP-4和胰岛素抵抗水平,在改善肝脂肪变性方面显示出较好的治疗苗头,值得深入探讨。
CT检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高危冠状动脉斑块患者冠状动脉指标临床意义探讨*
蔡冬梅, 吴文娟, 姜亦伦, 居敏昊
2022, 25(3):  383-386.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3.020
摘要 ( 143 )   PDF (1715KB) ( 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冠状动脉斑块患者CT检测的肝脏脂肪分数(HFF)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5年1月~2021年1月我院诊治的NAFLD患者168例,均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在Syngo.via工作站基于双能CT基物质分解算法自动计算HFF。结果 168例NAFLD患者中,无冠状动脉斑块76例,存在冠状动脉斑块但不符合高危冠状动脉斑块(HRP) 者48例,HRP 44例;无斑块组、HRP阴性组和HRP组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EATV)分别为91.8(82.4,98.3)cm3、102.6(87.6,120.4)cm3和136.2(82.4,98.3)c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AT CT值分别为-79.3(-81.2,-76.4)HU、-74.2(-77.3,-70.4)HU和-66.8(-70.5,-63.4)H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AT) CT值分别为-79.0(-80.6,-76.3)HU、-73.1(-75.2,-70.2)HU和-66.2(-70.1,-63.0)H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斑块组、HRP阴性组和HRP组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体积(PATV)分别为【17.5(15.5,18.6)cm3】、【17.4(15.7,21.8)cm3】和【18.9(17.5,23.1)c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FF分别为【6.8(5.3,9.2)%】、【8.8(7.0,12.6)%】和【15.4(12.3,1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CT值分别为【(44.4±4.7)HU】、【(43.2±4.6)HU】和【(39.7±4.4)HU】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斑块组、HRP阴性组和HRP组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HDL、TG、TC和Framingham危险评分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RP阴性组与HRP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低密度斑块、点状钙化斑块、重构指数和餐巾环征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作为测定肝脏脂肪含量的新型非侵入性成像方法,CT检测HFF具有测量简便、可重复性好等优点,有助于优化对NAFLD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分层。
肝衰竭
血浆置换序贯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疗效研究*
沈扬林, 谭可平, 游忠岚, 陈婵, 陆晖, 甘琼萍, 覃国琦, 陆鹏
2022, 25(3):  387-390.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3.021
摘要 ( 157 )   PDF (863KB) ( 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PE)序贯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HBV-ACLF)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8年5月~2020年5月诊治的64例HBV-ACLF患者,其中33例接受PE治疗,31例接受PE序贯DPMAS治疗,观察90 d疗效。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在治疗28 d和90 d,序贯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119.5±19.4)μmol/L和(29.5±10.4)μmol/L,显著低于PE组【分别为(149.5±30.5)μmol/L和(52.4±15.9)μmol/L,P<0.05】;在治疗90 d,序贯组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分别为(12.6±3.5)mg/L、(0.5±0.2)ng/L和(13.4±2.7)ng/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9.2±3.3)mg/L、(0.7±0.4)ng/L和(18.2±3.5)ng/L,P<0.05】;在治疗90 d,序贯组生存26例(83.9%),PE组生存19例(57.6%),经Kaplan-Meier法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血浆置换序贯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HBV-ACLF患者可改善肝功能,清除血清炎症因子,提高短期生存率。
伴有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孙亚男, 曾庆环, 刘远志, 张世斌, 李鹏, 武永乐, 丁惠国
2022, 25(3):  391-394.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3.022
