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在线办公
下载中心更多...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更多...
二维码
网站二维码
邮局订阅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本期目录

2021年 第2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1-01-10
述评
专家论坛
免疫联合治疗肝细胞癌研究进展
刘奇, 郝吉庆
2021, 24(1):  7-9.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1.01.003
摘要 ( 163 )   PDF (784KB) ( 5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实验性肝炎
西罗莫司对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外周血Treg/Th17细胞的影响
荣爱梅, 张超, 吴慧丽
2021, 24(1):  10-13.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1.01.004
摘要 ( 172 )   PDF (1460KB) ( 2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西罗莫司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外周血Treg/Th17细胞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60只SD大鼠分为西罗莫司干预组、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采用高脂饮食喂养12周建立NAFLD模型,在造模成功后,在其中20只动物,给予西罗莫司干预2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10(IL-10)、IL-17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生化指标,使用FACSVia型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reg和Th17细胞百分比。结果 干预后,西罗莫司干预组血清AST和ALT水平分别为(134.9±15.3)U/L和(109.4±18.2)U/L,显著低于模型组【(151.1±28.9)U/L和(128.9±17.7)U/L,P<0.05】;血清TG、TC和LDL-C水平分别为(0.9±0.3)mmol/L、(2.6±0.8)mmol/L和(3.3±1.2)mmol/L,显著低于模型组【(1.1±0.5)mmol/L、(3.6±1.3)mmol/L和(5.4±1.8)mmol/L,P<0.05】,而血清HDL-C水平为(1.3±0.5)mmol/L,显著高于模型组【(0.7±0.4) mmol/L,P<0.05】;血清IL-10水平为(68.9±26.6)pg/ml,显著高于模型组【(37.8±17.2)pg/ml,P<0.05],而血清IL-17和TNF-α水平分别为(13.2±3.3)pg/ml和(0.7±0.2)ng/ml,显著低于模型组【(22.6±4.0)pg/ml和(1.2±0.4)ng/ml,P<0.05】;西罗莫司干预组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比为(4.5±0.7)%,Th17细胞百分比为(1.7±0.6)%,Treg/Th17比值为(2.6±0.7),与模型组比,差异显著【(3.8±0.9)%、(2.8±1.1)%和(1.5±0.7),P<0.05]。结论 应用西罗莫司干预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能减轻炎症反应,纠正外周血Treg/Th17细胞比值失衡状态,可能有助于阻止NAFLD进展,值得进一步研究。
病毒性肝炎
310例中国人基因组干扰素α1/α2基因多态性研究
王兵, 盛海, 卢晨, 程联胜, 龚庆国
2021, 24(1):  14-18.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1.01.005
摘要 ( 196 )   PDF (825KB) ( 3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若药品α-干扰素亚型与人体体内基因型不一致,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可被诱导产生更多的抗干扰素中和抗体,导致不应答和治疗失败。通过分析中国人群干扰素α1(IFNA1)和α2(IFNA2)基因多态性,可帮助阐明重组人干扰素α1和α2在中国人群中的遗传背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在单核苷酸多态性数据库中分别检索IFNA1基因和IFNA2基因编码区错义突变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再在千人基因组数据库查询收录的中国人IFNA1IFNA2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分析两种基因多态性并计算出相关的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在千人基因组数据库共收录310例中国人双倍染色体基因组序列,所有中国人均有IFNA1IFNA2基因座,其中,IFNA1基因座含有IFNα1、IFNα1(Ala137Val)IFNα1(Arg148Gln) 三种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分别为99.6%、0.2%和0.2%;IFNA2基因座也含有IFNα2b、IFNα2b(Leu140Val)IFNα2b(Ala120Thr)三种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分别为98.4%、0.2%和1.4%。结论 IFNα1IFNα2b分别是中国人群IFNA1IFNA2基因座的优势等位基因,在我国批准上市的IFNα1b、IFNα2a和IFNα2b三种亚型α-干扰素中,仅有IFNα2b与中国人基因型一致。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及血清Pygo2和GP73水平变化
郑志恒, 李维筠, 回振宇, 陈莹
2021, 24(1):  19-22.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1.01.006
摘要 ( 192 )   PDF (821KB) ( 1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及血清人尾肢同源蛋白2(Pygo2)和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水平的变化。方法 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77例CHB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41例,分别给予恩替卡韦或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24 w。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血清HBV DNA,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eAg和抗HBe,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和Ⅳ型胶原(Ⅳ-C)及Pygo2和GP73水平。结果 在治疗结束时,两组血清HBV DNA转阴率均为100.0%,但观察组血清HBeAg转阴率为36.6%,显著高于对照组(19.4%,P<0.05),HBeAg血清转换率为22.0%,显著高于对照组(8.3%,P<0.05);观察组血清ALT水平为(32.3±13.5)U/L,显著低于对照组【(46.1±19.7)U/L,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LN水平为(84.7±31.5)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117.6±40.3)μg/L,P<0.05】,Ⅳ-C水平为(79.8±16.1)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97.4±19.5)μg/L,P<0.05】,PC-Ⅲ水平为(94.5±21.2)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140.8±29.7)μg/L,P<0.05】,和HA水平为(107.1±25.2)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160.5±35.0)μg/L,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Pygo2水平为(50.8±5.9)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55.4±7.3)μg/L,P<0.05】,GP73水平为(108.6±10.6)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121.5±13.2)ng/mL,P<0.05】。结论 联合应用恩替卡韦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CHB患者可取得比单用恩替卡韦更好的短期疗效,可能与联合治疗能有效降低血清Pygo2和GP73水平,缓解肝纤维化进程,从而显著改善肝功能和提高了血清学应答有关。
血清IL-34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效能分析
吴冬秋, 崔丽华, 熊峰, 邬政宏
2021, 24(1):  23-26.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1.01.007
摘要 ( 166 )   PDF (822KB) ( 1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应用血清IL-34和肝脏硬度检测(LSM)诊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的效能。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接受经皮肝穿刺活检的CHB患者10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34和血清 HBsAg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使用雅培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血生化指标,计算谷草转氨酶(AST)/血小板(PLT)比率指数(APRI)和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4)评分,使用FibroTouch检测LSM,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HB患者显著性肝纤维化的独立预测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CHB患者显著肝纤维化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经肝组织学检查,诊断肝纤维化F0/F1期(非显著性肝纤维化)组32例,>F2(显著性肝纤维化)组68例。非显著性肝纤维化组年龄为(35.2±8.0)岁,显著小于显著性肝纤维化组,血清IL-34水平为(10.8±3.6)pg/ml,显著低于显著性肝纤维化组,LSM为(6.1±1.4)kPa,显著小于显著组,APRI评分为(0.5±0.2),显著低于显著组,FIB-4评分为(1.2±1.0),显著低于显著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IL-34、LSM、APRI和FIB-4是影响CHB患者发生显著性肝纤维化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血清IL-34、LSM、APRI 和FIB-4诊断显著性肝纤维化的AUC分别为0.84、0.89、0.74和0.72,当联合应用IL-34和LSM诊断显著性肝纤维化时,其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2、89.4%和94.0%。结论 应用血清IL-34和LSM联合诊断CHB患者显著性肝纤维化的效能较为理想,值得进一步研究。
PEG-IFNα-2a与PEG-IFN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研究
