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韩硬海,李树桐. 临床肝脏病学[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01. [2]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分会.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56-62. [3]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 实用肝脏病杂志,2006,9(1):8-18. [4] 杨云,魏倪. 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预后因素分析及预后模型的建立[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8,26(12):750-753. [5] 曾欣,林勇,谢渭芬. 关于肝硬化腹水治疗中“限钠”之我见[J]. 中华消化杂志,2007,27(5):331-333. [6] 王宇明,汤影子,邓国宏,等. 肝衰竭合并症研究进展[J].传染病信息,2010,23(2):68-71. [7] 赵钢德,谢青. 宿主和HBV特征与成人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J]. 肝脏,2009,14(增刊):35-36. [8] 陈华忠,林希,余彤. 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的2年疗效观察[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07,23(1):46-47. [9] 杨清,龚作炯,胡丹凤. 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96周的临床观察[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9,17(7):515-518. |