摘要 ( 131 )   PDF (822KB) ( 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影响伴有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B型和C型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2017年11月1日~2020年3月31日我院住院的首次诊断的ACLF患者58例,其中B型18例(31.0%),C型40例(69.0%),胃镜检查提示存在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随访 6个月。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在随访的6个月内,20例(34.5%)死亡,1例行肝移植,2例失访,35例(60.3%)生存;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在腹水量(P=0.039)、住院期间是否行硬化剂治疗(P=0.010)、临床分型(P=0.034)、肝性脑病(P=0.029)和静脉曲张程度(P=0.046)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腹水量(OR=9.76)、住院期间是否行硬化剂治疗(OR=19.28)和肝性脑病(OR=5.98)均是影响患者6个月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存在大量腹水、严重肝性脑病和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治疗可能严重影响ACLF患者生存,临床医生应尽快控制并发症,不推荐进行硬化剂治疗静脉曲张。
肝硬化
特利加压素联合腹水浓缩回输术治疗肝硬化并发顽固性腹水患者效果研究*
詹惠珍, 杜雅钦, 王松姣
2022, 25(3):  395-398.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3.023
摘要 ( 201 )   PDF (837KB) ( 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采用腹水浓缩回输术联合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并发顽固性腹水(RA)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6年5月~2021年5月我院诊治的62例肝硬化并发RA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分别给予腹水浓缩回输术或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特利加压素治疗7 d。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使用超声诊断仪测量门静脉内径(DPV)、脾静脉内径(DSV)、门静脉血流速度(VPV)和脾静脉血流速度(VSV],应用WHO生命质量测定简式量表(WHOQOL-BREF)评估生命质量。结果 在治疗7d后,观察组腹围为(85.5±4.5)cm,腹水深度为(35.2±3.4)mm,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分别(88.4±4.3)cm和(47.2±5.1)mm,P<0.05】,24 h尿量为(1530.8±30.2)ml,显著多于对照组【(1248.6±28.4)ml,P<0.05】;观察组血清BUN和sCr水平分别为(6.6±1.5)μmol/L和(104.2±8.7)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8±2.4)μmol/L和(133.5±11.2)μmol/L,P<0.05】,而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VPV为(25.7±5.4)cm/s,显著高于对照组【(22.5±4.6)cm/s,P<0.05】,而两组DPV、DSV和V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WHOQOL-BREF评分总分为(65.6±12.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6.1±9.8)分,P<0.05】。结论 采用腹水浓缩回输术联合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并发RA患者近期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肾功能,促进腹水消退,继而改善生命质量。
超声弹性成像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指标评估肝血吸虫病患者肝纤维化价值临床研究*
周兴, 易怀红, 宋廉
2022, 25(3):  399-402.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3.024
摘要 ( 101 )   PDF (2285KB) ( 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弹性成像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指标评估肝血吸虫病患者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诊治的肝血吸虫病患者110例和同期体检健康人110例,均接受肝活检和行超声弹性成像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检测肝右前叶、肝右后叶和肝左外叶剪切波速度(SWV)。应用ROC分析SWV值诊断肝纤维化的价值。结果 肝血吸虫病患者肝右前叶、肝右后叶和肝左外叶SWV值分别为(1.4±0.4)、(1.4±0.5)和(1.5±0.5),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分别为(1.1±0.2)、(1.2±0.3)和(1.1±0.3),P<0.05】;13例S4期患者肝右前叶、肝右后叶和肝左外叶SWV值分别为(1.9±0.5)、(1.9±0.5)和(2.1±0.6),显著高于27例S3期【分别为(1.6±0.4)、(1.7±0.3)和(1.8±0.4),P<0.05】或33例S2期【分别为(1.4±0.4)、(1.5±0.2)和(1.6±0.3),P<0.05】或37例S1期【分别为(1.2±0.3)、(1.3±0.2)和(1.4±0.2),P<0.05】;经ROC分析发现,SWV肝右前叶、SWV肝右后叶和SWV肝左外叶诊断肝纤维化>=S2的截断点分别为1.250、1.350和1.350,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7、0.733和0.807,敏感度分别为0.673、0.545和0.636,特异度分别为0.909、0.945和0.818,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结论 使用超声检测肝血吸虫病患者肝脏SWV值诊断显著肝纤维化分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与肝硬化患者临床指标差异分析*