林金祥, 杨可立
2021, 24(1):  27-30.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1.01.008
摘要 ( 355 )   PDF (812KB) ( 3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比较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6年7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CHB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7例,分别给予PEG-IFNα-2a或PEG-IFNα-2b治疗48 w,随访24 w。结果 在治疗12 w、24 w、48 w和随访24 w末,A组ALT复常率分别为29.7%、35.1%、83.8%和75.7%,与B组(27.0%、29.7%、86.5%和78.4%)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59.5%、73.0%、78.4%和75.7%,与B组(45.9%、51.4%、81.1%和75.7%)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HBeAg转阴率分别为33.3%、36.7%、36.7%和40.5%,与B组(29.2%、29.2%、33.3%和35.1%)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流感样症状比较常见,A组外周血血小板和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40.0%和76.6%,与B组的37.8%和75.7%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现阶段,选择应用PEG-IFNα-2a或PEG-IFNα-2b治疗CHB患者均能获得比较好的临床疗效,但需监测不良反应,及时处理血细胞下降,以维持治疗,完成疗程。
索磷布韦/维帕他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疗效临床研究
樊秉栋, 张国华, 王君
2021, 24(1):  31-34.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1.01.009
摘要 ( 257 )   PDF (823KB) ( 1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疗效及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和白介素-12(IL-12)水平的变化。方法 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肝病科就诊的105例CH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4例,分别给予利巴韦林联合干扰素α-2b或者索磷布韦/维帕他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3个月。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TLA-4、TIPE2和IL-12水平。结果 观察组快速病毒学应答(RVR)率为(88.9%,显著高于对照组(43.1%,P<0.05),早期病毒学应答(EVR)率为90.7%,显著高于对照组(52.9%,P<0.05),治疗结束时应答率为96.3%,显著高于对照组(76.5%,P<0.05),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为92.6%,显著高于对照组(60.8%,P<0.05);外周血白细胞水平为(5.2±2.0)×109/L,显著高于对照组【(3.4±1.8)×109/L,P<0.05】,红细胞水平为(4.9±0.5)×109/L,显著高于对照组【(4.6±0.7)×109/L,P<0.05】,血小板计数为(113.2±38.6)×109/L,显著高于对照组【(94.7±41.2)×109/L,P<0.05】;血清CTLA-4水平为(1.1±0.4)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1.6±0.7)ng/mL,P<0.05】,血清IL-12水平为(29.6±7.3)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41.5±11.7)pg/mL,P<0.05】,而血清TIPE2水平为(0.8±0.1)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0.6±0.3)μg/L,P<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9%,显著低于对照组(94.1%,P<0.05)。结论 应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CHC患者疗效好,除强大的抗病毒作用外,可能与该治疗能降低血清CTLA-4和IL-12水平,升高血清TIPE2水平有关。
达诺瑞韦联合长效α-干扰素治疗基因3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疗效研究
杨晓冬, 贾婷, 张秀灵, 高斯媛, 余向琼, 李冬玲, 喻明丽, 林潮双
2021, 24(1):  35-38.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1.01.010
摘要 ( 227 )   PDF (810KB) ( 2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在达诺瑞韦基础上联合长效α-干扰素治疗基因3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10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32例基因3型CHC患者,其中66例(对照组)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24周,另66例(观察组)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和利巴韦林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托那韦和达诺瑞韦联合治疗12周。所有患者随访24周。结果 在治疗2 w、4 w和12 w末,观察组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90.9%、97.0%和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75.8%和81.8%(P<0.05);在治疗结束后24 w随访时,观察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为9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P<0.05);在治疗12 w末,两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利托那韦和达诺瑞韦联合标准治疗方案治疗基因3型CHC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值得进一步观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陈光榆, 王鸿, 王耀晟, 张熙, 张伟, 曾静, 沈峰, 胡颖, 范建高
2021, 24(1):  39-42.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1.01.011
摘要 ( 174 )   PDF (811KB) ( 4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升高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1995年~1996年宝钢职工体检资料,收集血糖、血脂和血红蛋白等指标,对6540例无脂肪肝人群随访6年,分析基线血红蛋白水平与NAFLD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在随访过程中,106例基线贫血患者新发NAFLD 2例(1.9%),5884例基线血红蛋白正常者新发645例(11.0%),550例基线血红蛋白升高患者新发116例(21.1%);Cox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血红蛋白水平者NAFLD发生率不同(血红蛋白升高组与贫血组比,HR=11.18,95% CI:2.76~45.23,P=0.001;血红蛋白正常组与贫血组比,HR=5.81,95% CI:1.45~23.28,P=0.013);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HR=1.465,95% CI:1.114~1.928,P=0.006)、体质指数(HR=1.298,95% CI:1.259~1.320,P<0.001)、高甘油三酯血症(HR=1.781,95% CI:1.533~2.068,P<0.001)和血红蛋白水平(HR=1.008,95% CI:1.002~1.015 P=0.014)是影响NAFL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红蛋白升高与NAFLD发病相关,早期筛查Hb有助于风险提示,其相关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SDC4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夏淑晶, 张莉莉, 张秀梅, 赵根宝, 周松伟, 罗欲承, 陈红芹, 王子华, 成凤干, 范建高
2021, 24(1):  43-46.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1.01.012
摘要 ( 188 )   PDF (873KB) ( 2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SDC4)水平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效能。方法 2019年6月~12月无过量饮酒史的健康体检成人,使用超声检查诊断NAFLD,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DC4水平,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脂肪肝发生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分析诊断效能。结果 在209例体检成人中,发现NAFLD患者102例,健康人107例;NAFLD组血清SDC4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11.7±4.2 ng/mL对5.3±2.5 ng/mL,P < 0.05),血清SDC4水平随着NAFLD患者脂肪肝程度的加重呈显著上升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SDC4增高与NAFLD发生独立相关;以血清SDC4水平为8.45 ng/mL为诊断NAFLD的截断点,AUC为0.917,其敏感度为84.3%,特异度为87.9%。结论 血清SDC4增高可能与肥胖、代谢紊乱和NAFLD的发生密切相关,检测血清SDC4水平可能有助于无创诊断NAFLD。
阿托伐他汀联合硫普罗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疗效初步研究
魏秀琴, 闫晓霞, 石国荣, 赵宏伟, 李基寿
2021, 24(1):  47-50.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1.01.013