袁慧, 李毓雯, 李军, 朱传龙
2022, 25(3):  403-406.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3.025
摘要 ( 184 )   PDF (842KB) ( 1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方法 2015年5月~2021年9月我院诊治的PBC患者164例,其中胆管炎组70例,肝硬化组94例。收集临床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BC患者疾病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肝硬化患者年龄为(58.6±13.0)岁,显著大于胆管炎组【(53.4±11.1)岁,P<0.05】;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分别为49.7(27.5,80.2) U/L、62.6(44.9,114.7) U/L、156.8(126.5,230.5) U/L和31.5(17.6,88.4) μmol/L,显著高于胆管炎组【分别为39.3(23.9,66.0) U/L、36.4(26.8,63.4) U/L、126.5(94.8,187.3) U/L和14.6(10.0,24.3)μmol/L,P<0.05】;肝硬化组血清抗核抗体和抗gp210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5%和43.6%,显著高于胆管炎组的80.0%和25.7%(P<0.05);肝硬化组血清IgG、IgA和IgM水平分别为17.0(13.2,20.9) g/L、3.5(2.5,4.8) g/L和2.9(2.0,4.8) g/L,显著高于胆管炎组【分别为14.2(12.7,15.8) g/L、2.6(2.0,3.4) g/L和1.8(1.2,3.3) g/L,P<0.05】,而补体C3和C4水平分别为0.7(0.5,0.9) g/L和0.1(0.1,0.2) g/L,显著低于胆管炎组【分别为1.2(1.1,1.4) g/L和0.2(0.2,0.3) g/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IgM增高和补体C4降低是PBC进展至肝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进展至肝硬化阶段有一些显著的临床指标变化,血清IgM水平升高和补体C4水平降低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球囊导管闭塞下逆行性静脉栓塞术治疗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疗效分析*
郭慧雯, 张峰, 肖江强, 张玮, 张明, 邹晓平, 诸葛宇征
2022, 25(3):  407-410.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3.026
摘要 ( 207 )   PDF (1842KB) ( 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胃静脉曲张(GV)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性出血的一种少见类型,但其出血风险最高,内镜下治疗不易控制。本研究旨在探讨球囊导管闭塞下逆行性静脉栓塞术(BRTO)治疗GV破裂出血患者的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方法 2018年11月~2020年1月南京鼓楼医院消化科诊治的13例肝硬化并发GV患者,均接受BRTO治疗。随访观察治疗成功率、技术相关并发症和短期生存等。结果 本组BRTO技术成功实施12例(92.3%),术后短期内未出现严重的致死性并发症,术后2例(16.7%)经超声检查发现新发门静脉血栓形成,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后血栓消失;在短期随访期间,未发生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例(7.7%)患者死于原发性肝癌导致的肝衰竭;新发轻度腹腔积液1例,1例肝性脑病患者术后血氨下降,临床症状缓解。结论 BRTO是一项安全、有效的介入技术,可有效预防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值得进一步扩大应用和观察。
肝癌
间歇性全入肝血流阻断与区域性入肝血流阻断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恢复研究*
胡勇军, 汪磊, 刘宁, 晏华军
2022, 25(3):  411-414.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3.027
摘要 ( 140 )   PDF (833KB) ( 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采取间歇性全入肝血流阻断与区域性入肝血流阻断腹腔镜肝切除术(LH)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方法 2016年3月~2021年3月我院诊治的128例PLC患者,均接受LH手术治疗,其中57例在术中采取间歇性全入肝血流阻断法,另71例采取区域性入肝血流阻断法。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使用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血流速度(PVV)。结果 区域血流阻断组术中出血量和肝血流阻断时间分别为(305.4±58.6)mL和(0.0±0.0)min,显著少于或短于全肝血流阻断组【分别为(382.5±60.3)mL和(24.2±7.5)min,P<0.05】;在术后7 d,区域血流阻断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16.4±8.5)μmol/L,血清白蛋白水平为(35.6±5.3)g/L,与全肝血流阻断组【分别为(25.7±7.2)μmol/L和(32.4±4.9)g/L】比,差异显著(P<0.05);区域血流阻断组MAP、HR和PVV分别为(85.6±2.3)mmHg、(78.7±8.3)次/min和(20.3±0.2)cm/s,与全肝血流阻断组【分别为(86.8±2.5)mmHg、(79.6±8.1)次/min和(20.1±0.3)cm/s】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区域血流阻断组腹腔内出血、胆汁漏、胸腔积液和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4%、8.5%、14.1%和5.6%,与全肝血流阻断组(分别为3.5%、10.5%、22.8%和10.5%)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区域性入肝血流阻断LH治疗PLC患者有较好的手术和术后恢复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肝血流阻断时间,减轻术后肝功能损伤。
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氢吗啡酮联合纳布啡静脉自控镇痛控制疼痛作用研究*
孙浩, 曹丽, 曹林, 龙云
2022, 25(3):  415-418.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3.028
摘要 ( 124 )   PDF (841KB) ( 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LH)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应用氢吗啡酮联合纳布啡静脉自控镇痛(PCIA)控制疼痛的效果。方法 2018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PLC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LH手术,在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联合纳布啡用于术后PCIA,而在观察组给予氢吗啡酮联合纳布啡用于术后PICA。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术后疼痛程度,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和NK细胞百分比。结果 在术后24 h,观察组静态VAS和动态VAS分别为(2.5±0.8)分和(3.7±1.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3±1.2)分和(5.8±1.7),P<0.05】,在术后72 h,静态VAS和动态VAS分别为(1.1±0.4)分和(3.2±0.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6±0.7)分和(5.1±1.3),P<0.05】;术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术后7 d,观察组外周血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和NK细胞百分比分别为(76.3±7.5)%、(36.8±4.9)%、(32.5±3.2)%和(16.3±2.9)%,与对照组【分别为(75.2±7.4)%、(37.6±4.4)%、(31.2±3.4)%和(17.4±2.6)%】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氢吗啡酮联合纳布啡用于LH后PCIA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TACE联合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特殊部位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研究*
邱云, 杨玫, 薛红红
2022, 25(3):  419-422.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3.029
摘要 ( 177 )   PDF (2569KB) ( 1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联合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治疗特殊部位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特殊部位PLC患者72例(观察组)和同期收治的常见部位PLC患者60例(对照组),均给予TACE联合超声引导下MWA治疗并随访24 m。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AFP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L3(AFP-L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S100钙结合蛋白A4(S100A4)水平。结果 在治疗后1 m末,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91.7%,与对照组的93.3%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血清AFP、AFP-L3、VEGF和S100A4水平分别为(123.4±13.7)ng/mL、(82.5±10.7)mg/mL、(250.4±46.8)pg/mL和(52.7±13.4)mg/L,与对照组【分别为(120.8±15.6)ng/mL、(80.6±10.1)mg/mL、(248.7±47.3)pg/mL和(50.9±14.5)mg/L】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6 m、12 m、18 m和24 m,观察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5.8%、88.9%、69.4%和45.8%,与对照组的100.0%、91.7%、73.3%和48.3%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TACE联合超声引导下MWA治疗特殊部位的PLC患者也能获得较好的近远期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验证。