摘要 ( 342 )   PDF (825KB) ( 1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硫普罗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以初步观察疗效及其血清核转录因子κB(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胰岛素抵抗(IR)和血脂代谢的变化。方法 2016年12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NAFLD患者104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分别给予硫普罗宁肠溶片和硫普罗宁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连续观察8周。常规检测血生化指标,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NF-κB、TGF-β和脂联素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结果 在治疗结束时,观察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为(27.8±2.5)U/L,显著低于对照组【(43.6±3.0)U/L,P<0.05】,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为(22.1±6.3)U/L,显著低于对照组【(46.4±6.9)U/L,P<0.05】,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为(55.6±9.8)U/L,显著低于对照组【(71.3±10.3)U/L,P<0.05】;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为(2.4±0.5)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3.0±0.4)mmol/L,P<0.05】,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为(3.6±0.7)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4.9±0.5)mmol/L,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为(2.6±0.7)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3.1±0.6)mmol/L,P<0.05】,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为(1.3±0.2)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1±0.3)mmol/L,P<0.05】;血清NF-κB水平为(1.2±0.1)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2.6±0.2)pg/mL, P<0.05】,血清TGF-β水平为(3.3±1.2)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5.7±1.0)pg/mL, P<0.05】,HOMA-IR水平为(2.2±0.4),显著低于对照组【(2.7±0.5),P<0.05】,而血清IGF-1水平为(0.4±0.2)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0.3±0.1)μg/L,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为(11.9±2.1)mg/L,显著高于对照组【(10.7±1.8)mg/L, 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5%,与对照组的9.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硫普罗宁治疗NAFLD 患者可短期恢复肝功能指标,降低血清NF-κB和TGF-β水平,改善IR和血脂代谢紊乱,其长期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非诺贝特联合热量限制饮食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研究
梁小丽, 邝继孙, 刘秋莉, 符弟
2021, 24(1):  51-54.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1.01.014
摘要 ( 161 )   PDF (819KB) ( 1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非诺贝特联合热量限制饮食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及患者血清人类软骨糖蛋白-39(HCGP39)、脂联素(APN)和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128例NAFLD合并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分别采用热量限制饮食或在此基础上给予非诺贝特口服治疗、观察12周。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清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h血糖(2 h PPG)水平,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IR)指数。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CGP39、APN和ADMA水平。结果 在治疗结束时,观察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为(39.4±5.3)U/L,显著低于对照组【(46.8±7.9)U/L ,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为(46.3±4.4)U/L,显著低于对照组【(54.7±7.5)U/L,P<0.05】,血清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为(33.9±8.6)U/L,显著低于对照组【(43.7±14.6)U/L,P<0.05】;血清FBG水平为(5.9±1.9)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6.8±2.0)mmol/L,P<0.05】,血清2 h PPG水平为(7.4±2.2)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8.5±2.4)mmol/L,P<0.05】,IR水平为(4.1±0.4),显著低于对照组【(4.7±0.5),P<0.05】;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为(1.5±0.2)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2.1±0.2)mmol/L,P<0.05】,血清三酰甘油(TG)水平为(4.0±0.7)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5.5±0.8)mmol/L,P<0.05】,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为(2.1±0.5)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2.5±0.6)mmol/L,P<0.05】,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为(1.6±0.5)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4±0.3)mmol/L,P<0.05】;血清HCGP39水平为(61.4±7.5)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73.3±9.2)ng/mL,P<0.05】,血清ADMA水平为(1.8±0.3)μmol/mL,显著低于对照组【(2.2±0.5)μmol/mL,P<0.05】,而血清APN水平为(14.6±6.2)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11.3±4.9)ng/mL,P<0.05】。结论 应用非诺贝特联合热量限制饮食可降低NAFLD合并T2DM患者血清HCGP39和ADMA水平,而提高血清APN水平,可能与改善了IR,进而改善了肝功能和糖脂代谢有关。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赵晓春, 钟庆, 刘书宏, 梁尘格, 郭熙清, 温林
2021, 24(1):  55-58.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1.01.015
摘要 ( 149 )   PDF (824KB) ( 1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并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SU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5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NAFLD患者316例,其中并发T2DM患者218例,未并发T2DM患者98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与T2DM发生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并发T2DM组男性比例显著高于非T2DM组(59.6%对42.9%,P<0.05),体质指数(BMI)为(27.2±2.9)kg/m2,显著高于非T2DM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为(9.2±2.1)%,显著高于非T2DM组,血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为(0.9±0.2)mmol/L,显著低于非T2DM组,甘油三酯(TG)水平为(1.9±0.5)mmol/L,显著高于非T2DM组,SUA水平为(335.8±72.6)μmol/L,显著高于非T2DM组,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158.4±40.6)ml/min/1.73m2,显著高于非T2DM组,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为(5.1±2.6)mIU/L,显著高于非T2DM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为(1.9±1.1),显著高于非T2DM组;将性别、BMI、HbA1c、HDL、TG、SUA、eGFR、FINS和HOMA-IR作为自变量,将NAFLD患者是否并发T2DM作为因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HbA1c、SUA、FINS和HOMA-IR是NAFLD并发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BMI、HDL、TG和eGFR并不是影响NAFLD并发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不同SUA水平将其从低到高分为SUA-1、SUA-2和SUA-3组,结果在218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3组人群糖尿病占比分别为21.5%、32.1%和46.3%,差异显著(P<0.05),在88例女性NAFLD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其占比分别为10.2%、28.4%和61.4%,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130例男性人群,其占比分别为29.2%、34.6%和36.2%,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NAFLD患者存在一些并发T2DM的危险因素,SUA就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在早期识别和防止这些危险因素的发生,对降低人群糖尿病的发生率有极大的帮助,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非诺贝特联合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组织PPARγ2 mRNA水平变化
李钊, 黄赞松, 李繁
2021, 24(1):  59-62.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1.01.016
摘要 ( 172 )   PDF (825KB) ( 3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非诺贝特联合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疗效及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水平变化。方法 2018年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NAFLD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分别给予双环醇片口服或在此基础上给予非诺贝特片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肝穿刺获得肝组织,采用PCR法检测肝组织PPARγ2 mRNA水平,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使用FC500型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sup>+</sup>、CD4<sup>+</sup>和CD8<sup>+</sup>细胞百分比。结果 在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观察组肝组织PPARγ2 mRNA相对水平为(1.5±0.1),显著高于对照组【(1.1±0.2),P<0.05】;观察组血清TNF-α水平为(26.4±3.1)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32.8±6.9)pg/mL,P<0.05】,血清IL-6水平为(35.9±4.9)ng/L,显著低于对照组【(46.4±5.8)ng/L,P<0.05】,血清hs-CRP水平为(5.1±1.4)mg/L,显著低于对照组【(8.4±1.9)mg/L,P<0.05】;观察组外周血CD3<sup>+</sup>细胞百分比为(80.2±11.5)%,显著高于对照组【(60.5±7.7)%,P<0.05】,外周血CD4<sup>+</sup>细胞百分比为(44.7±5.8)%,显著高于对照组【(31.4±4.8)%,P<0.05】,CD4<sup>+</sup>/ CD8<sup>+</sup>细胞比值为(1.5±0.4),显著高于对照组【(1.1±0.3),P<0.05】。结论 联合应用非诺贝特和双环醇治疗NAFLD患者有短期疗效,可能与提高了肝组织PPARγ2水平,降低了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二甲双胍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疗效及血清IRS1、IRS2和GLUT4的变化
陈金玉, 郭晓霞, 钟晓妮
2021, 24(1):  63-66.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1.01.017
摘要 ( 460 )   PDF (818KB) ( 1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应用二甲双胍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观察疗效及其血清避光孵育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IRS2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变化。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NAFLD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分别给予盐酸二甲双胍或二甲双胍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3个月。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IRS1、IRS2和GLUT4 mRNA水平,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IL-10水平。结果 在治疗3个月末,观察组超声检查脂肪肝改善率为9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6%(P<0.05);观察组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为(23.9±9.7)U/L,显著低于对照组【(34.5±11.2)U/L,P<0.05】,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为(45.5±12.3)U/L,显著低于对照组【(66.3±16.8)U/L,P<0.05】,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为(66.9±11.9)U/L,显著低于对照组【(77.8±15.4)U/L,P<0.05】;外周血IRS1 mRNA水平为(2.1±0.2),显著高于对照组【(1.4±0.2),P<0.05】,外周血IRS2 mRNA水平为(2.3±0.4),显著高于对照组【(1.5±0.2),P<0.05】,外周血GLUT4 mRNA水平为(2.5±0.4),显著高于对照组【(1.8±0.3),P<0.05】;血清hs-CRP水平为(3.4±0.7)mg/L,显著低于对照组【(4.3±0.9)mg/L,P<0.05】,血清IL-6水平为(26.9±7.4)ng/L,显著低于对照组【(33.6±8.9)ng/L,P<0.05】,血清IL-10水平为(46.5±12.8)ng/L,显著低于对照组【(63.0±14.4)ng/L,P<0.05】。结论 应用二甲双胍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NAFLD患者能短期改善脂肪肝表现,可能与降低了外周血IRS1、IRS2和GLUT4 mRNA水平和抑制了炎症反应,从而可能改善了胰岛素抵抗有关。
酒精性肝炎
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患者疗效及血清TLR4、MD-2和TGF-β1水平变化
陈燕屏, 黄绍强, 邓鑫, 熊超
2021, 24(1):  67-70.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1.01.018
摘要 ( 158 )   PDF (825KB) ( 1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ALD)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蛋白-2(MD-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AL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硫普罗宁片口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采用 ELISA 法检测血清TLR4、MD-2和TGF-β1水平。结果 在治疗3个月末,观察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为(34.8±13.9)U/L,显著低于对照组【(73.5±25.1)U/L,P<0.05】,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为(43.1±14.2)U/L,显著低于对照组【(89.0±28.6)U/L,P<0.05】,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为(15.5±9.7)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28.3±12.9)μmol/L,P<0.05】,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为(53.9±14.2)U/L,显著低于对照组【(82.2±29.1)U/L,P<0.05】;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为(4.1±0.5)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5.4±0.7)mmol/L,P<0.05】,甘油三酯(TG)水平为(1.3±0.6)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2.7±1.0)mmol/L,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为(1.2±0.3)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0±0.4)mmol/L,P<0.05】,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为(3.4±0.9)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4.1±1.1)mmol/L,P<0.05】;血清TLR4水平为(3.0±0.6)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4.2±1.0)pg/mL,P<0.05】,血清MD-2水平为(415.4±128.5)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531.7±145.8)pg/mL,P<0.05】,血清TGF-β1水平为(3.4±1.1)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5.8±1.6)pg/mL,P<0.05】。结论 应用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ALD患者近期疗效较好,可能与该联合治疗降低了血清TLR4、MD-2和TGF-β1水平,减轻了肝损伤,改善了血脂代谢紊乱有关。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酒精性肝炎伴胆汁淤积患者疗效研究
蔡宇, 王孟春, 邱新平, 张宁宁, 刘丽莉, 吴博, 杨奇
2021, 24(1):  71-74.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1.01.019
摘要 ( 249 )   PDF (820KB) ( 1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酒精性肝炎(AH)伴胆汁淤积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粘附分子 1(sVCAM 1)、磷脂转运蛋白(PLTP)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2018年5月~2019年7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14例AH伴胆汁淤积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7例,分别给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或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4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VCAM 1和PLTP水平,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T-Px)和采用邻苯三酚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 在治疗结束时,观察组血清TBIL水平为(24.6±6.4)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47.6±12.4)μmol/L,P<0.05】,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为(36.1±11.4)U/L,显著低于对照组【(47.6±12.4)U/L,P<0.05】,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为(45.3±14.8)U/L,显著低于对照组【(75.9±19.5)U/L,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为(81.9±21.3)U/L,显著低于对照组【(122.3±35.8)U/L,P<0.05】;血清sVCAM 1水平为(453.3±31.8)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573.4±41.2)ng/mL,P<0.05】,血清PLTP水平为(3.6±0.4)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4.7±0.6)pg/mL,P<0.05】;血清MDA水平为(23.8±2.8)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28.6±2.7)mmol/L,P<0.05】,而血清GST-Px水平为(115.5±8.2)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06.7±8.1)mmol/L,P<0.05】,血清SOD水平为(186.3±10.6)U/L,显著高于对照组【(153.7±10.4)U/L,P<0.05】。结论 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酒精性肝炎伴胆汁淤积患者可降低血清sVCAM 1和PLTP水平,抑制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改善和促进肝功能恢复,疗效确切。   