机器人与开腹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近期疗效研究*
马虎成, 任昊桢, 汤宁, 王帅, 张玉衡, 施晓雷
2022, 25(3):  423-426.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3.030
摘要 ( 198 )   PDF (1246KB) ( 2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机器人与传统开腹手术行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患者的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诊治的ICC患者27例,其中9例接受机器人手术,18例接受传统开腹肿瘤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果 两组均完成肿瘤根治术;机器人组和开腹组患者手术时间【(198±32)分对(215±74)分】、术中出血量【200(100,250) ml对(275(200,300)ml】和术中输血次数(0次对2次)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机器人组和开腹组患者肿瘤直径【4.0(2.5,5.5) cm 对6.3(3.9,6.5) cm】、R0切除率(100.0%对88.0%)和淋巴结转移率(44.4%对3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日分别为2(1,2.5)d和7(4,8)d,显著短于开腹组【分别为3(1.8,3.5)d和11(8,12)d,P<0.05】,机器人组住院费用为11.3(9.1,13.5)万,与开腹组的10.1(8.8,11.5)万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和27.8%,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开展机器人肿瘤根治术治疗ICC患者安全,术后恢复快。
肝血管瘤
64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测定肝血管瘤容积价值分析*
乔斐, 郑宵阳, 赵丽
2022, 25(3):  427-430.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3.031
摘要 ( 149 )   PDF (1129KB) ( 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使用64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测定肝血管瘤(HH)容积的价值。方法 2020年6月~2021年3月我院诊治的HH患者88例,接受64层螺旋CT进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经后处理系统,测定瘤体容积和增强容积,计算动脉期强化比率,分析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检查的意义。结果 在88例HH患者中,CT平扫检出122个病灶,其中单发病灶54例(61.4%),多发病灶34例(38.6%);肝右叶95例(77.9%),肝左叶27例(22.1%);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100个(82.0%),边界清楚,不规则22个(18.0%);病灶直径为2~10 cm者87个(71.3%),>10 cm者35个(28.7%);CT平扫显示111个(91.0%)为低密度灶,7个(5.7%)为等密度灶,4个(3.3%)为高密度灶;增强扫描动脉期122个病灶中有102个(83.6%)存在边缘结节状或斑块状强化,其中轻度强化灶25例(24.5%),中等强化灶37例(36.3%),明显强化灶40例(39.2%);门脉期122个病灶中有98个(80.3%)存在造影剂向病灶内部填充,密度逐渐下降,另24个(19.7%)病灶未观察到增强;在增强扫描后经3D后处理,发现直径大于10 cm的HH病灶瘤体容积和强化容积分别为(370.1±52.8)cm3和(50.7±10.9)cm3,均显著大于【分别为(118.8±24.6)cm3和(42.3±10.6)cm3,P<0.05】,而动脉期强化比率为(13.7±4.3)%,显著小于直径≤10 cm的HH【(35.6±10.2)%,P<0.05】。结论 使用64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可明确肝血管瘤的形态、大小和密度,测定HH动脉期强化比率可准确地反映病变的血供特征。
肝移植
不同麻醉方法对活体肝移植小儿肾功能的影响研究
何志刚, 余洲, 周琳
2022, 25(3):  431-434.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3.032