酪酸梭菌活菌辅助硫普罗宁和美他多辛治疗酒精性肝病患者疗效及其对患者肠道菌群分布的影响
伍畅, 田园, 刘洪岩
2021, 24(1):  75-78.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1.01.020
摘要 ( 158 )   PDF (820KB) ( 1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酪酸梭菌活菌片辅助硫普罗宁和美他多辛治疗酒精性肝病(ALD)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糖缺失性转铁蛋白(CDT)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及肠道菌群分布的影响。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2例AL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分别给予硫普罗宁片和美他多辛片口服治疗或在此基础上予以酪酸梭菌活菌片口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观察12 w。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DT、HGF、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кB水平(NF-кB);使用Celsis R Advance II TM快速微生物检测系统检测粪便双歧杆菌、乳杆菌、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结果 在治疗12 w末,观察组血清CDT水平为(580.2±74.2)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815.2±81.4)pg/mL,P<0.05】,血清HGF水平为(150.7±18.4)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390.5±40.2)pg/mL,P<0.05】;观察组粪便双歧杆菌水平为(8.7±2.6)lg CFU/g,显著高于对照组【(7.8±1.9)lg CFU/g,P<0.05】, 乳杆菌水平为(9.1±1.1)lg CFU/g,显著高于对照组【(8.5±1.7)lg CFU/g,P<0.05】,而大肠埃希菌水平为(6.5±1.6)lg CFU/g,显著低于对照组【(7.6±1.8)lg CFU/g,P<0.05】,粪肠球菌水平为(6.8±2.0)lg CFU/g,也显著低于对照组【(7.9±1.5)lg CFU/g,P<0.05】;血清IL-6水平为(0.7±0.1)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0.9±0.2)pg/mL,P<0.05】,血清TNF-α水平为(5.2±1.6)ng/L,显著低于对照组【(8.0±1.9)ng/L,P<0.05】,血清NF-кB水平为(1.2±0.3)ng/L,显著低于对照组【(2.7±1.0)ng/L,P<0.05】。结论 应用酸梭菌活菌片辅助硫普罗宁和美他多辛治疗酒精性肝病患者可有效改善肠道菌群分布,抑制炎症反应,可能与降低了血清CDT和HGF水平有关。
自身免疫性肝炎
雷公藤多甙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D-1和PD-L1变化
李庆玲, 何树光, 易小明, 段婷娜, 周意
2021, 24(1):  79-82.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1.01.021
摘要 ( 167 )   PDF (816KB) ( 1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雷公藤多甙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和PD-1配体(PD-L1)表达的变化。方法 将76例AI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分别给予异甘草酸镁口服治疗或异甘草酸镁联合雷公藤多甙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24周。使用CyFlow Counter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PD-1/PD-L1表达,包括PD-L1+/CD4+、PD-L1+/CD8+、PD-1+/CD4+和PD-1+/CD8+表达百分比,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γ-干扰素(IFN-γ)。结果 在治疗结束时,观察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为(48.9±9.7)U/L,显著低于对照组【(77.5±11.2)U/L,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为(45.5±7.3)U/L,显著低于对照组【(81.3±9.5)U/L,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为(65.5±2.3)U/L,显著低于对照组【(91.3±5.8)U/L,P<0.05】;外周血淋巴细胞PD-L1+/CD4+百分比为(15.4±4.5)%,显著低于对照组【(19.3±5.8)%,P<0.05】,外周血PD-L1+/CD8+为(6.5±2.7)%,显著低于对照组【(9.2±3.0)%,P<0.05】,外周血PD-1+/CD4+为(7.4±2.6)%,显著低于对照组【(12.5±3.1)%,P<0.05】,外周血PD-1+/CD8+为(7.5±1.7)%,显著低于对照组【(10.1±1.2)%,P<0.05】;血清GLO水平为(13.4±1.5)g/L,显著低于对照组【(18.3±1.8)g/L,P<0.05】,血清IgG水平为(10.9±2.4)mg/mL,显著低于对照组【(13.6±2.9)mg/mL,P<0.05】,血清IFN-γ水平为(13.0±2.4)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18.1±2.8)ng/mL,P<0.05】。结论 应用雷公藤多甙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AIH患者近期疗效较好,可能与改善了外周血T细胞PD-1和PD-L1表达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100例临床特征分析
孙文霞, 伍树芝
2021, 24(1):  83-86.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1.01.022
摘要 ( 198 )   PDF (817KB) ( 1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由于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的相似及临床医生认知不足,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IgG4-SC)常被误诊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或胆管癌(CC)等胆汁淤积性疾病,而采取了不必要的手术治疗,因此对IgG4-SC的准确认识非常重要。目前,对IgG4-SC的临床研究比较缺乏,文献多为零星的临床病例报道,缺乏系统总结。我们通过汇总分析国内报道的病例,探讨了IgG4-SC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以“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2019年9月前公开发表的文献,并提取相关病例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误诊情况、治疗和预后等信息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纳入25篇文献,包括100例患者,男女比例为4∶1,平均发病年龄为(58.8±12.3)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黄疸(85%)和腹痛(53%); 94.2%(81/86)患者血清IgG4水平增高,33%患者血清CA19-9升高;影像学表现为胆总管下段狭窄57例,肝门区胆管狭窄伴肝内胆管扩张15例;34例肝组织检查发现胆囊壁/胆管壁纤维组织增生伴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可见闭塞性静脉炎或席纹状硬化;免疫组化检测,15例显示IgG4+浆细胞>10/HPF;在100例中,12例因误诊为胆管癌而实施手术治疗,61例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58例(95%)病情缓解。结论 IgG4-SC患者多以梗阻性黄疸和腹痛为主要表现,在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上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和胆管癌十分相似,需注意鉴别诊断。
肝硬化
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HBV基因型分析
宋金云, 王建芳, 赵宏宇
2021, 24(1):  87-90.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1.01.023
摘要 ( 133 )   PDF (812KB) ( 1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分型分布情况。方法 2015年6月~2018年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二医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6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0例,肝细胞癌4例,采用测序法检测血清HBV基因型。结果 在295例HBV感染者中,有132例(44.7%)为B型感染,161例(54.6%)为C型感染,2例(0.7%)为D型感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肝硬化患者血清TBIL、ALT和AS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P<0.05)、血清HBV DNA载量(P<0.05)和血清HBeAg阳性率(x2=5.798,P<0.05)均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肝细胞癌患者C型感染比例均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HBV感染以B基因型和C基因型为主,而肝硬化患者以C型感染居多,提示C型感染患者可能比B型患者更容易出现严重的肝损伤,并产生严重的临床结局。
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衰竭患者吲哚菁绿清除试验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魏荣荣, 李爱玲, 李红, 张缭云
2021, 24(1):  91-94.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1.01.024
摘要 ( 238 )   PDF (811KB) ( 2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ICG)清除试验对不同程度慢性肝病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2017年11月~2019年8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病科住院治疗的肝病患者87例,其中慢性病毒性肝炎9例,肝硬化69例,慢性肝衰竭9例,使用日本DDG-3300K分析仪及配套分析软件检测ICG15分钟滞留率(ICG-R15)、ICG血浆清除率(K值)和有效肝脏血流量(EHBF),同时检测肝功能、血常规、腹部彩超、腹部CT或MRI,计算肝功能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并对肝硬化患者分级。结果 慢性肝衰竭组ICG-R15为(54.2±11.6)%,K值为(0.04±0.01)/min,EHBF为(0.2±0.1)L/min,与慢性肝炎组比,差异显著【分别为(7.4±1.7)%、(0.22±0.05)/min和(0.9±0.3)L/min,P<0.05】;11例CTP C级患者ICG-R15为(39.3±8.9)%,K值为(0.06±0.02)/min,EHBF为(0.3±0.1)L/min,与39例CTP B级【分别为(28.8±12.6)%、(0.10±0.03)/min和(0.4±0.2)L/min,P<0.05】或19例CTP A级【分别为(12.2±2.8)%、(0.16±0.05)/min和(0.7±0.2)L/min,P<0.05】比,差异显著。结论 ICG清除试验能动态反映肝脏储备功能,弥补CTP分级的不足,尝试作为早期诊断肝硬化的参考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
瞬时弹性成像测定肝脾硬度值评估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初步研究
张昕, 郭悦, 杨军
2021, 24(1):  95-98.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1.01.025
摘要 ( 176 )   PDF (823KB) ( 1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应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乙型肝炎(CHB)肝硬化患者肝脏硬度值(LSM)和脾脏硬度值(SSM),预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方法 2016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66例,接受胃镜检查,将EGV分为无或轻度(非显著)及中和重度(显著),并使用FibroTouch检测LSM和SSM。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显著EGV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指标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胃镜检查发现本组患者非显著EGV 92例,显著EGV 74例;非显著EGV组Child-Pugh A级、B级和C级分别占63.0%、37.0%和0.0%,与显著EGV组比,差异显著(分别为40.5%、40.5%和18.0%, P<0.05);非显著EGV组腹水发生率为3.3%,显著低于显著EGV组的59.5%(P<0.05);非显著EGV组血清白蛋白水平为(34.1±5.6)g/L,显著高于显著EGV组;非显著EGV组INR为(1.1±0.4),显著低于显著EGV组;非显著EGV组PLT为(132.8±38.0)×109/L,显著高于显著EGV组;门静脉内径为(12.6±1.8)mm,显著小于显著EGV组;脾脏厚度为(100.4±14.6)mm,显著小于显著EGV组;LSM为(17.2±10.2)kPa,显著低于显著EGV组;SSM为(26.6±9.1)kPa,显著低于显著EGV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LB、INR、PLT、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LSM和SSM是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显著EGV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应用LSM等于26.6 kPa和SSM等于43.2 kPa为截断点联合诊断显著EGV,其AUC、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0.87、83.5%、91.8%和89.6%。结论 应用FibroTouch检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脾硬度能够有效预测患者EGV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验证。
聚乙二醇与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曾娇, 郭贵海
2021, 24(1):  99-102.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1.01.026
摘要 ( 237 )   PDF (1199KB) ( 1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聚乙二醇(PEG)与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HE)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利用计算机在 PubMed、EMbase、Cochran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检索自建库至 2019年11月20日期间关于PEG与乳果糖治疗HE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选取符合纳入条件的文献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3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8项随机对照研究,包括PEG处理组249例和乳果糖处理组24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PEG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显著低于乳果糖组的27.4%(P<0.0001);PEG组24 h HESA评分改善率为91.5%,显著高于乳果糖组的65.5%(P<0.0001);PEG组和乳果糖组住院日分别为,治疗前后血氨分别下降了。结论 PEG较乳果糖治疗HE患者不良反应少,能更快地降低患者24 h HESA评分,缩短住院日,其临床应用值得进一步观察。
利福昔明联合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患者疗效及其血清S100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
范静, 徐静, 袁雪
2021, 24(1):  103-106.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1.01.027
摘要 ( 216 )   PDF (823KB) ( 1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利福昔明联合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HE)患者的疗效及其血清S100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方法 2015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HE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乳果糖口服,给予观察组乳果糖联合利福昔明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介素-6(IL-6),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S100B蛋白、NSE和血浆β-内啡肽 (β-EP)水平,常规检测血氨。应用数字连接试验(NCT)和数字符号试验(DS)评价认知功能。结果 观察组生存率为8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1%(P<0.05);治疗后,观察组31例生存患者血清CRP水平为(14.9±3.5)mg/L,显著低于23例对照组【(17.4±3.8)mg/L,P<0.05】,血清TNF-α水平为(12.3±3.8)ng/L,显著低于对照组【(15.3±4.4)ng/L,P<0.05】,血清IL-8水平为(35.8±7.5)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41.5±9.8)ng/L,P<0.05】,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为(27.4±13.1)ng/L,显著低于对照组【(38.7±14.0)ng/L,P<0.05】,血清NSE水平为(14.6±6.4)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19.4±8.3)μg/L,P<0.05】,血浆β-EP水平为(46.7±5.3)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52.8±6.7)pg/mL,P<0.05】;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为(67.3±16.1)U/L,显著低于对照组【(92.5±21.8)U/L,P<0.05】,而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为(35.3±7.1)g/L,显著高于对照组【(32.7±6.8)g/L,P<0.05】,血氨水平为(61.7±11.4)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98.1±13.3)μmol/L,P<0.05】; NCT时间为(54.3±8.5)s,显著短于对照组【(69.7±10.8)s,P<0.05】,而DS评分为(58.5±7.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7.3±8.9)分,P<0.05】。结论 应用利福昔明联合乳果糖治疗肝硬化引起的HE患者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肝功能,减轻神经系统功能损伤,降低血氨、血清S100B蛋白和NSE水平,提高认知功能,疗效较好。
肝癌
XELOX联合贝伐珠单克隆抗体方案转化治疗同时性结肠癌并发肝转移患者初步研究
张华, 孙宝峰, 刘世祺
2021, 24(1):  107-110.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1.01.028
摘要 ( 146 )   PDF (922KB) ( 1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XELOX)联合贝伐珠单克隆抗体方案转化治疗同时性结肠癌并发肝转移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7月我院诊治的41例初始不可切除的结肠癌并发肝转移患者,实施了XELOX联合贝伐珠单克隆抗体方案的转化治疗,观察了转化治疗应答率、转化结果、不良反应和总生存期(OS)。结果 41例初始不可切除的结肠癌并发肝转移患者均接受了不少于4个疗程的转化治疗。在转化治疗后,31例(75.6%)患者呈部分缓解(PR),其中14例(34.1%)患者接受了根治性手术;在转化治疗后随访13~2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8个月),转化手术组与未手术组1 a总生存率分别为92.3%(失访1例)和66.7%,经Log-rank 检验发现转化手术组患者总生存期显著长于未手术组(P=0.019)。结论 应用贝伐珠单克隆抗体联合XELOX方案治疗同时性结肠癌并发肝转移患者安全有效,部分初始不可切除患者可以通过转化治疗再次获得手术机会,而一旦实施转化手术,有望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五种评分系统判断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生肝功能不全效能比较研究
张雪, 胥莹, 安文慧, 张帮婷, 杨雪芳
2021, 24(1):  111-114.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1.01.029