摘要 ( 141 )   PDF (837KB) ( 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接受活体肝移植术小儿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7年3月~2020年3月在我院接受活体肝移植患儿54例,其中20例接受七氟醚复合麻醉(A组)、18例接受异氟醚复合麻醉(B组),16例接受丙泊酚复合麻醉(C组)。记录术前1 d(T1)、术后1 d(T2)、术后3 d(T3)和术后5 d(T4)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和超声检测计算的肾动脉阻力指数(RI)水平及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和心率(HR)。结果 在T2、T3和T4时,A组血清LDH水平分别为(502.7±114.4)IU/L、(392.8±128.4)IU/L和(340.6±94.3)IU/L,显著低于B组【分别为(582.0±104.8)IU/L、(511.7±94.5)IU/L和(450.6±80.6)IU/L,P<0.05】或C组【分别为(579.6±106.7)IU/L、(498.9±95.2)IU/L和(443.6±82.1)IU/L,P<0.05】;sCr分别为(60.8±13.2)μmol/L、(45.4±9.7)μmol/L和(33.2±8.5)μmol/L,显著低于B组【分别为(71.6±12.8)μmol/L、(58.4±10.3)μmol/L和(49.5±8.9)μmol/L,P<0.05】或C组【分别为(69.3±10.0)μmol/L、(62.2±9.7)μmol/L和(50.3±8.6)μmol/L,P<0.05】;A组MAP分别为(49.3±3.7)mm/Hg、52.9±4.9)mm/Hg和(55.3±4.6)mm/Hg,显著高于B组【分别为(45.9±4.3)mm/Hg、(47.7±3.9)mm/Hg和(51.9±4.5)mmHg,P<0.05】或C组【分别为(44.9±4.4)mm/Hg、(49.2±4.6)mmHg和(51.8±5.0)mm/Hg,P<0.05】,CVP分别为(6.9±1.4)mm/Hg、(7.8±2.0)mm/Hg和(8.4±1.5)mm/Hg,显著高于B组【分别为(5.8±1.5)mm/Hg、(6.4±1.7)mm/Hg和(7.4±1.3)mm/Hg,P<0.05】或C组【分别为(5.6±1.3)mm/Hg、(6.5±1.2)mm/Hg和7.4±0.9)mm/Hg,P<0.05】。结论 对于接受活体肝移植患儿,应用七氟醚麻醉有助于保护肾功能,可能与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有关。
肝包虫病
根治性手术治疗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疗效研究
贺伟, 刘贤国, 王刚, 卢建利, 叶智
2022, 25(3):  435-438.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3.033
摘要 ( 169 )   PDF (2022KB) ( 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采取根治性手术治疗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4年7月~2019年7月我院诊治的肝泡型包虫病患者60例,入院时Child-Pugh A级36例,B级2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年。结果 在术后1 w,Child-Pugh A级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水平分别为(17.8±6.6)μmol/L和(80.0±21.5)U/L,显著低于Child-Pugh B级组【分别为(21.8±7.4)μmol/L和(97.8±17.9)U/L,P<0.05】;术后,Child-Pugh A级组切口感染、胸腔积液、深静脉血栓、肝性脑病、难治性腹水、胆汁漏和肾功能不全发生率为30.6%,显著低于Child-Pugh B级组的79.2%(P<0.05);36例Child-Pugh A级患者失访3例,Child-Pugh B级失访2例;Child-Pugh A级组1 a生存率为97.0%(32/33),3 a生存率为93.9%(31/33),而Child-Pugh B级组分别为90.9%(20/22)和86.4%(19/22),经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两组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Log-Rank=8.99,P=0.343);随访期间,Child-Pugh A级组肝包虫病复发率为12.1%(4/33),Child-Pugh B级组复发率为27.3%(6/22,x2=1.146,P=0.284)。结论 采取根治性手术治疗肝泡型包虫病患者存在一定的术后疾病复发率,而术前肝功能纠正很重要,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肝囊肿
超声引导下穿刺硬化治疗肝肾囊肿患者临床疗效研究*
江攀, 张惠林, 刘海, 苏娟
2022, 25(3):  439-442.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3.034
摘要 ( 216 )   PDF (1164KB) ( 2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硬化治疗肝肾囊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肾囊肿患者72例,其中36例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另36例注射聚桂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囊肿体积缩小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在术后6个月超声复查,聚桂醇治疗组囊肿消失或明显缩小发生率为94.4%,与无水乙醇治疗组的91.7%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术后1 m、3 m和6 m,聚桂醇治疗组囊肿体积缩小率分别为(67.5±8.1)%、(81.6±5.5)%和(95.2±4.9)%,显著高于乙醇治疗组【分别为(53.9±6.4)%、(73.2±4.7)%和(85.6±3.5)%,P<0.05】;聚桂醇治疗组术后发热、醉酒样反应和恶性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显著低于无水乙醇治疗组的27.8%(P<0.05)。结论 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聚桂醇或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肝肾囊肿患者疗效较好,但注射聚桂醇可提高囊肿体积缩小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腹腔镜开窗引流术与超声引导下穿刺硬化术治疗肝囊肿患者疗效研究*
李文强, 程春霞, 徐冬梅
2022, 25(3):  443-446.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3.035