摘要 ( 191 )   PDF (972KB) ( 1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CTP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MELD联合吲哚菁绿(ICG)清除试验(MELD-ICG)评分、慢性肝功能不全(CLD)评分和改良的白蛋白胆红素(mALBI)评分预测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PLC)患者术后发生早期肝功能不全的效能。方法 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7例PLC患者,均接受TACE治疗,分别计算术前CTP、MELD、MELD-ICG、CLD和ALBI五种模型评分,随访术后发生肝功能失代偿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对五种评分的预测效能作出比较。结果 在87例患者中,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27例(31.0%);术前,肝功能不全组CTP、MELD、MELD-ICG、CLD和mALBI评分分别为(6.9±1.1)、12.0(10.0~14.0)、27.4(20.2~35.0)、(1.5±0.9)和(2.6±1.5),显著高于60例肝功能代偿组; CTP、MELD、MELD-ICG、CLD和mALBI评分预测的AUC分别为:0.708、0.787、0.827、0.735和0.723,其中MELD-ICG预测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的AUC为0.827(95%CI:0.730~0.899),显著高于CTP或CLD或mALBI。结论 CTP、MELD、MELD-ICG、CLD和mALBI五种评分系统均是预测PLC患者TACE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的有效工具,但以MELD-ICG评分的预测价值最佳。
肝细胞癌组织COPB2基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刘振, 潘光栋, 周峥, 刘强, 梁越, 黄科团, 郝树青, 杨建青
2021, 24(1):  115-118.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1.01.030
摘要 ( 201 )   PDF (1812KB) ( 2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组织衣被蛋白复合体亚基β2(coatomer protein complex subunit beta 2,COPB2)基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在113例HCC患者,采取肝癌切除术治疗,取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COPB2 mRN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COPB2蛋白表达水平。建立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HCC组织和癌旁肝组织COPB2基因mRNA水平分别为1.32±0.40和0.47±0.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者COPB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35±0.56和0.44±0.12,也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35);本组癌组织COPB2蛋白高表达45例(39.8%),低表达或阴性68例(60.2%);有无HBV感染、术前血清AFP水平、不同肿瘤结节数目、肿瘤分化程度和有无血管浸润患者癌组织COPB2蛋白表达强度不同(P<0.05);本组113例患者死亡68例(59.8%),生存时间为(1047.0±167.7) d,中位生存时间1046 d;COPB2蛋白高表达组平均生存时间为(747.3±116.3) d,中位生存时间为610 d,COPB2蛋白低表达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673.7±213.5) d,中位生存时间为1462 d(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AFP水平、血管浸润、肿瘤结节数目和肝癌组织COPB2表达水平是影响 HCC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HCC患者癌组织COPB2过表达可能预示不良预后,该基因及其蛋白表达可能与肿瘤细胞侵袭转移密切相关,COPB2可能成为预警HCC患者不良预后的一个新的分子标志物并可能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研究
乔敏, 赵一鉴, 张建巧, 景赟杭
2021, 24(1):  119-122.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1.01.031
摘要 ( 176 )   PDF (843KB) ( 1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观察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PLC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TACE组,每组5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TACE治疗,其中54例在TACE治疗的基础上联合RFA治疗。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和生存率。结果 联合组有效率为77.8%,疾病控制率为87.0%,显著高于TACE组的50.0%和70.4%(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总胆红素和甲胎蛋白水平分别为(24.0±6.7)μmol/L和(135.7±15.6)μg/L,显著低于TACE治疗组【分别为(28.3±8.2)μmol/L和(226.5±18.2)μg/L,P<0.05);在治疗期间,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2%,与TACE组的51.9%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1 a生存率为75.0%(39/52),显著高于TACE组的47.2%(2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42,P=0.003)。结论 采用TACE联合RFA治疗PLC患者安全有效,可提高近期生存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冷循环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及外周血Treg细胞的变化观察
李亚敏, 王瑞婷, 王瑛瑛
2021, 24(1):  123-126.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1.01.032
摘要 ( 131 )   PDF (812KB) ( 1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采用冷循环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疗效及对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方法 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PLC患者94例,随机分为射频消融治疗组47例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47例,分别使用TM-RFTI1型冷循环射频消融系统行视频消融或采用碘化油与表柔比星混悬乳液或明胶海绵化疗栓塞。使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结果 在治疗后3个月评估,射频消融治疗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疾病稳定发生率分别为42.6%、40.4%和6.4%,疾病控制率为89.4%,显著高于TACE治疗组【分别为31.9%、27.7%、12.8%和72.3%,P<0.05】;治疗前,射频消融治疗组血清ALT、ALP、TBIL和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比分别为(96.4±22.4)U/L、(184.5±30.5)U/L、(18.5±5.8)μmol/L和9.5±1.5)%,与TACE组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射频消融治疗组血清ALT和ALP及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比分别为(35.1±5.8)U/L、(84.5±15.8)U/L和(6.2±0.5)%,显著低于TACE治疗组;射频消融术后腹胀、腹泻、腹腔感染、发热和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8.5%,显著低于TACE治疗的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彩超引导下采用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PLC患者可提高短期临床治疗效果,降低Treg细胞百分比,对肝功能的影响比较小,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肝动脉切除重建和门静脉切除重建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效果研究
孔庆利, 张志生, 梁志鹏
2021, 24(1):  127-130.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1.01.033
摘要 ( 135 )   PDF (872KB) ( 1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采取肝动脉切除重建和门静脉切除重建治疗肝门部胆管癌(H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HC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24例,采取肝动脉切除重建的HC根治术治疗、B组23例,采取门静脉切除重建的HC根治术治疗和C组23例,采用常规根治术治疗。随访32~46(36)个月,比较术后1 a、2 a和3 a生存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为(11.4±2.6)h,显著长于B组和C组【分别为(9.8±2.3)h和(9.2±1.2)h,P<0.05】,术中出血量为(914.5±175.0)mL,显著多于B组和C组【分别为(791.8±182.0)mL和(728.6±157.5)mL,P<0.05】,下床时间为(19.4±3.5)h,显著长于B组和C组【分别为(15.8±2.7)h和(15.5±2.3)h,P<0.05】,排气时间为(23.2±11.8)h,显著长于B组和C组【分别为(18.6±11.0)h和(19.0±11.1)h,P<0.05】,住院时间为(21.6±7.2)d,显著长于B组和C组【分别为(17.0±5.2)d和(16.2±4.4)d,P<0.05】;三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8.3%、56.5%和6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1 a、2 a和3 a生存率分别为66.7%、41.7%和33.3%,显著低于B组的91.3%、73.9%和52.2%(P<0.05)和C组的87.0%、69.6%和47.8%(P<0.05)。结论 联合肝动脉切除重建的HC根治术并不比门静脉切除重建或常规根治术治疗HC患者能获得更好的中长期疗效,应慎重选择该术式治疗HC患者。
胆石症
腹腔镜下规则性肝段或肝叶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疗效再研究
杨洁, 杨晨, 陈俊华, 秦汉, 冯磊
2021, 24(1):  131-134.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1.01.034
摘要 ( 138 )   PDF (818KB) ( 1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与开腹规则性肝段或肝叶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IHS)患者的疗效及血清Junus激酶蛋白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变化。方法 2017年1月~2020年1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复杂性IHS患者,5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规则性肝段或肝叶切除术治疗,58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规则性肝段或肝叶切除术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JAK2、STAT3和MCP-1水平。结果 观察组术中结石清除率为9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P<0.05),最终结石清除率为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7%(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1±0.7)h,显著短于对照组【(3.4±1.2)h,P<0.05】,下床活动时间为(1.7±0.5)d,显著短于对照组【(3.6±0.8)d,P<0.05】,开始进食时间为(2.6±0.9)d,显著短于对照组【(4.5±1.5)d,P<0.05】,术后住院时间为(3.8±2.6)d,显著短于对照组【(9.2±4.4)d,P<0.05】;在术后3 d,观察组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为(81.5±9.6)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173.8±14.3)pg/mL,P<0.05】,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为(59.3±7.5) mg/L,显著低于对照组【(91.4±11.7)mg/L,P<0.05】,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为(0.41±0.03)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0.67±0.05)μg/L,P<0.05】;血清JAK2水平为(24.8±6.1)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29.2±6.7)pg/mL,P<0.05】,血清STAT3水平为(152.2±16.1)ng/L,显著低于对照组【(1.6±0.5)ng/L,P<0.05】,血清MCP-1水平为(24.8±6.1)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185.9±24.3)pg/mL,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显著低于对照组(20.8%,P<0.05)。结论 采取腹腔镜下规则性肝段或肝叶切除术治疗复杂性IHS患者疗效较好,可能与降低了血清JAK2、STAT3和MCP-1等因子水平,有效缓解了慢性炎症反应有关。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非扩张性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疗效再研究
章波, 黄磊, 黄侠
2021, 24(1):  135-138.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1.01.035
摘要 ( 131 )   PDF (817KB) ( 1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采取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EST)联合球囊扩张术(EPBD)治疗非扩张性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及其血清淀粉酶(AMS)和环氧合酶-2(COX-2)水平的变化。方法 2017年7月~2019年5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20例非扩张性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其中60例接受EST治疗,另60例接受EST联合EPBD治疗。结果 在术后7 d,联合组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为(7.8±1.4)×109/L,与对照组的(7.6±1.2)×109/L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OX-2水平为(45.3±11.7)ng/mL,与对照组的(49.6±15.2)ng/mL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降钙素原(PCT)水平为(0.4±0.3)μg/L,与对照组的(0.4±0.2)μg/L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CRP)水平为(8.7±2.9)mg/L,与对照组的(8.4±3.2)mg/L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为(0.5±0.2)ng/mL,与对照组的(0.5±0.2)ng/mL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MS水平为(60.1±16.7)U/L,与对照组的(58.7±15.3)U/L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与对照组的31.7%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一次取石成功率为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机械碎石率为5.0%和结石复发率为3.3%, 则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6.7%和15.0%,P<0.05)。结论 EST联合EPBD治疗非扩张性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能一次取净结石,而在EPBD的协助下不会加剧机体炎症反应,降低术后结石复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计算机体层扫描3DVT用于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术前评估价值研究
丁洁, 李涛, 徐毅明, 田颖颖
2021, 24(1):  139-142.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1.01.036
摘要 ( 204 )   PDF (1229KB) ( 1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CT三维可视化技术(3DVT)用于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174例,术前均行上腹部螺旋CT增强扫描,获取高质量薄层CT数据,借助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进行3D重建和术前评估,拟定手术方案。结果 在所有患者,完成三维重建,仿真手术方案与实际手术方案完全吻合;在174例患者中,81例行胆总管切开探查术,93例因出现多发结石和萎缩肝叶或肝段而行肝部分切除术,术前预切除肝脏体积为(241.8±26.5)mm3,术中实际切除肝脏体积为(239.4±24.8)mm3;术后随访24~32个月,174例患者均生存,CT检查发现结石复发11例(6.3%)。结论 对于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进行术前CT检查,应用软件行3DVT技术重建,制定手术方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肝组织,提高结石清除率,降低近远期结石复发率,改善预后。
短篇论著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评估替诺福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疗效初步研究
叶晓婷, 孙庆丰, 付荣泉, 洪亮, 周宇, 张伟伟
2021, 24(1):  143-144.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1.01.037
摘要 ( 526 )   PDF (764KB) ( 1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研究替诺福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 1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被随机分为替诺福韦治疗50例和替诺福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18个月。使用瞬时弹性成像仪检测肝脏硬度(LSM),同时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和III型前胶原(PCIII)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结束时,两组LSM及血清HA、LN和PCIII水平均降低(P < 0.05),而联合组各指标水平较替诺福韦治疗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替诺福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抗纤维化的作用。
综述
缺氧诱导因子-1α参与肝纤维化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刘瑞清(综述), 袁小澎(审校)
2021, 24(1):  145-148.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1.01.038
摘要 ( 271 )   PDF (830KB) ( 3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肝纤维化是一种由于反复肝损伤而导致肝组织细胞外基质过多沉积导致的疾病。缺氧损伤为肝损伤的一部分,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响应缺氧应激的关键转录因子,在肝纤维化组织和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表达显著增加。目前,通过对大量HIF-1α依赖性基因和信号通路的研究,确认这些基因及其通路的变化参与肝纤维化发展过程,并可能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HIF-1α相关的信号通路参与肝纤维化发展的相关机制,并对上游影响HIF-1α合成和降解的相关信号通路进行了阐述,为其作为新型治疗靶点的可能潜力提供依据。
少肌性肥胖合并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
宋叶雨(综述), 范建高(审校)
2021, 24(1):  149-152.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1.01.039
摘要 ( 171 )   PDF (838KB) ( 4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所有种族的儿童和成人最常见的慢性肝病。肌肉减少症是指因持续骨骼肌量流失、强度和功能下降而引起的综合征。随着肌肉减少症的进展,体质量不断减少,脂肪含量则不断增加,从而形成少肌性肥胖。少肌性肥胖与NAFLD及其疾病进展有关。既往大多数研究已证实肌肉减少症与NAFLD的正相关关系,但肌肉减少症和NAFLD诊断方法的多样性导致研究结果的解读和应用困难。本文主要综述了少肌性肥胖对NAFLD的影响以及两者并存时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消息
《实用肝脏病杂志》稿约
编辑部
2021, 24(1):  153-154. 
摘要 ( 116 )   PDF (663KB) ( 1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实用肝脏病杂志》(Journal of Practical Hepatology)创刊于1996年,是经国家科技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医学期刊。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遴选期刊,以从事肝脏疾病基础和临床防治研究的医务工作者为主要对象,报道各类肝胆疾病(包括各类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及其它肝胆疾病)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内外科、病理、肿瘤和影像学诊疗的实践经验和最新科研成果;介绍国内外本专业新技术、新疗法和新进展。本刊注重临床、联系基础、鼓励创新、突出实用性,注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兼顾医学继续教育。本刊主要栏目:述评、专家论坛、诊疗指南解读、论著与短篇论著、综述、病案报告和不定栏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