摘要 ( 206 )   PDF (1512KB) ( 1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观察采用腹腔镜开窗引流术与超声引导下穿刺硬化术治疗肝囊肿患者的疗效及对外周血心肌酶谱和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诊治的65例肝囊肿患者,其中31例接受腹腔镜开窗引流治疗,另34例采取超声引导下穿刺硬化治疗。常规检测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肌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使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测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体积(PDW)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结果 术后3 d,两组血清心肌酶谱水平均显著升高,腹腔镜开窗引流组血清CK、CK-MB和LDH水平分别为(187.4±24.1)U/L、(25.8±8.3)U/L和(189.2±35.3)U/L,与超声引导穿刺硬化治疗组【分别为(188.1±27.2)U/L、(26.9±7.4)U/L和(188.3±33.5)U/L】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开窗引流组外周血PLT、PCT、PDW和MPV分别为(239.5±24.1)×109/L、(0.1±0.1)%、(16.2±2.3)%和(10.5±3.6)fl,与超声引导下穿刺硬化治疗组【分别为(242.1±26.3)×109/L、(0.1±0.1)%、(17.2±2.6)%和(9.8±3.1)fl】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下穿刺硬化治疗组发热、腹痛腹胀和呕吐发生率分别为8.8%、14.7%和20.6%,均显著低于腹腔镜开窗引流治疗组(分别为29.0%、41.9%和48.4%,P<0.05);在治疗后3个月,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组肝囊肿复发率为3.2%,显著低于超声引导下穿刺硬化术治疗组的20.6%(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或超声引导下穿刺硬化术治疗肝囊肿患者疗效相当,但前者治疗囊肿复发率低,后者简单易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可根据当地医疗条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短篇论著
腹部CT检查鉴别诊断恶性肿瘤患者小肝脓肿与肝转移瘤经验分析
朱杰, 赵跃, 张博勇, 畅智慧
2022, 25(3):  447-448.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3.036
摘要 ( 310 )   PDF (1174KB) ( 1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在肝外恶性肿瘤患者,使用腹部CT检查鉴别小肝脓肿与肝转移癌。方法 2017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行肝脏增强CT检查且影像学报告中使用了“肝脓肿”或“肝转移癌”的患者,分析CT特征包括病灶直径、病灶数量、动脉期边缘强化、持续边缘强化和边缘低密度水肿带等。结果 在32例肝脓肿患者和28例肝转移癌患者,腹部CT特征分析发现肝脓肿与肝转移癌患者病灶动脉期边缘增强(86.6%对53.3%)、病灶持续边缘强化(74.6%对16.0%)和胆管扩张(62.7%对13.3%)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灶边缘持续强化是预测肝脓肿而不是肝转移癌的独立因素(P<0.01)。结论 在肝外恶性肿瘤患者,CT检查肝内病灶边缘持续强化可能是鉴别肝脓肿与肝转移癌的重要特征。
综述
肝脏疾病细胞铁死亡研究进展*
薛旗, 徐琊芸, 李婕
2022, 25(3):  449-452.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3.037
摘要 ( 206 )   PDF (849KB) ( 1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铁死亡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死亡方式,是由于细胞内铁离子水平异常升高,导致氧化还原失衡,细胞膜发生脂质过氧化,最终细胞膜破裂,导致细胞死亡。目前认为铁死亡的中心环节是铁代谢和活性氧代谢。铁死亡可以影响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例如神经退行性疾病、肿瘤、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性疾病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铁超载和脂质活性氧堆积等铁死亡特征。铁死亡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内铁离子水平和脂质过氧化程度影响肝脏疾病的进程。本文将针对肝脏疾病发病过程中细胞铁死亡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肝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胡灵溪, 崔坡, 王荣琦
2022, 25(3):  453-456.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2.03.038
摘要 ( 168 )   PDF (861KB) ( 2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大流行。呼吸道被认为是SARS-CoV-2感染的主要靶器官。部分COVID-19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伤。本文对COVID-19相关肝损伤发生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